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孔武有“利” > 第 4 章

第 4 章

武长生一时出了神,倒是叶妈妈看到了他,惊喜地放下了手中的的竹篓子,口中喊道:“九郎怎么站在门口不进去?老太太想是已经起了。”    武长生还未回答,屋内便传来郑老太的声音:“是长生回来了?快唤他进来。”还在不停地怪小丫头不早些叫醒她。    如今已入夏日,白日渐长,郑老太她年老却觉多,白日里总是会三不五时地眯个盹。    武长生回了甜水村,第一个便要去见郑老太,听见说老太太正眯着了,也不叫小丫头叫醒老太太,这才转身去了武大丫的书房。    此时郑老太正好醒了,听到叶妈妈在说九郎回来了,忙不迭地吩咐去做几个九郎爱吃的菜。    早有机灵的小丫头抢出来给武长生打帘子,叶妈妈跟着进来,笑着说道:“老太太,早便吩咐过了,厨房的阿桂已经准备了,特地让阿寿他们几个小子去河里捞了好些小鱼小虾,九郎最爱这一口了。”    郑老太便点点头,叶妈妈突地想起来,双手一合,“哎呦,那一篓子小鱼还在门外边呐!”说着便急急地抓了个小丫头,叫她赶紧将那一篓子小鱼给厨房送过去。    郑老太拉着武长生坐下来,一边还在与叶妈妈说:“你回去把你老娘也喊来,阿兰也好久不见长生了。”    叶妈妈连连答应,转身便风风火火地出去了。小丫头过来上了茶,便自觉地出去了。    郑老太拍着武长生的手,慈爱地打量着武长生,念叨着:“唉,瘦了。”    又抱怨起自己的儿子:“老大他们在城里,怎么也不好好照看你,看你这都瘦成何样了!”    武长生含着笑,反手抓起郑老太的手,说:“外祖母,大舅他们对我很好。我这也不是瘦,是结实了!”    郑老太听着这话,觉着有些不对,但一时也没反应过来,继续问着武长生平日里吃得如何,穿得如何之类的,反反复复地问了几遍,才咀嚼出刚才武长生的话来。    郑老太有些奇怪:“长生,你今日,怎地换了称呼?”    郑老太此时方才觉出来,以往在这老宅子里,武长生都叫她祖母,叫家里几个老爷为伯父的,怎么今日改了,唤起了外祖母和舅舅?    武长生不紧不慢地说:“也是我的疏忽,方才先去看了大丫,才想起来,家里的事,她一点都不知道。她也一日日的大了,该知事了,免得以后闹出笑话来。”    郑老太心里琢磨一下,觉得很是,说道:“也是我的不是,家里的人,知道我一提你娘便会伤心,便都跟着不提了,弄到如今,不知道的还都以为是啥秘密呢!宁姐也是一知半解的。你说得很是,宁姐这丫头一根筋,以后跟着你住到了城里,一会听你叫大伯,一会听你叫大舅的,估计她都得晕了。”想了想那情景,郑老太便觉得好笑。    武长生叹口气说:“谁说不是呢!我还真怕她在城里闹笑话呐!”    郑老太护着武大丫,啐了一口,说:“我宁姐聪明着呐!她便是一时不明白,那眼珠子一转便全明白了!”    武长生听了郑老太的话,也不与她争辩,便也跟着连连称是,将郑老太哄了过来。    武大丫便在此时跨进了房门,因着阿爹武长生在,她便不好如以往一般,直奔入郑老太怀中,当下便站在堂下老老实实地给郑老太、武长生一一行了礼。    郑老太一见武大丫,心情更好了,招呼她坐在自己身边。    武大丫偷偷瞄了武长生一眼,见武长生也正含笑看着她,便觉得头皮一阵发麻,有些奇怪阿爹此时为何不趁机教训她不懂规矩呢!    武大丫也没想那多,飞快地跑到郑老太身边,偎着她坐下。    郑老太抚着武大丫的双丫髻,与她说着:“趁着在午膳之前,我与你好好讲讲家里的事。”    武大丫睁大着眼睛,有些不明白。    郑老太便说:“你可知,我是你何人?”    “太婆啊!”武大丫张口便说,然后眼珠子一转,又加了句,“太婆对我最好了!”    逗得郑老太直笑,武长生在旁也不禁唇角抖了几下。    郑老太说:“那是咱们喊得亲热,按理,你该唤我曾外祖母。”    “曾外祖母?”武大丫不解,不是曾祖母么?    郑老太心里叹口气,搂着武大丫轻声说:“我是你父亲的外祖母,你自然该唤我曾外祖母了。”    武大丫心里一琢磨便明白了,怪不得家里的人姓杨,只有他们姓武,原来,阿爹是太婆的外孙啊,那便怪不得了。    但还是有不解,便问:“那我祖父祖母呢?”武长生低头不语。    郑老太叹口气说:“你祖父很早便去世了,你父亲是遗腹子,你祖母没过几年也没了。”    骤然听闻这些话,武大丫实在是大吃一惊,但也很好理解,在甜水村这乡下地方,要阿爹当时一个小孩子撑起武家的门楣,实在是太过困难,太婆他们便把阿爹接回了外家抚养长大。    而阿爹成婚后,妻子却又难产而亡,又留下了个稚子,便是武大丫自己了,也是太婆将自己养大。    武大丫越想越觉感动,她环着郑老太的腰,说道:“太婆,你们对我们太好了!我一定会好好孝顺你们的!”    