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正中牛师友下怀,他也想经常来宫里转转,保持和李世民一家子的关系。
于是他就很高兴的同意,然后准备回家。
得知他要走,李丽质小嘴一扁,大眼睛就开始起雾。
牛师友连忙安抚,并许诺时常来看望他,小丫头才依依不舍的将他送到门口。
走出老远,回头还能看到小丫头朝他挥手,让他特别感动,差点都不想走了。
不过也只是想想而已,又不是小孩子了,哪有那么矫情。
来到大街上,他观察了一会儿行人,见到大家的步伐相当悠闲,脸上也没有那种恐慌和焦虑感。
很显然兵变对普通百姓的影响基本消除。
这得益于李世民集团的超强能力,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兵变过程太顺利,百姓还没反应过来就结束了。
对百姓来说谁当天子不重要,重要的是新天子是否体恤百姓。
反倒是权贵官僚阶层对这种事情更加重视,想要平息他们内心的小九九,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一路回到家中,却发现门口停着很多车子,上面拉着各种杂物,看起来像是要搬家的样子。
门房老周见到他别提多热情了,一溜小跑的进去禀报。
黄氏听说儿子回来马上迎了上来,一见面就抱住他:“小四,你终于回来了,担心死娘了。”
牛师友虽然很感动,可真不习惯这种亲昵,连忙找话题道:
“娘,这是在做什么?怎么将东西都搬走了?几位兄长呢?”
黄氏松开他高兴的道:“你耶耶立下大功,殿下赐下了一座新宅院,就在辅兴坊。”
“辅兴坊?”牛师友咋舌不已,这座坊就在大兴宫的左侧,靠近安福门。
能住在这里的非富即贵,甚至单单有钱还不足以住在这里,还要有一定的关系才行。
之前的牛进达是没资格住在这里的,没想到李世民直接赐了一座宅院。
要知道现在李世民集团的重心,正放在接管政权上,还没有论功行赏。
只有部分人获得了赏赐,比如尉迟恭得到了齐王府宅邸。
虽然他婉拒了宅邸,但里面的财物却打包带走了。
牛进达能提前一步被分了宅院,可以看出他在李世民阵营的排序是非常靠前的。
黄氏兴致勃勃的介绍道:“是啊,还是靠近安福门的那一侧,日后你阿耶上差就很方便了。”
“你兄长他们在那边盯着,我在这边看着他们装东西,免得出现纰漏。”
“那处宅院房子很多,我给你挑了一座独立的院子,以后你就可以安心做学问了。”
牛师友知道这座小院自己应该用不到多少,不过并没有说出来,反而有些遗憾的道:
“这里的学堂应该改造好了吧,可惜一次都没用到。”
黄氏笑道:“没什么可惜的,那处宅院里有现成的学堂。”
“一整个独立的小院都是,还有一座藏书楼,比咱们家这个好了不知道多少。”
牛师友惊讶的道:“藏书楼?这家宅院的原主人是谁?里面还有书吗?”
黄氏说道:“据说是东宫一个什么官的,平叛当日运气不好被杀了。”
“殿下宽宏大量赦免了他的罪名,允许他家人扶灵回乡安葬。”
“他家人临走前将值钱的物什都带走了,不过倒也留下一些家具,收拾收拾还能用,省了我们家不少钱财。”
“书籍也留下了一些,你兄长他们看过之后说,留下的都是些游记、随笔之类的杂书。”
牛师友点点头,这种事情实在太正常了。
李世民虽说赦免了东宫官吏,但兵变当天被杀死的只能说自己倒霉。
这一家子估计也是怕被事后报复,就着急忙慌的搬走了。
家当只捡贵重的带,书籍也差不多。
十有八九是将经典都带走了,只留下这些游记、随笔之类的杂书。
虽然有些遗憾,但白捡的便宜也没必要挑三拣四。
再说了经典可以从别处获得,这些游记和随笔往往记录着很多独家信息。
那些信息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或许一文不值,可对牛师友来说就不一样了。
说不定就揭晓了某个历史谜团。
之后黄氏问了他一些兵变的事情,牛师友只是摇头,推说自己一直陪李承乾几人并未参与,让她去问牛进达。
不是他不想说,而是实在不知道哪些该说,那些不该说,干脆让老牛来说吧。
黄氏倒也没有怀疑,她知道自己儿子不一般,可也不认为自家才八岁的儿子,能在这件事情里起多大的作用。
说起老牛,比牛师友还忙。
兵变结束就被派到十二卫坐镇,其实就是监视。
至今也没有回来过一次,牛师友住在宫里都很少能见到他。
估计他还要忙一些时日才能得闲。
在老宅子里转了一圈,倒也不是为了缅怀什么的,穿越过来总共也没在这里住几天,没什么可缅怀的。
而是为了查看一下有没有遗漏什么重要的东西。
将家里的物什全部装上车,他才随黄氏一起来到新家。
新的宅院很大,比原来那处宅子大了一倍有余,建设的也非常完整。
独立小院就有七八处,其余房间就更多了,一大家子全住进来都住不满。
内部建设也很低调文雅,雕梁画栋,园林花卉,还有一个种满了荷花的小池塘。
只看这些就能知道,原主人是个有水平的读书人,不过现在都属于牛家了。
正如黄氏所言,这一家走的很匆忙,只带走了贵重物品,沉重的家具之类的全都留了下来。
其中不乏贵重木材制作的。
牛家原本的家具和这些一比……简直就没法比。
黄氏一点也不嫌弃,美滋滋的全留下了,正指挥仆人清洗呢。
至于自己家的那些家具,被她丢给了两个妾室和仆人。
总之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牛师友去了自己的小院,处在大院一角,远离厨房、杂物房和仆从居住区域,显得非常的安静。
他一眼就喜欢上了。
之前的书籍也都被搬了过来,整齐的摆放在书架上。
就当他准备休息一下的时候,门房来报:“四郎,门外有一自称敬恒言的少年郎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