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别问,我科举 > 第131章 进京

第131章 进京

天晴时,几人便会坐在甲板上欣赏大运河周边的风景。

京杭大运河连接了海河、淮河、黄河、长江及一系列湖泊。

过了南京之后便到了扬州。

终究没在南京见到李宁轩,说来可惜,前两日他受到变动,调派淳化驻军。

好在李宁安的便宜老丈人一早就得到消息,湖广的举子赴京赶考就在最近几日。

他回返南京时听李宁安说过,会在过年前进京,若坐官船只此一趟。

这两日便吩咐家中管事日日来渡口等着,但两人倒是没有见面,贡船和官船只在江心洲停靠一日,来返南京城的话时间就显得太过紧凑。

所以李宁安见到林家管事,当即书信一封表达对岳父与岳母问候,同时拜托老丈人将家中带给李宁轩的书信以及物品转交一下。

黎敬浩看只能在南京停一日时,还扼腕叹息,无法见识大名鼎鼎的秦淮河。

李宁安两人下意识地就远离他数米,都已经是有妻之夫,竟还想些鬼迷三道的事。

见两人错怪自己,黎敬浩随即便想解释,可谁还有空搭理他。

好不容易停船,可算是能够下船放放风。

现在正是“草木无情,有时飘零”的状况,沿岸花草凋零。

渡口一部分是三人这般赴考的士子,也有走南闯北的商人。

聚集于此地大多是商船,李宁安时常听商人们谈各地物价风土,这些人一贯走南闯北,知之甚多,而他对这些很感兴趣,因此漫漫长途也没有那么无聊了。

官船行进的速度可是真的不慢,很快就出了徐州地界,途经各地的繁华程度便不如江南和湖广了。

李宁安三人待在甲板上放风的时间便少了许多,毕竟江上风大,三人又是久居南方,属实是有些扛不住冻。

黎敬浩面部都被寒风吹地皲裂,幸好李宁安在南京渡口买了些持久保湿地药膏,防范冬天空气干燥地天气。

好在几人坐的是条官船,船舱内干净整洁,船行驶得尚算平稳。

即便坐船坐的有些闷,倒是不妨碍他们在船舱里温书。

过了光州再走上近千里,李宁安便看到了这一时期的黄河。

黄河两岸的景象并不像后世一般建起高高的大坝,但无论是两岸筑就的相对低矮的堤坝,还是坝外仍然服劳役继续筑造堤坝的百姓,都让李宁安体会到了人定胜天这个词的含义。

人类便是这样一步步征服自然的,即便没有先进的设施与现代化的设备,人依旧在竭尽所能地生存下去、生活下去。

现代人常常以自己的角度去评判古人,这样实则小看了古人的智慧。

从始至终,无论在远古还是近古人们都在克服自然困难。

朝廷更是从未放弃治理黄河,不仅仅是为了两岸的百里沃土良田,更是为了天下苍生。

黄河不治,则天下大乱。

到这个时节,北方的气温依旧很冷,但比之南方要干燥不少,风打在脸上刮得人生疼。

李宁安,黎敬浩和赵琪各拿了一个蒸饼,一边啃饼一边读书。

船一般不靠岸,除了吃自己带的干粮,就只能问船上的管事换些鱼干。

崔源初好意请他们吃几餐羊肉,倒是让几人好感大增。

这官船上,有自南京、扬州及徐州等各府登船的举子。

春闱在即,举子们一边探讨文章,一边议论着时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