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虽如此,他也只是稍有感慨,实际上心里早有主意。
“就依小先生之言,此战,便让先生来定夺吧!”
..........
襄阳。
探马来报,曹仁已派先锋军由宛城南下,城中顿时哗然一片,大战将启,人心惶惶,刘表也不再犹豫。
今日一早,他特派文聘北上,驻守樊城,以御曹军。
张允听闻,速来请命。
“主公!我愿随文聘将军同往!”
昨夜,他同蔡瑁等人商议,几人都很清楚刘备那几千兵挡不住曹军,若他败了,必定退守樊城!
樊城的重要性已不必多言,这个空子,他们是不会让刘备钻的。
但襄阳亦是蔡瑁等人的基本盘,不容有失。张允此去,一来盯着刘备动向,二来,若是襄阳有变,自己也好尽早同曹操通信,里应外合,助曹军夺得荆州。
这一切,刘表不得而知,很快就点头答应。
他许了文聘数千精兵,一千石粮草,命他和张允明日便渡江北上,暂驻樊城。
入夜,刘琦请来文聘,两人私下碰面,刘琦做足了礼数。
文聘已从刘表得知,此去樊城,乃是长公子引荐之功。
作为沙场战将,他自然也想建功立业,今日来此,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昔日,曹操和袁绍僵持不下,玄德叔父曾向父亲进言,以我荆州兵马突袭许昌,父亲不允,文聘将军可有失望?”
刘琦为文聘斟满酒杯,突然开口问话,反倒让文聘不知该如何回答。
但他面露黯然,脸上表情已然证明一切。
其实在曹操和袁绍僵持不下时,刘表还是让刘备出兵了,刘备也不负众望,在宛城之外骚扰曹军,让曹操着实头疼。
那时,宛城还没丢,刘备率部在外游击,等到粮草殆尽,他想退守宛城,荆州众将死守不出,还不让他入城,刘备只能退守新野。
一去多年,宛城已失,曹军南下,刘表悔恨已晚。
回忆起往事,文聘心中郁闷难挡,可他却并不知晓,刘琦突然提起此事,到底有何目的。
一念至此,刘琦的声音随之而至。
“将军一直想为父亲图谋霸业,如今曹军南下,将军似乎可以一展心中抱负?”
此话一出,文聘就算再傻,也明白了对方是什么意思。
“还得多谢长公子引荐!”
他双手抱拳,行了一礼,态度还是不冷不热。
刘琦却摇摇头:“此去樊城,我料定将军仍旧是寸功难立,定无法实现心中所愿。”
转折来得太快,文聘一时没能反应过来,眉头皱起,举起酒樽的手也停顿在半空中。
刘琦见状不再犹豫,将蔡瑁、张允等人欲投曹操的事情一说,只听“哐当”一声,手里的酒樽掉在地上,文聘先是诧异,继而震惊,最后脸上更是浮现出几分怒容。
“长公子深夜请我来此,莫非是为了戏耍于我?”
还未发生的事情他当然不信,刘琦一开始也不相信,此刻心里也是慌的不行,无不是在强装镇定。
当然,文聘这种人不是光凭嘴炮就能说服。
“将军息怒,琦并非胡言乱语,只是深感将军之忠义,实不忍将军受小人蒙骗,故有此言,还请将军见谅!”
他站起身,双手相叠,身子一躬到底,态度无比诚恳。
文聘闻言脸色阴晴不定,要说他对刘表有多忠心也不见得,可既然家眷在荆州,他就不得不慎重考虑刘琦的这番言语。
这种时候就能看出名声的重要性,曹操屠戮徐州,一辈子受其所害,文聘敢担保荆州若落入曹操手里,对方能放过自己和家中亲眷?
即便他不杀人,关键曹操还喜欢替人养育妻儿,这谁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