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和黄顺荣等人说好后,下了值就在门口等着。
李宁安昨日派彭大与黎敬浩说了下,俩人在翰林院门口碰了面。
自从各自入职后,俩人见面的日子都少了许多。
嘟囔一嘴过几月的观政结束打算后,黎敬浩就低声笑道:“真是人傻钱多,同年聚聚直接依份子就好,何苦拿大头。”
现在李宁安有了家里捎来的五千两银子,底气还是足了起来。
钱嘛,用完了再去赚,都当官的人了,只要熬过开头几年,还怕没银子赚。
门口等了会儿,四人就坐上黎敬浩的马车赶往酒楼,到了没多久,三百多名新科进士就全部到齐了。
也就是这科三位一甲的考生召集,进士们才能到的这么齐整,人人都有各自的小圈子,不是老乡就是文会熟识。
很快,众人就在酒楼落座,三百人自然不可能挤在一层,也是楼上楼下分了几十张桌子。
李宁安他们坐在楼上,不过没多久三个发起人就起身开始挨着桌子轮番敬酒。
一开始召集在一块的目的就不纯,自然直奔主题,在座众人都是心知肚明,不过李宁安他们搭好了台子,也为他们彼此的交流开了方便之门。
数十多张桌子,每到一桌他们还要和桌上人谈上几句,其实无非就是问问他们在衙门里观政的情况,以后大家有事没事多联系之类的话。
其实今天来到这里,进士们都清楚,作为同年,他们是一个天然的小圈子,以后仕途上要相互帮助扶持的。
现在看到几个人挨桌敬酒,又是聊的衙门里的事儿,自然清楚他们的目的了。
楼上敬酒,三个人又去了楼下,这秩序倒不是按照殿试成绩排的,而是大家先来后到随机坐下的,先来的看到李宁安等人的主桌在楼上,自然就在楼上占了位置。
后来的,自然只能是上去打个招呼就下楼来找位置。
还好大家都是已经在恩荣宴喝过几场酒的,也不生疏。
在李宁安他们下楼后,楼上的几个比较健谈的进士也都纷纷起身向其他人敬酒,开始和其他人套近乎。
张伯远和邹启明两人也是坐在楼下,张伯远为人和善善谈,对于迎来送往自然不陌生。
邹启明虽然不善言谈,可邹家在常德也算士绅家族,主客尽欢的意味还是能够拿捏到位的。
所以两个人很自然就被李宁安请到楼下待人接客,帮着李宁安照料下楼下的客人。
李宁安和王明升等人给前面一桌敬酒的时候,就听到身后一桌张伯远在问身旁一个进士,“什么?威远侯纵兵抢粮,内阁不是早就批了兵部的文书吗?”
“真是一群兵痞,不过是户部调拨时慢上些时日,就行如此恶劣之事。”
“不知几位阁老是什么反应?”
“那还用说,这些勋贵行事跋扈放浪又不是只有这么一回,我等应该上疏控诉,拿首犯问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