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大明兵制!不可一世的天顺堡宗!(5.4K加更求订阅!)
于谦反耶?
此一言出,景泰帝左右侍从宦官都是脸色难看,欲言又止。
外廷的大臣们不知道紫禁城中昨夜发生了什么,可是作为内廷侍从,昨晚宫内发生的剧变,这些小宦官心里都是门儿清。
可清楚又如何?
皇权之事,他们这些无权无势的小虾米,碰着挨着就是灭九族,自然是一句话也不敢吭。
毕竟要是传入太上皇耳中,那可是十个脑袋都不够砍。
最后还是司礼监太监兴安,沉默了片刻后跪地。
“陛下,并非是于少保,而是上皇复辟了。”
在后世各种正史野史的史料中记载。
当景泰帝从兴安太监口中听到‘上皇复辟’这句话的时候,连说了三个好字。
然后什么也没干,喘了几口气,重新回到床上,面朝墙壁睡起了回笼觉,以及,等死。
而现实是。
景泰帝闻言,先是神色错愕了片刻,接着身子一动不动,就站在原地沉默了几秒钟。
随后,这位早已病重缠身,无妻无儿的孤寡天子,缓缓走到了天子剑架之畔。
在一众宦官的惊疑目光之中,景泰帝一把抽出了象征着天子身份的天子剑,阴沉的脸上涌现出无以复加的暴怒。
“朱祁镇,老子今天砍了你!”
景泰帝言罢,整个人似是回光返照,折身就往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朝阁外奔去。
这一帮大小宦官都是看懵逼了,还是老太监兴安最先反应过来,毕竟是历经四朝的老太监,见多识广、经验丰富。
一拍大腿,尖声大叫。
“你们都愣着作甚?!”
“陛下都跑没影了!”
“快追呀!”
其他还在发愣的宦官这才顿时反应过来,二话不说,一股脑的冲了出去,终于在西暖阁的院门前追上了提剑乱舞的景泰帝。
原因很简单,景泰帝根本出不去这座西暖阁,在这西暖阁门之外,皆是徐有贞、石亨等一众夺门之臣的兵将。
“都给朕让开!”
“朕是皇帝,是天子!”
手持天子剑,景泰帝朝着这帮兵将怒喝。
然,丝毫无用。
这守在门外的兵将,一个个似是耳聋了一般,完全无视景泰帝。
此时,兴安老太监在几个小宦官的搀扶下,迈着一副老寒腿颤颤巍巍的跑了上来,喘着大气说道。
“陛下,陛下万万不可鲁莽…!”
“这般宫内都是效忠上皇的兵将,如若有个闪失,那当如何是好啊!”
一众宦官,哭的哭,嚎的嚎,跪在地上拼了命的抱住眼眶发红的景泰帝。
“朱祁镇,你轻信阉宦,祸国乱纲!害我大明二十年精锐一夜尽毁!”
“伱昏庸无能,土木丧国!陷我大明社稷于倾覆之间!”
“你甘为异族俘虏!为异族叫门!置我大明掣肘于小邦!辱我大明国威!”
“是我站了出来!是我救了大明!”
“你有什么资格复辟!”
“你有什么脸坐上那把椅子!”
“朱祁镇,给我滚出来见我!”
“…………”
景泰帝疯狂怒吼着,发泄着。
当最后一句话说完的刹那。
噗。
一口心头血喷出,景泰眼前一黑,直接倒了。
“陛下,陛下…”
一众宦官都是慌了神,连忙是将景泰帝给抬起来,运回了西暖阁。
太医是不可能来得了了,只能靠景泰帝自己硬抗了。
……………………………
正统-景泰时空。
土木堡,小屋。
一众天子储君,经过一刻钟的头脑风暴。
“时间到。”
季伯鹰放下喝了大半的苏打水,目光扫过跟前众人。
“谁来介绍一下大明兵制。”
话音落。
所有人的目光,自动汇聚在朱标的身上。
“咳、咳。”
朱标故作咳了两声,然后站了起来,先是行了个礼,接着深吸一口气才开口。
“回仙师。”
“我朝实行卫所兵制,由五军都督府掌管全国卫所军籍,而征讨、镇戍、训练等一干事宜则是听命于兵部。
“如遇有战事,兵部奉天子旨意调军,任命领兵官,并发给印信,领兵官率领从卫所调发的军队出征。”
“统军权与调军权分离,以及将不专军、军不私将,如此可保障军队稳定。”
阿标说到这里的时候,老朱神色中飘过几抹得意。
这,也是他的独创。
明朝的‘将不专军、军不私将’和宋朝的‘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看似差不多,实则其中有着极大的不同,这就是老朱的智慧所在。
宋之军队、三权分立,由三衙、兵部和枢密院分别指挥。
概括起来就一个字:杂。
这和宋朝的官制也差不多,所有的权力都被一层一层的分解,一层又一层的制衡再制衡。
