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火红年代,我在陕北当知青 > 第442~443章 愚昧之人爱蛮干

第442~443章 愚昧之人爱蛮干

三十里铺饭店的各项工程,正在加班加点的抓紧建设。

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早点满足沐晴沐娜,和阿姿“尽快有正经班上”。

“尽早住进自己的房”这两个小小的心愿。

于是。

叶小川从水利建设工地上。

又抽调了包括三十里铺的社员、以及杜家庄的乡亲们在内的,近400号劳动力,前去支援那边的工程建设。

歇人不歇机,换人不换岗。

几百号状劳力,夜以继日的全力施工。

综合门市区区1栋小2楼,以及卫生室那边的...那也是1栋小2楼,只不过楼上楼下的房间,要比综合门市这边要多多了。

就这么两栋小楼?

而且还是采用了机械吊装,早就预制好的水泥柱。

楼板是用的水泥预制板。

这样盖起房子来,就跟搭积木似的,那真的是一天一个样、三天不见样貌大变!

只怕用不了10几天。

综合门市和新建的中心卫生室,这两项小工程,就能顺利交工了。

而且由于陕北特别的干旱。

用的水泥沙子打的地皮,墙上挂的腻子灰,缩水也快。

眼瞅着用不了多久。

无论是综合门市,还是那座漂漂亮亮的中心卫生室,都可以进入正式营业阶段了...

而粮食精加工厂这边。

为了赶生产进度、不至于耽搁四九城那边早就下好了的订单。

叶小川让三十里铺的社员,各自从阿姿负责的“出库仓”里面,领取了50斤小米回家。

——这是打算纯粹用手工筛选、清洗这批精品小米。

等到社员们把这些小米筛选、清洗好了。

再统一送到粮食精加工厂的抛光机里面,进行滚筒抛光。

然后再采用人工分装的方式,尽快把这批产品给赶出来,以便尽快装车发往四九城。

——这不仅仅是出于,眼看着订单交付的日期,已经越来越临近的考虑。

也不仅仅是因为三十里铺缺钱,急需把那笔剩余的货款回笼。

而且。

叶小川还得趁着这次、好几辆大货车,同时往四九城拉货的机会。

得把身体已经一天不如一天的老支书。

给赶紧送到四九城的301医院,以便对老支书他老人家,进行一次彻彻底底的体检。

同时。

也好让人家那些医疗专家们,早点制定出一個适合他的治疗方案...

另外。

在这些货车返程的时候,也好顺路拉一些由四九城那边的朋友,帮忙搞的试验设备、实验试剂。

以及早就准备好了的废弃炉渣,给通通拉回来...

张启正这家伙,闲得他发慌!

那是天天来催促叶小川,赶紧给他弄这些东西,他好开展相关研究...

催的人头大的很!

现在这几天。

三十里铺大队的工作重点,是放在饭店这边的卫生室、和综合门市的工程方面。

不过。

这些工作,主要还是由妇女队长在那里盯着,由她出面,去帮忙协调一些小事情。

要是妇女队长实在是搞不定的话。

不还有封启山吗?

而关于技术方面的东西,粮食精加工厂这边的工地上,有的是技术员。

有他们把关,哪用的着叶小川去操心。

而由于春耕日益临近。

叶小川这几天,其实主要还是跑到三十里铺庄子上去,盯着大家伙开始备战春耕。

无农不稳,无商不富。

所以叶小川两手都得抓,两手都得硬,少了哪一个都不行!

位于那些沟壑中的,5条副堰工程已经完工。

只剩下每一条副堰,所圈出来的那4、500亩土地,还需要用人工,将里面的乱石捡出来。

再把因为从主坝里放水,冲积而来的一些泥沙,给好好平整一下。

尽量将这些肥沃的黄土,锄的平整、均匀一些,只要把这些弄好了,就可以在上面开始种庄稼了。

副堰圈起来的这些地,由于淤积的黄土并不厚实,所以并不肥沃。

要是把这种地力贫瘠的土地,搁在南方的话,恐怕是没人愿意去种的!

