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科从自荐到需要公卿举荐,其实就是皇权向官员妥协。
公卿举荐,没私心的还好,有私心的只会举荐自己的门生故吏。
很多有真才实学的,却没有门路参加。
海学士能举荐苏轼参加,足见对他的看重。
只要能在制科中有个好的表现,最起码能升个几级。
“哈哈,那以后咱们倒是可以经常见面交流了。”
李安心里忍不住有些酸,苏轼若是老实当主薄,想升个几级,怎么也得数年甚至十年以上。
一个制科,让他少走了许多年的弯路。
难怪都说朝中有人好做官。
苏轼笑道:“我这次来就是邀请你参加上元诗会的,这次诗会汴京许多大儒都会参加,海学士也会去,对你来说可是个机会。”
李安闻言犹豫了一下,说道:“多谢子瞻兄好意,我如今就是个童生,才学有限,还是算了吧。”
“子谦,你让我说你什么好。读书人不爱虚名是好事,但是该展露才华的时候就该展露一下。你那警世四言,连官家都称赞不已,命人立在国子监门口。然而如今伱在汴京的名声,连我那弟弟都差远了,你可知为何?”苏轼说道。
“我的才学不及子由,如何和他相比?”李安摇头道。
“你的才学如何我还不清楚么?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你后面缺乏好的文章和诗词。只要你这次能在上元诗会上一鸣惊人,得到海相公和各位大儒的赞赏,必可名传汴京。”苏轼说道。
苏轼吃过这方面的红利,对此最有发言权。
当初他来汴京赶考,就是他父亲想办法把他们兄弟的文章送给海学士观看,得到了海学士的赞赏,在汴京有了很大的名气。
加上父子三人同时参加会试,兄弟二人一起金榜题名,成为一段佳话,在汴京风头一时无两。
若不是他母亲病故,他哪里需要参加什么制试。
在他看来,李安才学不差,缺的就是名声。
李安的警世四言,足以流传千古,却不足以证明才学。
若是当时李安能做出一些好的诗词文章,现在必然早就名扬天下了。
他把李安当成知己好友,才想着让李安能够借此扬名。
“子瞻兄好意我本不该推辞,不过上元节那晚,我已经约好人赏灯了,实在不好违约。”李安说道。
对于苏轼的好意,李安还是很感动的。
但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靠着抄一些流传千古的诗词,是可以让他名扬天下。
这样做的好处也非常大。
但是那毕竟不是他的真才实学,才子的人设一旦立起来,后面不时的肯定要拿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文章诗词出来。
不然肯定有人说他江郎才尽了。
但是他肚子里的货就那么多,一旦用完了怎么办?
与其以后人设崩塌,不如不出这个名。
李安也没什么大报复,有刘学文这个老师和盛纮这个岳父在,只要能考中进士,授个实职肯定没问题。
到时候若能抓住机会,就博个富贵,没有机会,就老老实实做个小官。
“哈哈,你这个担心是多余的。上元节一共三天,诗会是在前一天晚上举行,不耽误的。”苏轼笑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