隔天,方时满脸困顿地走入大文化出版单位。
传达室的大爷见方时精神萎靡,操心地递给他一份昨天从书摊子上抄来的养生气功。
吓得方时连连摇头,一蹦三尺高地迈上了二楼。
进到编辑部一看,两位老大哥竟然都还没到。
“懈怠,太懈怠了。”方时把单肩包往桌上一搭,两脚翘在工位上,数着时间闭目养神。
分针走到五十七,余德利是第二个来打卡上班的人。
看见屋里坐了个人,余德利想也没想地道:“东宝,昨天催得急的那份稿件,收回来了吗?”
“您仔细瞧瞧,我像是没头发吗。”方时提醒对方。
余德利闻声一顿。他拿袖子擦了擦眼镜上的雾气,再戴回脸上时,才看清编辑部里的人是方时。
“嗨,小方啊。今天来得这么早。”
“起晚了,怕赶不上,搭了次电车。”方时一脸生无可恋地说道。
本来熬夜写稿就搞得人心神憔悴,差点儿迟到更是雪上加霜。
余德利:“以后啊,不用那么紧赶慢赶的,迟到个几分钟,算不了什么大事儿。”
说罢,他去茶水间,将毛巾浸湿,擦了擦风尘仆仆的脸。回来后看到方时仍旧半死不活地躺在座椅上。
“怎么了,跟个截瘫病人一样。昨晚没休息好?”
余德利把毛巾递过去,方时于是也把凉毛巾贴在自己的太阳穴上。
嘶,提神醒脑。
“昨晚一直在想祁主编科幻征文的事儿,下半夜才睡。”方时老实交代。
“嘿,”余德利烊怒,“可别耽误正事儿啊,别忘了《轩辕剑》广告可是你负责。”
“放心吧。我估摸着,明天一早就能把初稿赶出来。”方时拍胸脯保证。
“那就行。”余德利饶过了方时,而后,又像是耐不住好奇,追问道:
“你熬夜给祁书剑那厮写的小说,写得怎么样了?”
方时眼皮都没眨一下,“写了大纲,您想看?”
“学习学习。要是反响好,咱们《人间指南》也学着开设一个幻想小说栏目。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被捧成“肥水”的方时有点儿心花怒放,非常好说话地就把单肩包里的一叠方格纸递给了余德利。
“正好,您阅历深,也帮着我评评。看够不够格入咱们《人间指南》金牌编辑的法眼。”
稿子只有七八页,用一个小回形针别住。
余德利在翻开稿纸前,就被露在外头的满满一篇幅的黑白火车画镇住了魂。
凭经验,他瞧出这和方时给《轩辕剑》画的插图有所区别。
后者,和现在市面上大多数小说插图一样,讲究线条、形神兼备。是从华夏传统艺术在演变过来的。
但这幅画,则是选择用大量的排线和阴影,塑造出银河铁道的冲击力。
是典型“漫画”的形式。
“小方,你还学过东洋漫画呢。”余德利讶异。
搞不好是个全面手,还真叫编辑部捡到宝了。
“主要是看得多。我泡在大学同学家里,看完了他家一整套手冢治虫的漫画。还有好几本《篮球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