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范广和项忠出去调兵遣将的空档,郝义走到门帘处,挥手又招来几个亲信手下。
郝义在他们耳密语了几句,然后十几个报恩军太监一窝蜂冲进大帐之中,手里还提着明晃晃的刀剑。
“都督,这是何意?”
东厂太监贺章看到来者不善,顿时有一种不好的感觉。
莫非,这是过河拆桥?
“其实也没什么。”
“咱家只不过是想让你们去黄泉路上,继续陪伴和侍候太上皇而已!”
郝义脸上看不出是悲是喜。
对于贺章等人,郝义正是打算杀人灭口。
“都督,小的于陛下有功,小的于大明有功啊!”
贺章一脸的不可置信。
在贺章看来,自己潜伏在朱祁镇身边大半年,又是亲手勒死了朱祁镇。
如此行事,是为朱祁钰解决了心腹大患。
“都督,你和善增公公是异姓兄弟,小的可也是和厂公有过结拜之谊啊!”
贺章不想死。
京师之中还有美宅佳人,老家还有良田家人。
贺章还有没有享受,他不想就这样追随朱祁镇而去。
更何况,贺章并不忠于于朱祁镇这個太上皇。
而且贺章和郝义都是提督登场太监善增的异姓兄弟,算起来也是自己人。
有了善增这样一个都是两人的异姓兄弟,那么贺章和郝义算起来也是兄弟才对。
“只有死人,才能绝对守住秘密,才不会到处乱嚼舌根!”
郝义脸上显出阴狠之色。
别说是贺章他们这几个东厂番子,就连之前参与勒死朱祁镇的几个报恩军亲信,郝义都是已经送他们去见了阎王爷。
诛杀朱祁镇这事,可以堵不住天下人悠悠之口,但是绝对不能留下人证。
“还不动手!”
弑君夺位,容不得郝义有半点人情,更是容不得半点仁慈。
随着郝义一声令下,十几个报恩军一拥而上。
只不过转瞬之间,贺章等东厂番子就死在乱刀之下,成了一摊骨肉模糊的烂肉。
“都督,回去之后怎么同善增厂公交代?”
几个报恩军擦拭完刀剑上的血水,然后还刀入鞘。
其中开口之人,乃是郝义在御马监中的党羽胡英。
胡英已经被郝义许诺了,提督御马监麾下武骧右卫之职。
只等回去京师之后,胡英就可以走马上任。
“咱家不需要向他人交代,咱家只需要向陛下交代!”
郝义重重的一甩衣袖,和之前判若两人。
以前那个唯唯诺诺,小心翼翼端茶送水,只知道侍候他人的郝义,在这一刻彻底死去。
也就在此时,外边开始喊杀声四起。
“一定是项忠他们动手了!”
对于这次围剿瓦剌骑兵,郝义并不担心。
伯颜帖木儿只是带了五百人马护送朱祁镇南下,而明军这面加起来可是接近一万五千人。
以项忠和范广的将才,郝义不相信明军在三十倍优势兵力,还是以有备攻无备的发动突然袭击下,还不能吃掉这群瓦剌骑兵。
“回禀都督,我等幸不辱命,特将礼部尚书杨大人带到!”
几个报恩军太监护着略微有这惊慌失措的杨宁,来到了郝义面前。
杨宁的衣衫有些凌乱,头上发丝也只是胡乱的用乌纱帽盖住。
“郝公公,这是发生何事了?”
在见到郝义等人之后,杨宁也是镇定了下来。
虽然外边喊打喊杀,只要中军大帐还在,只要郝义这个提督御马监的大太监还在,那就说明事态还不至于不可收拾。
更何况杨宁从郝义身上没有看到惊慌失措,看到的只是神色冷酷。
“咱家虽然之前没有同杨公打过照面,可也早就听闻杨公之前参与过征讨麗川之战。”
“世人都说杨公能文能武,从军征讨麗川之时,多有锦囊妙计助我大明胜敌蛮夷。”
“如今见杨公如此稳重,方知世人不是以讹传讹。”
“杨公确是我大明文武全才之臣,颇有大将之风。”
郝义见到杨宁此刻恢复了神色,不由得对其夸奖一番。
本来以为文人见到明火执仗夜杀人会胆怯,然而杨宁的镇定却是让郝义对其另眼相看。
对于杨宁,郝义不由得生出想要和他亲近之心。
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王诚,和内阁大学士的王文、王一宁交好,他们三人合称三王,乃是景泰朝第一的朋党。
郝义如今已然不把提督东厂的义兄善增当成对手,他有着和司礼监争一时长短的心思。
杨宁能文能武,又是六部排名第二的礼部尚书。
郝义想要亲近杨宁,也就是想着同杨宁互为助力。
“不说那些,这到底是怎么了?”
杨宁也是上过战场之人。
起初的慌乱,是因为平白无故被人从被窝里面叫了出来,然后什么都不说的就稀里糊涂被带走。
正是由于能文能武,有过从军和镇守地方的政绩,也让杨宁对郝义这个内廷大太监并不感冒。
杨宁有着读书人的傲气。
读书人,一向都是视太监之流如洪水猛兽。
“范广和项忠两位将军,正在领兵围猎瓦剌仇敌。”
郝义淡淡的笑了笑。
太监们被文臣歧视和污名化,又不是一天两天了。
“都督、杨尚书,外边兵荒马乱,若是有流矢不长眼误伤,我等只怕是万死难辞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