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去了,人家还会嫌事儿多不懂礼。
只有那种关系特别好的,才可以去给长辈见礼——不特意去见礼也没什么关系。
去见礼还代表父母表示问候,那基本都是至交、世交、盟友一类关系特别好的才行。
敬恒言一过来就拜见长辈,还代表母亲祖母问好,这信号实在太明显了。
当然了,他敢这么做还有个原因,那就是家庭条件不差,甚至比牛家还要好。
如果家庭条件不如对方,会被认为讨好攀附,因此断交都有可能。
黄氏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颔首道:“你阿耶和敬将军同朝为官,日常相见乃常事。”
然后又抱怨道:“这老东西,人回不来就算了,这么大的事情都不知道知会家里一声。”
“方才敬大郎来拜见我的时候,差点就失礼闹了笑话。”
牛师友笑道:“现在朝廷暗流涌动,耶耶是殿下股肱之臣,自要比他人多操一份心,无暇估计家中是可以理解的。”
黄氏一脸的骄傲和喜悦,她可太喜欢这种感觉了。
除了丈夫成为新贵,儿子也同样让她自豪。
虽然她不知道儿子具体做了什么,但兵变之前特意把他叫到王府,一呆就是小一个月。
显然他参与了其中,且还参与的很深。
才八岁就能参与到这种大事变之中,将来不可限量啊。
在高兴之余她还有些心疼,这么小的年纪就要经历这么多大事,要为家族谋划,实在太辛苦了。
“你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吧?”
牛师友点点头:“这事儿我哪说的准啊,不过暂时应该无事了。”
黄氏说道:“不出去就好,在家好好休息休息,娘给你做好吃的。”
牛师友心中一暖:“嗯,谢谢娘。对了,先把学堂整理出来吧,我们尽快开课。”
黄氏劝道:“不用这么着急,你多休息几日也无妨。你不在的这些时日,你二兄三兄也在教他们千字文。”
牛师友欣喜的道:“那太好了,省去我许多麻烦。您不用担心我,在王府我天天吃喝休息,啥都没做。”
黄氏也不再劝:“那好,我这就吩咐他们尽快将学堂整理出来。”
牛师友又说道:“家里钱宽裕吗?”
黄氏点点头:“非常宽裕,殿下不只是赐了这座宅子,还赏赐了许多钱财……你要用钱吗?需要多少给娘说。”
根本就不问他要钱做什么,也不问要多少。对这个儿子的信任,已经达到了盲目的级别。
牛师友就将自己开酒楼的事情说了一下:“……所以需要买一处合适的店铺,还需要买一些仆人培养成厨师。”
对于儿子的厨艺,黄氏是充分相信的,所以对开酒楼的想法非常支持。
“仆人好买,天下动乱多年人命最不值钱,去牙行随便挑什么样的都有。”
“就是店铺不好买,现在大唐定鼎天下,长安的房价是一天比一天贵。尤其是商铺,每天个价。”
这话让牛师友心里堵得慌,买卖人口和买只鸡一样随意。
前世竟然还有那么多人鼓吹封建时代,估计他们自动把自己带入统治阶级视角了。
殊不知,真到了古代他们也就是当牛做马的命,甚至连当牛马的机会都没有。
黄氏见他面色怏怏,还以为是担心商铺的事情,连忙说道:
“贵一点就贵一点,咱们家出的起这个钱。等酒楼开起来,很快就能回本了。”
牛师友自不会与她多说这些,点点头道:“此事您比我懂,您看着办吧。就是买仆人的时候,尽量选拖家带口的。”
黄氏认同的道:“我懂,这种人不容易背叛,你的厨艺能晚一些时日被人偷走。”
牛师友也没有解释,他的真实想法是,买拖家带口的可以避免那些人妻离子散。
牙行卖人可不会管什么一家不一家,客人过来和挑牲口一般,看中哪个就买走哪个。
一家子被分拆的七零八散永世不得相见,这种事情每天都在上演。
他现在势单力孤对此毫无办法,只能尽自己的努力,能保全一家算一家。
晚上一家子坐在一起吃了顿饭,兄弟姐妹们对牛师友更加的亲切,席间各种问题问个不停。
他也捡自己能回答的简单说了一些,引得众人一阵羡慕。
只是他发现大兄牛师赞似乎有心事,今晚显得有些沉默。
不过他也没有多问,年轻人烦恼多,再说也轮不到自己这个当兄弟的操心。
-----------------
黄氏的办事效率确实很高,第二天就将学堂收拾了出来。
牛师友去看了看,是一座独立的小院很是幽静,正适合用来教书。
房屋有三座,两座学堂,还有一座是藏书楼。
黄氏期盼的道:“这两间学堂一间是给蒙学子弟用的,另一间是给家中研究学问的长辈使用的,希望以后两个房间都能坐满人。”
牛师友笑道:“我现在就有十几个兄弟姐妹了,最多二十年这些房间就都能用得上,说不定还要扩建。”
黄氏高兴的道:“但愿如此,你自己在这里转转吧。听说西市有一家不错的商铺出售,我要赶紧去看看。”
牛师友拦住她道:“尽量放在东市吧。”
黄氏不解的道:“西市商贾云集,在这里开店生意才更好吧?”
牛师友解释道:“东市多权贵,店铺开在这里一样不少赚钱。且往来的都是读书人,格调才高,说出去我们家也有面子。”
黄氏恍然大悟:“你看我都糊涂了,咱们家可不是那种满身铜臭的商贾,脸面更重要。”
“行,就开在东市,我现在就去那里看看有没有店铺出售,顺便去一趟牙行。”
说完她就火急火燎的离开了,现在的她可是充满了斗志。
牛师友目送她离开,就去了藏书楼。
黄氏也知道这里的重要性,专门派了一个老仆过来看守。
藏书楼里面的藏书相当的多,足有上千册之多。
放在前世这完全不值一提,可在这个时代相当不容易了。
他随手抽出基本翻阅,发现全是随笔、文集、传奇小说、医书之类的。
甚至有些还是木简,一看就很有些年头了。
这些东西在古代统统被归类于杂书。
百家典籍、史书之类的一本都没有,都被这家的原主人取走了。
只是他们不知道,牛师友不缺经典书籍,弘文馆的书籍他想看哪个谁便拿。
他需要的正是此类杂书,在没有印刷术的年代,这种杂书往往都是孤本,损毁了就真的再也没有了。
而这些书籍里,往往会记载一些有用信息,可以作为正史的补充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