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演完后,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
但还是坏评居多,几乎都觉得它的立意太浅。全片只有爱情,看不见其他的救赎。
就好像是躲过了青春期躁动的荷尔蒙,亲人离开潮湿的雨季,家人阻拦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却突然死于自己的狭隘与偏见。死于自己不肯改变和浅薄无知。
是,村民虽利用舆论保护了自己,但是最后却也死于自己的口无遮拦。
可是,现实里有多少个这样的例子呢?只要干了坏事就会得到报应?
生活里需要这么些个没有用鲜血染红自己的不切实际的“人”吗?
没有一点血性,在这个社会里只会是被吃掉的食物,都活不过一集的。
生活里不需要那么多的圣母,圣父,为了自己心中的道义,就去牺牲别人的利益。
大多数人选择舆论造谣,不过是借着没有实质性的伤口杀不死人的理论来安慰自己。所以,不可以玻璃心什么都听进去。
他们没有良知的。以为用最小的恶去作恶,别人也可以理解的。
所以,不要只看到表象,也不要去心疼别人的苦难,而是看到他们背后保护自己的方式。他们更愿意有人对骂回去。因为,别人骂了他,他就可以就此双标,以此为理由打人,杀人了。
总之,就是只维护自己的利益。
这部剧的悲剧就在于主人公恪守所谓的良善,不够狠,不懂得变恶和打压小人,所以才会这么悲剧。
虽然时代的问题也是其中之一,但是他们自己本身也很可惜。生活和社会本来就是欺负这样处处为别人着想的人。关起门来过日子才是王道。
总之,看完就和看了个垃圾一样不适应。除了满满的槽点没有什么。虽然大学是才开始出社会,可是立意这么浅的剧看了也是于社会和生活无益。
只是算了,新人刚写的剧。多少给了个面子看了。但是以后都不想看了。
普通人,最重要要做的事情就是不要去心疼别人的苦难。因为这种行为代表着不尊重别人,多数人是并不喜欢的。
如果想让自己的行为有可以合理运用的地方,让自己变强,才是正常。只有自己去玩,影响不到别人,这样才就不会招致一堆来欺负自己的人。
而且普通人能做到的极致就是,改变环境。当生存变得容易,人自己便会知礼节,懂守法。当然也不缺一堆自己作恶,却需要把罪恶平摊的人。这样的人,忽略就行。
仓廪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这句话对于以前的人还是很有用处的。但是,对于现在喜爱发疯文学的人来说,不太适应。
传统与变通,也从来都只关乎生存。
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人能更好地生存下去,除此之外,没有什么高低之分。
孔额逑就是一个不适应城市生活回到农村的一个典范。
是,人是得经历不同的境遇,那么才有和别人促膝长谈,与之一谈的故事。
不然,没有可以回忆的经历,连壶酒都配不上。大部分人都会得出一个,这个人经历太少的印象。
可是,得意之士、失意之士、被贬之士,他们最后都可以放弃官场,是因为都经历了这个黑暗,都已经努力过了,所以在放弃的时候,才可以无愧于自己的理想。
这是事实。
可是也有很多像他一样逃避的人。逃避可耻,但是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