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同的人面对他人的批评,又会有不同的反应。当一个人还年轻时,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强,遇到批评能够静下心来学习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可如果一个人一直抱着某种观点生活了太久了,就会逐渐丧失学习的动力,也缺乏接受新鲜事物的思维,因此更容易转化为愤怒的情绪。而这一点在老人身上表现的尤其明显。】
【在贺琛上书这年,萧衍已经八十岁了,也做了四十年的皇帝,曾经开国的雄才伟略已经离他而去。留下了的只有多年皇帝生涯中养成的志得意满,虚妄骄傲。在这时如果有人想要打破这种虚幻,他第一反应不是去分辨真假,而是此人正在否定自己的人生,这则是萧衍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而这些都在萧衍的回复中,完全表露无疑,他看似在逐条反驳贺琛,可他的回复却完全避开了贺琛提出的所有问题。】
【萧衍避重就轻,只把回复的重点落在对自身有利的地方。他说自己多年节俭朴素,说贺琛只是在哗众取宠。他确实节俭朴素,可这些有回答贺琛的问题吗?实际上并没有。】
【所以我们看到的回复,只有萧衍避重就轻的反驳,和以势压人的否认。】
【而皇帝的不作为,也彻底葬送了整个南方命运,也为日后隋朝的统一定下了未来。】
【太清二年八月十日,终于准备好一切得侯景,以诛杀朱异等佞臣的名义,在寿阳起兵清君侧。】
【八月十六日,消息传到了建康,萧衍不以为意,觉得一个败军之将能做什么,下诏讨伐侯景。】
【但南梁的行动可以说是龟速,在朝廷大军还在不急不慢的时候,侯景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开始行动。到了当年的九月底,讨伐大军还没有完成对寿阳的包围,而此时的侯景已经溜出了城外,直奔建康杀来。】
【一路上侯景所向披靡,连战连胜,到了十月时,萧衍终于意识到了侯景的威胁,这才派人巡视长江,以防备侯景突袭。】
【十月二十一日,萧衍任命临贺王萧正德都督京师军事,屯兵丹阳。而背地里,萧正德已经准备了几十艘大船,准备用来接应侯景的部队。】
【而就在建康的重要防线采石换防之时,萧正德将这个消息透露给了侯景。身经百战的侯景敏锐的捕捉到了机,带领八千人迅速渡过长江天堑,至此建康已经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