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旁的书斋里,萧停双脚搭在桌上,身子靠住椅背,揉了揉发麻的双臂,神情有些沮丧。
当今之世,诸子百家皆可修行,名之为道。
故而能够修行之人,又被称为得道者。
而各道修行讲究的是一个缘法。
以儒家为例,有人兢兢业业,读一辈子圣贤书,也难入修行之门。
也有人默默读书几十年,有朝一日便可突然开窍,浩然气入体,自悟大道。
儒释道,三家称雄。
皆是自一品起,循序渐进,根基最为牢固。
而其他诸道,入门即为四品,难免要少了不少神通。
故而同境争锋,往往三教修士占尽先手。
而诸道当中,武道又极为特殊。
武道虽也是自一品起,可只要舍得花销,即便是用金钱堆,也能堆出个武道二品。
与自行修行至二品的武夫相比,不过是有强弱而已。
只是随后唯有悟到自己的道才可更近一步,迈入武道三品。
能入三品之人少之又少,故而三品又被称为武夫断头路。
萧停如今便卡在武夫二品巅峰,相距三品不过半步之遥。
只是这半步,许多人终其一生也迈不过。
想到这里,他不禁又想到他那个便宜师兄,现在不知在哪里逍遥快活。
他收回心思,想到方才在那老妇人的凌厉出手之下,他全无还手之力,不禁又打了个寒战。
这般高手,当日还在路上装作滑倒。
果然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不是老人变坏了,是坏人变老了啊。
正在他感慨世道艰难,日后要多个心眼之际,有个年轻书生站在门外轻轻敲门。
此人正是之前在书舍里教少年们读书的教书先生。
萧停站起身来,将来人请入屋中。
两人各叙姓名。
名叫陈询的年轻书生问道:“萧兄在此处可还习惯?”
萧停笑道:“此处藏书甚多,刚好萧某好读书,不求甚解。”
年轻书生笑了笑,与萧停又谈论了些书上经义。
萧停上辈子虽然不是个所谓的读书种子,可杂七杂八的书看过不少。
寻章摘句,忽悠陈询这个书读的不少,可涉世不深的年轻人自然是简单的很。
一番探讨,陈询已经将萧停引为知己。
“萧兄初来鱼龙镇,今日刚好镇中有集市,不如我与萧兄前去一逛?”
萧停见他诚意满满,自然也不好推辞,答应下来。
两人约定傍晚时在集市相见。
……
傍晚时分,萧停等在书院门口,陈询一路小跑而来。
萧停看着他奔跑时的呼吸流转,挑了挑眉。
陈询来到他身前,面色涨红,重重喘了几口粗气,“萧兄,我来带路。”
萧停将心中的疑惑压下,点了点头。
鱼龙镇中的市集并非每日都有,一场集市之间总要隔上个十余日。
中原富足城镇之中的市集,摆摊的多是商贾,谋的是钱财。
鱼龙镇中市集摆摊的则多是镇民,经商倒在其次,主要是用以互通有无。
两人沿途走过不少摊位。
摊位上大半都是些北地独有的特产,算不得昂贵,却极为有趣。
两人在一处摊位前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