郑老太因提起了以往的伤心事,眼圈都有些红了,听得武大丫这么一说,什么伤感伤心都没了。    郑老太抱着武大丫说:“哎呦,我的宁姐呦!”武长生便在一旁温柔地看着她们。    武大丫歪在郑老太怀里,忽地灵光一闪,那天晚上听到的“蕙姐”应该便是祖母的名字吧。    不一时,有小丫头来报说午膳已备好了。武长生、武大丫便一左一右地搀着郑老太到了前头的堂屋。    兰婆婆已在那里候着了,武大丫亮着声儿先喊了一句:“兰婆婆好!”还要行礼,兰婆婆便连忙笑着拉住了她。    武长生也上来见礼,兰婆婆便拉着武长生的手,关切地问他饮食起居,武长生一一答了。    武大丫连连咋舌,阿爹那般温柔说话,可真少见。阿爹怎地对着她便没有这样好的脾气?    郑老太在旁说:“好了好了,长生老远过来,这时也饿了,我们先用饭吧。”还高声唤着,“大家都来!”    兰婆婆便连说:“使不得!使不得!”郑老太便瞪她一眼,说:“有何使不得?你也算得是他长辈了!”    兰婆婆还在推辞,郑老太便有些不耐烦:“咱们在这乡下地方,不用拘这些礼了。”武长生也在旁劝着,兰婆婆方才侧坐下了。    厨房的桂婶也在一旁伺候,她口齿伶俐,本都是些简单的家常菜,也都能被她说出些道理来:“这小鱼啊,可是阿寿他们现去河里捞的,鲜得了不得!九郎君以往最爱吃了!”    又说那碗米粉肉:“以前这米粉肉,我做得不如隔壁的田家好吃,我便天天去田家厨上看,总算是学出这个味来了。九郎君,你快尝尝,是不是比我以前做的好吃?”    武长生本有些不惯,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他是身体力行的,但见郑老太正含着笑看他,便暂时将这规矩放在一边,桂婶也是看到他太高兴了。    武长生将那米粉肉咬了一口,糯而清香,酥而爽口,入口软滑,嫩而不糜,果然好吃。武长生便连连点头,桂婶见九郎吃得香,高兴地不得了。    又说到了蒜薹炒腊肉:“如今这蒜薹可少,这还是大老爷前不久派人送了些来,今儿便正好用上了。”    郑老太也说:“以前,兰陵的蒜薹最好,每每也能吃到,如今到了这南方,确是见得不多了。”    武大丫在一旁眼睛骨碌碌地转着,也搞不懂他们说的这南方北方是何意思。    便想起村边上的那条松河,甜水村本是在河东边的,却被叫北头,河对面的叫做南头,莫不是与郑老太他们说的这南方北方有关系么,平常大人们都不提,她也不记得问了。    武大丫一下下地扒着米饭,等郑老太放下了竹筷,边上的小丫头伺候她擦嘴漱口,武大丫便也跟着放下碗筷,拿过小丫头手里的巾帕,擦了嘴,有些坐立不安地看着郑老太。    郑老太朝她使了眼色,便不去理会她了。    武大丫明白郑老太的意思,阿爹在这里,她还是要守点规矩的。    武长生慢条斯理地漱了口,不轻不重地说了句:“先儿我看你那字不好,不是让你多写几张么?快些去写吧,别又捱到天黑,废蜡又废眼睛。”    武大丫在武长生身边,便一直是束手束脚的,知道此事是郑老太也帮不了她的,便一步一挪、老老实实地回了书房。    心里叹着,罚字便直说嘛,也不讲清楚写几张,唉!    叶妈妈带人来收拾了席面,大家又闲话一回,兰婆婆年纪大有些撑不住,便告罪回去歇觉了。    武长生搀着郑老太回到后头屋里,与郑老太说道:“如今官家已定下临安府为行在,重又召了老师与张先生回朝听用。过了端午,老师他们便要启程了。”    郑老太听了,便皱起眉头,还有些担心:“先前索慎蛮国南下劫掠,官家都逃到了海上,我们江陵府这里,若不是何先生带人守住了鄂州,张先生带人守住了襄阳,拦住了索慎蛮兵,怕是咱们真要逃到洞庭湖去,投奔那杨信之了。两位先生这一走,可有接替的人手?”    武长生轻声说:“老师与张先生之前本便是有官无职,他们走了,才能轮到官府来作为。”    郑老太眼里便有些不屑:“若是将身家真托付到这些人身上,咱们也活不到今日了。”    武长生赞叹于郑老太的眼力精准,在他那不可说的噩梦中,这样平静宁和的日子才过了三四年,索慎蛮国便又南下了。    那一次,没有何张二位先生坐镇,索慎蛮国兵马到了江汉,如入无人之境,江陵便是真的十不存九。    倒是洞庭湖上的杨信之还奋力抵抗一二,却是在战后被朝廷“剿/匪”给诛杀了。    武长生心里叹着,可惜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神雕,李莫愁情定三生原神:傲娇小猫被狠狠拿捏了!女神异闻录:书与命运的彼方封神:截教双圣,震惊洪荒普通人的综影视在诡异怪谈当边缘人穿越火影陪四代目长大被炉鼎道侣救下后,大佬她杀疯了【HP】罗斯克劳德的亲世代日记灵幻动漫世界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