在老赵看来,这叫做权力分解艺术。
为了搞出这套玩意,老赵没少爆肝熬夜画图。
或许在老赵看来,人多一点,杂一点,权力就会充足的分散,这些掌权的就没法子造反。
从安内角度来考虑,老赵的做法确实很有效,完美达到了安内而无兵变之目的。
终宋一朝,除了南北宋更迭之时,都没有什么军阀头子冒出来。
可弊端也很明显,如此分化的权力,极大削弱了军权的有效指挥与作战能力。
直接导致在对外作战中,无论是宋辽、宋夏、宋金、宋蒙战争,宋军几乎可以说是屡战屡败。
当然,南北宋更迭之际的岳飞韩世忠等人例外,毕竟那会的岳家军和韩家军的玩法不一样,岳家军和韩家军在制度上都属于私募兵。
而老朱在设定兵制的时候,自然也看到了宋朝这一点。
为了不走宋朝老路,为了规避兵权分散,调令不一,导致军队战力削弱的情况发生。
明朝的军队指挥调度权很简单,只集中在一个人手中,那就是皇帝。
“另外,我朝卫所兵实行的乃是军屯军户制度,边地军丁,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军丁,二分守城,八分屯种。”
“每个军丁授田一份,由官府供给耕牛、农具和种子,并按份征粮。”
言语至此的时候,老朱神色更加是得意了。
‘吾京师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这便是老朱当年的原话。
“仙师,学生说完了。”
朱标行了个礼。
在得到季伯鹰颔首示意之后,这才坐了下去。
“你们听完有没有其他要说的?”
季伯鹰扫过其他天子储君,尤其是老朱棣、宣德帝这两人。
“我等愚昧,请仙师教诲。”
被季伯鹰注视着的老朱棣深吸一口气,他虽然感觉哪里有问题,但是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至于宣德帝,他所在的宣德朝有三杨内阁在朝,属于文臣大崛起时代,武将地位一天比一天低,基本就不怎么管兵制,沿用的都是祖宗之法。
“嗯。”
“这堂课结束之后,丙一、戊一,加抄一遍传习录第一卷。”
老朱棣和宣德帝瞬间心头一个咯噔,为什么就罚我们两?!
季伯鹰收回目光,心想你两有点逼数行不行。
储君们抛开不谈,他们还没有登位,兵制问题这不是他们能做主的事。
而建文朱老四才刚刚靖难、洪熙朱高炽日前继位,屁股还没坐稳,自然没有时间去顾及。
可你们两个全然不同,一个做了十九年的永乐帝,一个干了十年的宣德帝,现在跟我说啥也不知道,不罚你们罚谁?!
奈何心中再怎般郁闷,老朱棣和宣德帝也不敢表达出来,只能都是点头认栽。
“阿标所说的,是洪武朝的兵制,也就是你们口中有用就用,没用就滚的祖制。”
季伯鹰站起身来,手中握着戒尺。
“开国之初,百废待兴,遁入草原的残元尚有成建制的军队,军屯之法的确能够最快在与民生息的同时,保持军队的强大战力,以支持草原北征。”
“老朱于开国之初实施军屯,这一点做的很好。”
老朱霎时欣喜,自己的制度终于得到仙师认可!
“可。”
“其他王朝不好说,但是在明朝,军屯适用仅限于乱世之后的洪武前中期。”
季伯鹰一句话,让老朱还没笑开的嘴骤然又是紧闭,心想自己还好没笑出声。
“军屯制度的弊端于洪武末年始现,永乐渐重,故而永乐才有了京城三大营,这三大营本质上就是募兵制。”
“而至宣德一朝,卫所军屯的弊端开始呈指数爆发,再加上宣德一朝重文抑武,朝廷疏于对卫所管制,向地方卫所派遣了大批文官和宦官监军,大批军户的土地被权贵兼并。”
“军户失去了土地,却还得继续交粮税,同时权贵肆意征召军户谋己私利,然而遇事时还得军户自身筹粮出征。”
“民间通婚,如果知道对方家里是军户,就算是再世潘安,女方也会毫不犹豫的拒绝。“
“自此,曾在开国之初显赫一时的军户,沦为了社会最底层,甚至于连烧饭的灶户都不如。”
“而军户的军籍世代相传,子子孙孙不绝,承袭军户者,往后数十八代都看不到丝毫的翻身希望。”
“如此恶果,最后造就的现象就是:军户大逃亡。”
“全国卫所逃亡之军,正统初年时,三年的时间就达一百二十万,天下诸多卫所,实际存在的军户和籍册上记录的相比,十不存一。”
老朱的脸色,在听到这一段的时候,彻底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