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长生心里还在想着那场噩梦里发生的事,一时走了神,也没仔细听郑老太在说些什么。 郑老太拍拍他的手,武长生才回过神来,听到郑老太正在问他续弦的事。 关于续弦,武长生本人是有一些不好意思的。 毕竟以前说要专注学业、不娶妻的人是他,如今主动说要续弦的人也是他。 大舅与大舅母都在猜测,他是看上哪家的娘子了,才说要续弦的。 武长生不知要如何说,难道他能与人说,是他做了一个噩梦,梦里他是到了临安中进士之后,迫于权相蔡大庸之势,续娶了蔡大庸之妹,既而逐渐卷入朝政之争,及至家破人亡。 如今看来,那只是一场梦,可是对于当初身在梦中的自己来说,那便是他自己的一生,短暂而不幸的一生。 幸好他及时醒了过来,绝对不能重蹈覆辙。 武长生温声对郑老太说:“老师不久便启程去临安府,我便想着,趁着这段空闲,将亲事定下来,家里有个娘子操持,以后大丫也能轻省些。” 郑老太皱眉想了下,便说:“你愿意续弦,我自是高兴的,如今宁姐也快九岁了,你还一直孤单单一个人,云娘地下有知,也是舍不得的。只是……” 说着,郑老太又有些迟疑,“我先前听你大舅说,官家定下要开恩科取士,今年中秋正值解试,若你中举,之后便是春闱。一时之间说要续娶,家里还要好好为你相看呐,这一时半日的,如何娶得了亲?我只恐怕会耽误你的学业。” 武长生却说:“老师与我说,我一直在家苦读,对于民生了解甚少,如今战事好不容易平息,江南各地都百废待兴,望我能再缓缓,并不急于这一时。” 郑老太咦了一声,奇道:“这一科你不待去考么?” 这可是奇了,长生从小立志要考中进士,为官作宰,为民请命,只是现因国事、家事蹉跎至今,眼下便有一科,为何会放弃呢? 武长生垂眉答道:“如今朝廷只有江南半壁,喘息片刻,国家危亡之际,我再一味在家埋头苦读,便有些不合时宜了,还是老师说得对,我应该多出去看看的。外祖母,我如今才刚二十有八,便是再缓个三五载,也是无碍的。” 郑老太听他说得有理,便也不再狠劝,叹口气说:“你自己有主意便好。若是你外祖父尚在,还能与你好好说说。我一内宅婆子,搞不懂你们这读书人的天下大事啊!” 武长生便笑了,郑老太若只是一寻常内宅婆子,这整个杨家也不能在这江陵府站得这般稳了。 武长生便挑了些好话说与郑老太听,把郑老太哄得哈哈大笑,煞是开心。 武长生唤了跟着他回来的书童青山进来,他与郑老太说:“我在荆州城里看了许多宅院,大舅母帮我挑了几处,我拿不定主意,便想请外祖母帮我挑一挑。”说着便要青山去将他书囊里,那几张画好的图纸拿过来。 郑老太看了,都有些不甚满意,便说:“荆州城虽是江陵府的府城,但你在那里想也住不了多久,朝廷行在在临安府,你终是要去临安府的。依我看,倒不用买这宅子,依旧住在你大舅那里便是。只是若你真要娶妻,的确是有个自己的宅子较为自在。” 郑老太又依次看了一遍,还是没挑出来,便指了处离老大家最近的宅子,“那便这个吧。唉,终不是自己的家园,哪里的宅子都没有家乡的好啊!” 郑老太又感叹起这几十年来奔波的不易与对家乡的怀念。 杨家本是河东晋州人,因索慎蛮国南侵,大启国不敌,连连败退,河东河南接连失守,最后竟至连帝都天京都给丢了。 当时还未继位的官家带着一大帮臣子一路南逃,过淮河,渡长江,逃到了建康府,方才稳定下来。 太平日子没过多久,就在前几年,索慎蛮国又发兵南下,发兵两路。 一路走邓州、襄阳,幸得各路民兵奋力抵抗,终是守住了襄阳; 而另一路竟是焚了扬州,过了长江,直逼建康,官家一路逃到杭州,居于海上。 索慎蛮国收兵之后,官家才返回杭州,现又升了杭州为临安府,作为驻跸的行在。 说是行在,不过是面子上好看些,表示官家不忘旧都,可是谁不知道呢!如今淮河以北之地,已不属大启国了! 武长生与郑老太都在嗟叹着,武大丫却是在书房里苦闷着写着大字。 她都有些欲哭无泪,眼看端午将近,她这一伙子的人数还未凑齐呐,介时岂不是要输给石头他们啦! 她在心里怨着阿爹“残暴不仁、冷酷无情”,却也无可奈何,还是乖乖地提腕继续写字。 武长生这边也在与郑老太说起了武大丫。 武长生说得很委婉:“大丫这性子,有些跳脱了,不够稳重,如今在这乡下,还不觉着,待以后到了江陵府,再到临安府,她这性子便不太适宜了。” 郑老太还在护着武大丫:“宁姐心里都有数的,你与她好好说,她便都能听进耳里,记在心里,万不会行差踏错的。” 武长生心里却在苦笑,大丫的好处,他如何不知。 在他那噩梦里,他受妻族逼迫,友人以他为蔡大庸亲客①不耻,蔡大庸一方也认为他食古不化,他是两方都不讨好,陷入僵局。 武长生愤怒于蔡大庸玩弄权术,任人唯亲,置朝廷安危于不顾,却又对他无可奈何。 但武长生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是,那时,是他的女儿,武大丫,武宁,挺身而出,刺杀了蔡大庸…… 从那一片血红的梦中醒来,武长生实在不愿女儿那样铤而走险。 天底下那许多的仁人义士,凭什么,要让他的女儿来出这个头! 凭什么,要让他的宁姐手染鲜血! 武长生暗自发誓,我只愿我的大丫,我的宁姐,做一个普通小娘子应该做的事,一生平安喜乐,快意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