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大唐:开局和长乐公主签订婚书 > 第49章 商人不可掌权

第49章 商人不可掌权

因为他说的这些东西,确实是‘万人往’教给他的。

况且别管是他自己想到的,还是别人教给他的。经由他的口告诉李世民,这个功劳就是他的。

比起什么虚名,他更在乎实实在在的好处。

至少对现在的他来说,金钱、权势……美女等等的吸引力更大。

“再回到大禹治水的故事,国与民之间可以看做是一种契约关系。”

“民缴纳赋税给国家,是希望国家能保护自己,而国家也需要民缴纳的赋税来维持运转。”

“而君主是国家意志的具现化,如果将国家比作一艘船,君主就是船长和舵手。”

“君主在享受至高无上的权利同时,也要维护万民的利益,这是契约约定的义务。”

“所以从另类意义上来说,君主和万民的利益应该是一致的。”

“两者可以说一荣俱荣,一辱俱辱。”

“如果有人违背了契约,后果我不说你们也知道,前隋的前车之鉴犹在眼前。”

李世民不禁点头,还是那句话,他太清楚前隋是怎么灭亡的了。

只是他没有意识到的是,在不知不觉间他已经接受了那个故事,接受了契约论这个概念。

至于李承乾,更是已经深信不疑。

牛师友心中则吐槽不已,什么君主和万民利益一致,那才最大的笑话。

剥削阶级的头子,和被剥削阶级,那是不共戴天的仇怨,怎么可能利益一致。

不过身处这个时代,他只能这么去解释。

希望君主能相信这个观点,对百姓稍微好一点,那他今天说这一番话就没有白费。

“但是国土广阔国民众多,君主不可能亲自管理每一寸土地,也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人。”

“他需要有人来协助他治理天下,于是就有了士民。”

“士的权力是君主赋予的,甚至可以直接说,士在代替君主行使部分权力。”

“而君主也相应的要给他们地位、权势和财富,这也是一种契约。”

“但人心不足欲壑难填,是人都有私心,士会借助手中的权势为自己家族谋利。”

“那些门阀士族,基本都是这么来的。”

“反过来说,他们以公肥私侵吞国家和万民的财产,就是国之蛀虫。”

“朝廷应当恩养士民,好让他们去治理国家,但绝不能让其形成门阀。”

李承乾听的心惊肉跳,门阀士族啊,那可是能改朝换代的力量,这么抨击他们太危险了。

而李世民则不同,他更兴奋了,他对士族门阀可以说厌恶到了极点。

现在听到牛师友从法理上否定这个群体,别提多开心了。

牛师友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去了,根本就注意到他们的变化。

“有句俗话叫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人没钱不行,国家没钱问题只会更严重。”

“大王看史书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每到王朝末期都是天灾连绵不断。”

李世民不禁颔首,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

他也一直很疑惑,为何会如此。

于是就问出了一句话:“真的是天要亡其国乎?”

牛师友摇头道:“非也,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先贤早已经说过,天不会因为‘刍狗’之事,改变自己的规则。”

李世民问道:“那为何会如此?史书是做不了假的。”

牛师友说道:“史书自然不会作假,然写书的是人难免会有偏向。”

“大王不妨着人统计一下,王朝盛世时期的天灾次数,然后和王朝末期的天灾次数作对比。”

“就会发现,实际上两个时期的差距并不大。”

“只是王朝盛世时期国家强盛,朝廷手中有钱粮,每逢天灾都能及时救治,酿不成大祸。”

“史官自然也就轻描淡写,甚至为了粉饰太平,刻意不去做记录。”

“每到王朝末期,朝廷渐渐的失去对地方的掌控,税赋收不上来,国库没有钱粮。”

“天灾得不到及时赈济,往往酿成巨大灾祸死人无数,最终导致国家灭亡。”

“史学家自然不会美化前朝,所以每一场灾祸都会记录下来。”

李世民惊讶的道:“你……万人往统计过此事?”

牛师友点头道:“统计过,其实史书上有很多细节,只是并不为大家所重视罢了。”

这牵扯到一个意识形态问题,现在人要构建民族意识,需要普及历史。

古代没有这方面的需求,史书不是给百姓看的,而是给统治阶级看的。

希望统治阶级能够在历史中吸取教训,治理好国家。

受限于时代,古人读史书也大多都是观察某件事情、某个政策以及某个人的行为等等。

试图从中找到经验教训。

像牛师友所说的,对比盛世和王朝末期天灾数量,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之事。

李世民不是偏听偏信的人,自然不会因为牛师友几句话就相信。

但他也没有直接质疑,而是道:

“我会着人去调查此事,待有结论后再说……继续说方才的话题。”

牛师友这才继续说道:“不知大王可有留意过,汉武帝时期也是天灾不断。”

李世民颔首道:“自然知晓,汉武帝穷兵黩武不恤民力,此乃上天……咳……”

他本来想说上天降下灾祸警示,话说到一半才想到现在不是讲天命的时候,就干咳一声临时改口道:

“他不顾天灾民怨屡次兴兵,还宠信方士大兴土木,实乃暴君也。”

牛师友知道,在古代秦皇汉武都是残暴君主的代表,李世民多次表示过对两人的不屑。

和他讲两人的贡献,就是浪费口舌而已。

所以他没有争辩反驳,而是接着说道:“汉末也是连年天灾,最后酿成了黄巾之乱。”

“那么请问大王,为何汉武帝在面临天灾的情况下,依然能打败匈奴扫平四夷。”

“而汉末时期没有外敌的情况下,却亡了国呢?”

李承乾脱口而出道:“因为文景二帝为他留下了深厚的家底,可供他挥霍。”

说完他目光看向李世民,希望得到父亲的表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约战:姓为冈峰的愚者退休日常之偶像活动四合院,我竟然成了何雨柱的兄弟绝区零:如何面对好感度一百的铃渣男娜扎的男人战锤:我是唯一拥有灵魂的死灵四合院:重生获得超级金手指海贼:开局人妻,我乃邪恶大将!命运冠位指定:冠位虚构史学家木叶:宇智波极端?献上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