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哥还想挣扎一下,“用不着从头了吧?”
一脸无语,“糊弄一会儿家长,就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
楚安笑呵呵的,“对呀,糊弄一会儿,那就从头开始糊弄呗,反正你从哪开始都一样。”
王大山没话说了,看向赵晓丹,意思是,你也说句话,咱们不用从头开始吧?
丹姐百无聊赖,随便翻开课本,瞅了一眼就扔了回去。和楚安抢数学第一册,“要不还是从头开始吧,我啥也不会。”
别看丹姐上的是县里的重点中学,可那是王玉芬花钱托关系硬塞进去的。
用楚安的话说,丹姐天生脑容量就不大。
学习稀烂,比现在的楚安强那么一点点也有限。
王大山没招儿了,想想也对,怎么糊弄不是糊弄呢,就从头开始糊弄呗。
于是,翻开高中数学,从第一页,第一个公式定理开始讲起。
楚安学校那点知识都还给小学老师了。除了英语,他应该没问题,前世工作之后也经常用得到,语文因为总写文案的关系,应该也能蒙一点之外,什么物化生的,一窍不通。
所以,楚安听的很认真,成年人就这点好,做事比较专注,就算分心也能抓住重点,把该记的都记在脑子里。
王大山和赵晓丹就不一样了,能想象一边讲什么是数学,一边聊娱乐八卦的场面吗?
这两人从港台聊到日韩,从HOT聊到新人歌手孙燕姿,再到线性代数,场面极是魔性。
好在楚安有颗大心脏,总能在两人聊娱乐八卦的间隙把数学公式插进去。
让大山哥讲一遍,然后借他们俩争辩正欢的当口,把新学来的知识点印在脑子里。
大山哥和赵晓丹也是见了鬼了,说好糊弄一会儿,结果聊着聊着,讲着讲着,大山哥发现数学课本居然讲出十几页,而一看时间,都中午了。
口干舌燥的王大山人都不好了,“要不今天就到这吧?”
楚安合上笔记,没错,他还记笔记了。
“好吧!你看看,小半天不就糊弄过去了?下午就歇了吧,明天继续。”
王大山,“……”
楚安的语气看似玩笑,可是王大山总感觉有种不容争辩的味道在里面。
下意识地点了点头,“好。”
等楚安和赵晓丹走了,王大山才对回来的王爷爷问道:“小安变化挺大的?”
王爷爷点点头,“也不知道咋地,突然就开朗不少。”
王大山听罢,念叨起来,“他要真开窍了,也许还不晚。”
王大山刚上高一那会儿也不爱学习,到高二分文理遇到个好班主任,一下就开窍了,拼了命的学才考到了明都理工。
楚安过了暑假也才上高二,要是真想好好学习,成绩有起色也不是不可能。
王爷爷却摇头,“悬!你那时候咋说上的都是县里高中,他可是在镇中学。”
小街镇什么都好,就是学校不咋地。
说起来,镇中学在全县也算有名的,但不是学生的成绩出名,而是除了成绩之外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出名。
这么说吧,那些打架斗殴,搞大肚子的事都不提了。
去年,县教育局新来的局长看着小街镇中学教师考评年年垫底的成绩,突发奇想,带着当年的高考题让高三老师做一遍,想看看到底是个啥水平。
结果,抽了10个高三毕业班的老师,居然有三个不及格。
高考卷子老师都不及格,就说教出来的学生得啥样吧?
可是没办法,好老师没人愿意往山沟沟里来,愿意来的水平都不高。
而到了小街镇,守着大山和破学校呆几年,再有心气儿的也开始混日子。
“唉!”王爷爷又开始感慨,“都是命,他楚俊国啥时候出事不好,偏偏赶小安中考出事儿,该着小安就是这个命。”
王大山撇撇嘴,去了明都,开阔了眼界,才知道小街镇到底有多小,窝在这么个破地方一辈子出不去是有多悲哀。
……
另一边,楚安和赵晓丹出了王爷爷家,丹姐就开始起幺蛾子,“冷泡茶喝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