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大明:登基第一剑,先斩太上皇 > 214 英宗,朱祁镇不配这个庙号

214 英宗,朱祁镇不配这个庙号

“就在昨日,怀来一众文臣武将联名上奏。”

“太上皇归国经过土木堡之时,自缢驾崩了!”

朱祁钰在让王诚把素白封面的奏章传阅群臣之后,就假模假样的用衣袖擦拭起眼泪来。

“太上皇!”

“太上皇!”

文武群臣在仔细看了奏章后,都是不由得大声悲呼。

只不过群臣脸上虽然都表现出悲情之色,然后心中却是想法各不相同。

胡瀠、薛瑄等老臣,是真心为朱祁镇驾崩感到难过。

以陈循、王文为首的景泰新贵们,却是心中暗暗得意。

而杨洪和郭登这样的武将,却是暗自松了一口气。

杨洪在土木堡之变时没有前去救援朱祁镇,他这是害怕朱祁镇归国后清算旧账。

郭登在大同时将朱祁镇拒之门外,他和杨洪一样的心思。

“陛下,范广、项忠等人护驾不力,当加以惩处!”

礼部尚书胡瀠,这个时候站了出来。

作为朱瞻基托孤五大臣之一,胡瀠可不信朱祁镇是真的自缢身亡。

只不过不能说朱祁钰心狠手辣,难不成还不能为难朱祁钰的帮凶们吗?

“官降一级,罚俸禄半年。”

“不过如今正是朝廷用人之际,故而令其仍掌旧事。”

朱祁钰的这个惩罚,简直就是不痛不痒。

品级降了,还可以升回去。

至于俸禄,大不了私底下以赏赐给补回来。

“胡卿,太上皇之庙号,礼部当议之。”

朱祁钰这是想早一点翻过朱祁镇这一篇章,不想过多浪费时间。

对于谥号,朱祁钰不在意,在意的是庙号。

庙号从商朝就有,子议其父、臣议其君。

以功过是非,来对一個皇帝进行盖棺定论。

因为唐朝以前的皇帝有庙号者较少,所以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不称庙号。

唐朝以后,由于皇帝有庙号者占绝大多数,而谥号从武则天开始字数不断增加,到明清已经增加到十七字甚至二十三字。

称呼上有所困难,所以史书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宗等。

另外,由于后世皇帝谥号字数膨胀,且几乎只要是后人继位的皇帝子孙都会给父祖上美谥。

故而谥号实际上无法显示皇帝评价,而庙号反而成为了事实上的谥号。

“臣以为,可用一个“英”字。”

“乃是英年早逝、大业未成之意。”

胡瀠这一辈子,可是送走了好几个大明皇帝。

在给皇帝上庙号一事,胡瀠可谓是经验丰富。

朱瞻基的“宣宗”庙号,就是胡瀠他们评定的。

“不可!”

“英者,还有英明神武之意思。”

内阁次辅、都察院左都御史王文,立马就站出来反对。

“胡老尚书,我亦觉得不可。”

内阁首辅,户部尚书陈循,也是站了出来。

“宋英宗赵曙,于嘉祐八年三月基,次年改元治平。”

“宋英宗在位四年,还是有一番雄心的,尤其是立志改变因为“冗官”给大宋朝廷带来财政压力。”

“为此,宋英宗积极向宰辅们提出了裁救积弊的要求,只可惜他的身体不行,驾崩时年仅三十六岁。”

“直到北宋灭国,冗兵、冗官、冗费的问题,都没能得到解决。”

“元英宗,孛儿只斤于延祐七年三月即位,次年改元至治。”

“在位四年,元英宗雄心勃勃,力图在蒙元实施新政,以儒治国。”

”以此试图解决,因蒙古保守贵族带来的朝堂危机。”

“推行“津助赋役法”,来减轻元朝治下的百姓负担。”

“颁布《大元通制》,为在元朝境内实行政治法度提供了法治依据,以增强蒙元王朝在民间的正统形象。”

“元英宗的这一系列改革,史称“至治新政”。”

“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元朝国势得以上升,使其在汉地的统治得以加强,得大量汉族精英的支持。”

“然而,因为元英宗的改革触犯了蒙古保守贵族的利益,被刺杀身亡,享年不过只有二十岁。”

陈循也是进士出身,在学识上也是不弱。

“由此可见,无论是宋英京,还是元英宗,登基之初的雄心壮志,都是不输任何帝王。”

“他们试图通过改革,来解决王朝在统治中期,所面临的各项政治、社会、经济危机。”

“而且他们年轻,富有精力,如果能够改革成功,那么对于他们各自身后的帝国而言,将会成就一个盛世。”

“但问题就在于,无论是病逝的宋英宗,还是横死的元英宗,两位英宗都属于英年早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诡异怪谈当边缘人原神:傲娇小猫被狠狠拿捏了!【HP】罗斯克劳德的亲世代日记穿越火影陪四代目长大神雕,李莫愁情定三生女神异闻录:书与命运的彼方封神:截教双圣,震惊洪荒被炉鼎道侣救下后,大佬她杀疯了灵幻动漫世界之旅普通人的综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