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殿,大朝会。
今日是李世民登基之后的第一场大朝会。
所谓大朝会,是始于西周的一种礼仪规格最高的朝仪,秦汉直至今,历代承袭。
《周礼·春官·大宗伯》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诸侯、百官朝见天子的时辰是早晨,故称之曰“朝”。天子接见诸侯、百官的政治目的是“图天下之事”,同时询问地方的治理情况,谓之“图考绩”。在周代,天子询问诸侯国内的治理情况,诸侯需作详尽汇报,故诸侯朝见天子亦称“述职”,这“述职”一词西周时便有。
大朝会一般是在年初,因为各地方的主官要参加,需要给他们准备的时间,路途遥远的,更是要提前三月。此次登基大朝会,情况突发,各地方主官赶来不及,因此只有京畿左近的五品以上官员参加,规格略简,但也比平时要大得多。
李牧作为当朝第一亲王,皇帝李世民的唯一嫡亲兄弟,自然是要出席的。李世民还十分破例地让他站在了文武百官之前,距龙椅不过十步。这是何等的宠爱与信任,百官无不侧目。
大朝会开始,李世民先是做了一番表态发言,谈及自己本无心做皇帝,实在是太子与齐王阴谋篡逆,江山倒悬,危如累卵,他不得不站出来力挽狂澜。而平定骚乱之后,他便想解甲归田,把江山托付给赵王,但是太上皇不许,赵王也坚辞不受,十分无奈之下,他才勉为其难坐上大位。他自己心里知道,他德不配位,不堪担此大任,但是既然天命所归,就只能鞠躬尽瘁,希望不会辜负天意民心云云……
这一番垃圾话李世民说的自己都不信,百官自然也不信。但是不说还不行,大殿一角,有个叫“起居郎”的家伙奋笔疾书,今日朝会上所有人的发言,他都会一一记录下来,形成史料,传之后世,流程是必须走的。
接下来便是正式的人事任命,一朝天子一朝臣,国家重要职位的调整需要宣布,也会传邸报,让各地方知晓。
再就是军队方面的调整,秦王府的旧将几乎都连升三级,取代了原来太子和齐王的旧部成为了各军主将。而被取代的这些人,则保留品级没了实权。看似凄凉,实则已是幸事,至少小命保住了,还保住了未来再立功升迁的可能。
一个个流程按部就班地走着,就在李牧要站着睡着的时候。李世民忽然清了下嗓子,朝堂为之一肃。
“今日朝议的内容,差不多就这些了。还有一件事,朕要亲自宣布。”
李牧瞬间精神了,他在这儿枯等了半天,就是为了这个,再不说他都要走了。
“赵王,乃朕之胞弟。早在前隋时,便得炀帝册封为西府赵王。后天下崩乱,群雄逐鹿,赵王随朕征伐天下,甘为前锋,勇不可当。历经大小战事数百,从无败绩。死在他手里的当世名将,数不胜数。若论及军功,赵王当为我大唐诸将之首。”
百官听到这话,暗自点头,事实确实是这样。人皆言天策上将战无不胜,却忽略了李玄霸这位前锋将军。大唐刚起兵那些年,每一次打仗,都是李世民把战略定好,然后哄自己的傻弟弟,跟他说好往哪儿冲,随后就好办了,李玄霸上马了,李玄霸带前锋营冲上去了,敌军主将死了,敌军被冲散了……
接下来就是收割战场,收拾残局,那叫一个无往不利。
“朕今登基,诸公皆有封赏,唯独朕这兄弟叫朕为难。朕本欲封他做天下兵马大元帅,进司马兼侍中,并州大都督——”话未说完,魏征便要迈步出班,被李世民眼色制止,继续说道:“但赵王坚辞不受,言说,废齐王便是因封赏愈制,而产生了不该有的心思,他不欲重蹈覆辙,非求朕收回成命不可。”
“听到这些话,朕心中感慨。若废齐王也能明白这些道理,岂能有今日之祸患。同时朕也为能有赵王这样的兄弟而骄傲,赵王,当为亲王之表也。”
百官忙唱道:“陛下圣明,赵王贤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