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别问,我科举 > 第202章 东阁观政

第202章 东阁观政

前朝吏治腐败马政败坏,马政早已名存实亡,随着各类庄田的兴起,社会风气开始败坏,一些马政官员也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具体表现在身处其位而不谋其政。

更有甚者进行大肆侵吞财产,对马政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

太祖时,朝廷屡次兴兵北伐都徒劳无功就在于缺马匹,没有骑兵,凭借着两双脚追敌无疑是痴人说梦。

显然潘世同是对李宁安的价值以及是否值得培养展开了一次考验。

李宁安心中感慨万分,或许是因为自己的卓越表现,加之穿越的因素,其勃发之气似乎在不经意间迅速显露出来。

尽管李宁安自知他十分优秀,他真的是很懊恼。

目前朝堂争端正在风起云涌之际,李宁安对每一项政令细节都极其关注和认真审视。

潘世同要推行马政革新,自然必须从处理政务的人员开始着手,若是连人都无法聚齐,所谓的革新只会是空谈而已。

李宁安仔细研读了有关政令的文件后,他满脸疑虑地缓缓退出了内阁,此时他仍在脑海中思考这些政令中的条文内容。

潘世同此举可能有两层意图,一方面是在考验他,另一方面是在评估他是否值得培养。

是否站队成了一个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

如果这个机会给其他人,恐怕早就高兴地加入了,跟着阁老简直是今后的人生坦途。

然而李宁安毕竟熟知官场残酷,即使自己果断投效,除非献上良策否则是进不了潘党核心的。

目前朝堂上呈现的是一种良性党争,政局平和无太大动荡,政令没有似王朝末年党争那般恶意颠覆,可李宁安没想好站队。

李宁安是所有翰林同僚中最年轻的人之一,他可以忍受比大多数人更多的艰辛和躁动,静待时机,在面对潘世同伸出的橄榄枝时,他将接还是不接呢?

当下天气仍然异常炎热,李宁安一边走一边思考,身上不知不觉冒出了许多汗。

京城的冬天寒冷刺骨,但夏日依然炎热难耐。

李宁安回到家里先喝了一碗绿豆汤,然后进入书房,闭门思考这些马政条例是否还有改进的余地,美其名曰为朝廷省钱。

他回想起这些政令的内容,潘世同设想的方案已经相当完善,即使李宁安提出改进意见,也只能从细节上进行完善。

置郡牧监于百里营所,随水草利便立官署专职牧养这种方式花销实在是太大了。

还有马政条例中的一些细节,李宁安觉得操作起来有些艰难了,还需要再商榷商榷,使劲往里砸钱什么事想不成都难。

他列出了几点建议,无论选择站在哪一方,他只希望按照自己的本心行事。

既然心中有何想法,那就坚持下去。来到这个时代,难道他只想守住自己的小天地,过上安逸的生活吗?

如果只追求这个目标,他其实已经做到了。

第二天回到翰林院上班,李宁安继续完善自己列出的建议。

养马省钱之道不是那么简单的,潘世同针对此事已经商讨数年,因为朝廷征伐北疆无功而返事情多以,异族并未接受朝廷册封,但两边的走私贸易却是盛行,难以遏制。

盐、茶等物资在草原荒漠诸多部族中必不可少的,但朝廷在武力上难以打服人家,于是施行经济限制,效果还是好很多,远离边塞的部族多有私下归附雍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