——人家南方的农民们嫌费力气、收获却少的可怜不说,而且浪费的种子也多。

从经济上来算的话,确实是算不过账啊。

不过,地域不同。

所以大家伙眼中的“好地”标准,也不一样。

要知道。

上级曾经大力号召过一个“358目标”:黄河以北的地,平均亩产要争取达到300斤。

黄河以南、长江以北,这片区域的亩产目标是500斤。

而长江以南,则要争取粮食亩产量,平均达到800斤。

——这个倡议,还是由老人家亲自提出来的。

通过这组数据,大家便可想而知:处于黄河以北的陕北,它平常的粮食亩产量,能有多高?

简直就是低的让人发指!

在原本就苦寒贫瘠的陕北,辛辛苦苦种一亩山地,一年才能收获100多斤粮食。

这都不稀奇。

要是遇到雨水少的年份。

一个山头上1000亩地,才收获1万斤粮食的事儿...又不是没有!

上1000亩地啊...

却只能收获1万多斤粮食...可以想象得出来,那些所谓的“庄稼地里”,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凄凉景象?

只怕这里2、3颗黑豆,那里3、5根玉米,而且全都是死蔫蔫的...

真才叫个广种薄收,毛多肉少!

只怕庄稼的密度,还没野草高...

种山地只能靠天吃饭,广种薄收,坡地里庄稼的收成,有一年没一年的。

所以这些副堰围起来的地,三十里铺大队的社员们,哪舍得让它撂荒?

尤其是在那些杜家庄来的汉子们眼中。

副堰围起来的这些地,至少它还能有水灌溉,还能把种子给播种下去。

就凭这一点。

对于杜家庄那边的社员来说,这已经是难得遇到的好地,绝对属于上好的水浇地了!

等叶小川来到水利工地。

此时杜家庄来的大部分的精壮汉子,已经被抽调到三十里铺饭店那边的工地上去了。

继续留守在这里的,多半都是些老弱病残、或者是些婆姨女子了。

而叶小川到来之际。

远远就看见工地上浓烟滚滚,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放火烧荒呢!

等到叶小川骑着自行车匆匆忙忙赶过去,随着距离越来越近,弥漫在空气中的一股股恶臭,也越来越浓!

“干啥呢这是?!”

赶到地头一看,好家伙!

叶小川不由捏着鼻子直跳脚,“赶紧把灶里的柴禾给我褪了!把铁锅里那些玩意儿,全挑到粪凼里面去倒掉!”

“还有,你,还有你...赶紧去把那些火堆给灭了!瞎搞个啥啊,简直就是浪费人力物力!”

原来。

在副坝边上,一字排开10几口大铁锅,来自杜家庄的那些婆姨女子们,正在忙着烧火“熬粪”!

那么多牛粪、猪屎、羊屎,还有人黄金...在大铁锅里翻滚扑腾。

那味道...酸爽的!!

而在副堰围起来的那些土地之中,数十个大火堆,正冒着浓浓黑烟。

火光忽明忽暗。

能不熏人?

而这一切,全得归功于三十里铺大队长老赵...是他吩咐社员们这么干的!

虽说这事儿吧...不能怪他,只能说老赵也是受了大环境的影响。

但叶小川却生气了...种田光靠一腔热情,就能种得好?

科学种地,还要不要了?

各个地方,便随即兴起了些很让人毁三观的,各种各样的新奇种田法...像大队长老赵,要求社员们用大铁锅“熬粪”。

这都还算是温柔一点的做法的了。

搞得严重些的地方,熬大米汤、用*****,扒老房子、用老房子的泥土当肥料的都有。

10几口铁锅在那里熬粪,气味喜人。

而在副堰围起来的土地上,数十个大火堆冒着浓浓黑烟....这是大队长老赵吩咐社员们,在那里“烧火粪”呢!

烧火粪。

首先是要砍割一些非用林的树林灌木,绑成类似柴火堆那样的梱束。

名为楂子。

估摸着砍割到了一定数量之后,便从树林和草丛里背到熟田中间,一摞摞垒码起来。

最底层,放置若干宜于引燃的枯草干柴,堆砌成形。

大约需要20至30梱的楂子,才能形成一个柴火垛。

然后被把地里的泥土挖起来,堆放在柴草楂子上面,其中还掺杂一些猪粪、人体生产的金黄金黄的便便。

其量,与楂子多寡、和承重比例大体合理。

堆砌好了之后。

便点火燃烧几日,烟熄火灭,火粪即成。

火粪肥力不是十分强大,但对于种植土豆、红薯和玉米等作物,还是能提供一丢丢的肥力的。

这种做法在当时农村人的眼中,是很常见,也是很常规的操作。

肚皮饿的扁扁的社员们,就立马再出工干活。

哪怕碰到下雪下雨,实在是去地里干不了活?那也得去保管室门口搓黄麻、编柳条筐。

绝对比生产队的驴出工,都还要出的勤!

