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赵高如此说,秦始皇点点头后,又开口道:
“说说你的具体想法。”
赵高大致说了一下:
“在各地建立邮局驿站,以驰道运输。”
“官方文书用快马,民间书信用牛车,加以区分。”
“书信的费用不宜太贵,一钱即可,并且根据距离远近予以增加。”
“用纸来作为信纸和信封,舍弃竹简。”
赵高说到这,心道:好在造纸术已发明出来。
否则若是用竹简当做书信,一个信使能带多少书信?
换作纸张的话,一个信使随身携带几百封书信根本就是轻飘飘。
赵高正欲继续说,李斯忽然问道:
“一钱,是否过于便宜了些?”
赵高心想:太贵了就每人寄了呀。
若寄一封信要三四钱,有这钱那我买斗粟不香吗?
服徭役者,一天才六钱,花一半钱来寄信,脑子有雾吗?
思乡之情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有情饮水饱,你试试真饮水,看看会不会饱。
想是这般想,但赵高嘴上却说道:
“单次运费虽然少了些,但架不住人口基数大,算下来其实并不少。”
大秦有两千万人口。
假设只有一百万人写信。
来回就是两百万钱。
每五天一次,一个月近六次,也有一千二百万钱。
也许戍卒和服徭役者不会这般频繁写信。
但那些商人、权贵写信的频率肯定会高一些。
特别是商人,他们不差钱,而且写信沟通也方便。
要知道,写信又不只是写家书。
在古代,沟通可是很麻烦的。
李斯想了想,又问道:
“用牛车运送书信是否太慢了?”
其实,之前李斯也觉得官方驿站运送民间书信,有些尊卑不分。
现在听到邮寄书信能赚这么多钱后,他又感觉用牛车太慢。
赵高笑着道:
“这些百姓寄信,速度真是一项重要因素吗?”
商人也许会在意送信的速度,但那又怎样?
这送信的机构可是朝廷。
就算信件丢了又怎样?
怎么?这些人难道还敢埋怨朝廷不成?
那真的就变成那个段子:
堂下何人,状告本官呐?
算了,直接拉出去砍了吧。
当然,说是这般说,服务质量肯定不能太差。
要是经常出现丢件坏件,以后谁还寄信?
所以,最起码要等到别人都适应了,再来摆烂嘛。
互联网割韭菜不都是如此?
先培养用户习惯。
然后再割韭菜。
李斯觉得赵高说的很有道理,百姓收到家书的喜悦,根本不会在意送信的时间。
见李斯不再询问,赵高继续道:
“还比如将各个城池设置一个编码,如此可以提高邮件投递效率、降低邮件丢失率。”
赵高回想着以前的邮编,举例道:
“就像是北京,呃,蓟县的编码是100000”。
北京在秦朝时期叫做蓟县。
“而咸阳的编码则是712000。”
还是那句话,大秦识字率不高。
将城池与数字关联在一起,即便不识字的人,看到数字后也就知道对应的是那座城池了。
不过,大秦现在还没有阿拉伯数字。
所以100000应该写作一零零零零零。
赵高正欲提邮票一事,秦始皇的声音忽然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