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寅时(一)
杨白泽站在台阶之下,抬头望着那块写着‘犬山城宣慰司’的牌匾,下缘位置的一排还用倭语标注着翻译。
这是隆武皇帝刚刚征服倭民区时候设下的规矩。
不过随着倭民的教化深入,明语已经成了这里的通用语言,不再需要用本土文字进行翻译。由此足以看出,这块牌匾的历史恐怕不短。
衙门左右立着两根半人高的巨大石柱,上面卧着两头械狮,脚下踏着的也不是帝国本土常见的石制绣球,而是两头倭民区文化中的狛犬。
守衙械狮睁着暗红色的眼眸盯着这个面相陌生的少年,胸腔之中发出淡淡的嗡鸣之声。
咔哒。
杨白泽头顶发冠两侧弹出两根对称的乌纱帽翅,只见他撩起青衫的前襟轻轻一抖抖,一头鹭鸶跃然胸口,引颈高鸣。
两头呲牙咧嘴的守衙械狮顿时偃旗息鼓,眼中警戒的光芒也立马暗淡下去。
“连两头死物也欺软怕硬。”
黄钺语气豪爽,起身抬手,凌空一拍。
早就候在旁边的偃人杂役立刻鱼贯而入,手中托盘上端着各色酒水菜肴。
唯有左手边的首位,尚且空缺。
仪门之后,便是整个宣慰司衙门最重要的地方,公堂。
驻军军镇负责维持秩序,宣慰司衙门负责维护治安,而锦衣卫毫无疑问,是负责打击在倭民区活动的鸿鹄和其他一些反叛组织。
“杨兄弟不必客气,以后咱们就是朝夕相处的同僚了,来日方长,兄弟你总这么客套可不行。”
“以后犬山城的安稳,还需要各位齐心协力啊。”
这个叫骆河的人长相打扮清秀斯文,正气凛然,简直和帝国历史文化中对于清官相貌的描述一模一样。
放在帝国本土之中,足以成为各大黑医馆中‘官相’的标准模板。
这些能当上都事的倭民,要么是本城大姓家主,要么是有后代在序列重企中工作,要么本身就是入了序列。
犬山城分为五大区,东南西北中。除了栽在锦衣卫手中的中区秦都事之外,剩下的四个都在这里。
其中既有互相协作的原因,同样也有互相制衡的考量。
杨白泽摇头苦笑,在心中腹诽不已。眼角的余光瞥向故意站在自己身后一步的李钧。
“在下骆河,见过杨大人。”
略显生硬的明语落入李钧耳中,不禁眉头一挑。
当即只是笑着和骆河互相吹捧了两句,便将目光投向了剩下四人。
在倭民区刚刚建立的初期,是由宣慰司衙门、驻军军镇和锦衣卫三足鼎立。
杨白泽谢绝了对方的好意,抬眼看向坐在自己手边的儒生。
杨白泽虽然是第一次出仕,但跟着裴行俭学习的这段时间,已经对官场之中的阿谀奉承了然于胸。
唯有杨白泽坐在原位,岿然不动。
“属下见过杨同知。”四区都事同时起身,对着杨白泽拱手见礼。
黄钺坐到右排首位,笑道:“我给兄弟你逐个介绍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