——实际上社员,真还比不上生产队里的大牲畜,来得珍贵。

就好比村里要是死了一头牛,那可绝对是重大事故!

那是需要一级一级的往上报。

而且公社还会派出专人,带着民兵营长、特派员,以及畜牧站的畜牧员亲临该生产队,来进行现场勘察、核实的!

那阵仗,可不得了!

而要是生产队里,哪位社员蹬腿了?

这就让叶小川很是生气!

“通通给我停下,把火撤掉!”

正当叶小川命令那些婆姨女子们,把大铁锅下面的柴禾给退出来、把“烧火粪”的柴草垛。

给通通消灭掉之际!

远处忽地传来一声炸喝,“干啥咧?一个个的,咋解不好好熬粪,咋还把火给撤了呢?想搞破坏是不是??”

———第443章———

《想都不敢想发财》

“你们想搞破坏是不是?”

老赵骂骂咧咧的,披着一件旧军大衣匆匆忙忙赶来,“我说站在庄子里,咋就看不到浓烟了...原来却是你们在这捣鬼?”

“一个个的...咱们庄子好心好意把你们收留下来,没成想!居然...”

三十里铺大队长老赵,平时其实很少发火。

但当他今天看见这些杜家庄的婆姨女子,居然不遵照他的命令,好好守在这里熬粪?

因为曾经被饿怕了、而变的特别看重粮食安全,生怕耽误了农时的他。

顿时就火了,“说!谁让你们这么干的?给我站出来!!看老子今天不毙了他!”

离大队长最近的那位年轻姑娘,显然被火冒三丈的老赵吓住了“大,大队长,是,是我们自、自个儿...”

没曾想。

这位穿的破破烂烂的姑娘,说话的声音,却非常非常的好听...

估计比起后世的声优,那也是不遑多让的!

这人,叶小川隐约听杜小雨说起过:说是杜家庄子的乡亲们,苦。

而那位叫折妍的姑娘,则是苦中苦!

她上有年迈的爷爷,有一位已经基本上丧失了劳动能力的娘。

折妍的娘不仅没劳动能力,而且神志也不太正常...甚至饿的狠了,抓起便便往她嘴里塞的事儿。

都干过...

像她有这么一个老娘,负担这么重...谁还敢给折妍介绍相亲对象?

农村里的婚姻。

归根结底还是油盐柴米、丈母娘家负担到底重不重、到底是能给自己带来助力,还是扯后腿的利益权衡结果。

这位苦命的姑娘。

上有年迈的爷爷,有时不时就会发癫的娘。

而在折妍的底下。

还有3个年幼的妹妹...连村办小学,可以免费上学的书都念不起那种。

偌大一家子人,居然没有一个壮劳力,能支棱起那个穷家破户!

农村里。

若是一家一户没男丁,那在村里,就很难站得稳脚跟...

一家子人,全都是老弱病残。

全得靠折妍那副不到90来斤的瘦弱肩膀,一力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这么多年,也不知道她究竟是怎么熬过来的?

而如今,老赵在那里发火!

或许这位叫折妍的姑娘。

或许她以为从大城市来的叶小川,不懂得庄稼地里的事,所以才错误地下达了刚才的那道命令。

而她出于想保护叶小川、不想把叶小川供出去的目的。

因此,就随口撒了个谎...

“啪——”

正在气头上的老赵,随手就一个大比兜甩过去!

只听‘啪’的一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妖尾:第一技师魂穿小燕子之不止爱情四合院:截胡娄小娥,人生巅峰综漫:绝对的纯爱快穿每个世界逛一逛都市,我在剧中求稳妥说好的龙霸天,怎么变女主了九叔,复制词条任婷婷哭着求嫁我本阴间最高神酆都大帝转世投胎我在虫族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