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在平原郡的事情,不日便传入了太极殿内。
朱元璋大喜,立刻升颜真卿为户部侍郎,仍兼平原太守。
自安史之乱爆发以来,河北郡县几乎已经全部投降于安禄山。朱元璋虽早有心理准备,但御书房的案牍还是一日接一日地换,因为都被朱元璋给拍碎了!
此次重生,他仿佛获至那西楚霸王的天生神力一般,高力士每日吓得惶惶色变。
平原郡的反抗在朝上传开,众大臣也纷纷面露喜色,总算在这日日沦陷的乌云中透出一丝光亮。
唯独一人脸上仍愁云密布,那便是杨国忠。
几日前从长安赴潼关押送粮草,他一路低眉顺眼,小心翼翼,为的就是回来求见杨玉环,问问此番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境?
唐玄宗怎么性情大变?
但没想到,回来就听说杨玉环被朱元璋送到了骊山行宫。
美名其曰,“养病”。
可非准不得入,非诏不得出!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杨贵妃这是被变相软禁,失宠了!
于是朝中大臣纷纷转头倒戈,昔日杨国忠的党羽,现今有的沉默观望,有的对朱元璋唯命是从。
杨国忠垂首,牙齿都快咬碎了。
但他似乎也从始至终忘记了一点,他身上的权力本就是朱元璋给的。
皇帝想宠就宠,想贬就贬,甚至他的脑袋,有那么一刻开始,都只是在他的肩膀上寄存而已!
近日来,安禄山扬言“清君侧”的流言在长安城中甚嚣尘上。
其实从反叛开始,众臣便早有耳闻,但奈何朝中摄于杨国忠的淫威,无人敢提。
此番在经过朱元璋怒斩牛仙客,贵妃移驾等一系列事情后,一些胆子大的朝臣开始站出来向朱元璋进谏。
“陛下,开元年间,我大唐宰辅心忧民政,知人善荐。朝中人才济济,政治海晏河清,百姓安居乐业,一片升平,因此创下了盛世大唐!”
“然,自天宝年间,有人恃宠擅权,欺上瞒下,掌控朝堂,诛杀异己,甚至将陛下玩弄股掌,助下今日这安史之祸!”
“现今叛军攻占洛阳,还请陛下及时肃清朝野,以振朝纲,以摄民心。”
陈玄礼是执掌禁军的龙武大将军,跟着李隆基诛杀韦后,亲创开元,而今又遇叛军直指西京。
身为武人刚直的血液此刻全都冲上头脑,他愤慨交加,纵然今日冒着被唐玄宗训斥,被杨国忠暗杀的危险,他也要将大唐从万丈高的悬崖勒马回来。
陈玄礼这一番话说得直白,虽没有点名,但众人都知晓这是在进谏陛下,诛杀杨国忠。
纷纷有胆大的人开始附和,
“大将军此言有理!”
“大将军说得对啊!”
果然是树倒万人骑!
杨国忠藏在袖子下的拳头,捏得咯咯作响,他心底冷笑。
朱元璋坐在上首,面色威严。他冷冷看着众人,一言未发。
“陛下,安禄山反叛之心,早就昭然若揭。那安禄山与杨国相私怨颇深,此刻朝廷正是用人之际。”
“还请陛下不要听信小人之言,错杀忠良啊!”
李适之等人与杨国忠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若杨国忠倒台清算,那他们这些人也蹦跶不了多久!
于是在陈玄礼刚刚说罢,他就立刻跳出来替杨国忠辩解道。
安禄山要造反,杨国忠提醒了唐玄宗可是不下三次,你非要次次不听,等到狼真的闯到家里来了,那能怪谁!
“你说谁是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