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李大人吉言!”
范景文苦笑一声,不过脸上的表情比刚才轻松了不少。
“李大人,若是等朝廷的批复下来,估计还要等多久?”
范景文终究还是担心粮食难以为继的问题,不禁又问道。
对于这个问题,李岩也不好回答。
他知道姚明恭出任户部尚书刚二十来天,直到自己带着一行人赶赴河南时,京师中也未传出河南的灾情如此严重的消息。
有可能是上一任户部尚书来宗道直接将范景文递交上去的奏折隐瞒了下来,故意不让阁辅与陛下知晓。
这中间是否是来宗道与范景文不对付,又或者是来宗道在其中有什么不可告人之目的,等三法司审了来宗道才能知道。
但他知晓姚明恭一旦看到范景文递上去的奏折,看见里面的内容,姚明恭势必第一时间会呈报与陛下。
“范大人!”
李岩不忍看到范景文愁眉不展的表情,忙劝慰道;“下官也不知晓。”
“不过按照您先前的安排来看,下官估计您写给朝廷的奏折恐被来宗道束之高阁了?”
“或适逢先皇病重,朝中同僚们人心惶惶之际,来宗道未来得及看到您的奏折也未可知?”
李岩将范景文写给朝廷奏折石沉大海的原因一一分析了出来,接着又道;“范大人,不如这样。”
“您再写一份奏折,而下官也写一份书信,一并交给姚明恭姚大人。”
“另外,您派出与您先前派出送奏折相熟之人,沿他们行进的路线一路奔赴京师。”
“如若他们在路上相遇,您叫后派出之人问明情况。”
“若事情得到解决,让他们一并返回。”
“若事情未得到解决,您让后派出之人直接前往京师户部,向姚大人递交我们书写的奏折与书信。”
“这样一来,事情必可得到解决。”
“只能如此了。”
范景文无奈的笑笑,脸上的愁云倒是消退了不少。
“那就多谢李大人了。”
“应该的。”
李岩呵呵一笑,“这是举手之劳而已。”
“再说,下官已到开封,也要写一封书信姚大人禀报下官已安全抵达,正准备开展此行任务。”
俩人写好书信与奏折,用火漆密封好,分别交给自己的亲信之人,交待了他们几句,随后令他们快马加鞭的赶往京师,因为难民可等不及啊。
做好这些,李岩与范景文拱手告辞。
…………
就在李岩出京数天后,姚明恭才翻阅出范景文写给陛下的奏折。
一看内容,他顿时吓得冷汗淋淋,忙朝御书房奔去。
一路上,他在心里不知骂了来宗道多少遍。
来到御书房,朱元璋见他火急火燎的模样,心知必出了大事。
不等姚明恭参拜,朱元璋就直接问道;“姚爱卿,你急急忙忙的前来,所为何事?”
姚明恭双手呈上奏折,王承恩接过,又小心的递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看着里面的内容,脸色越发阴冷,看到最后,他已抑制不住的勃然大怒。
他猛地站起身,将奏折狠狠的摔在御案上,脸上青筋直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