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开始,陆续有长江装卸公司的记帐员们,返回村子报到,从记帐员里面挑选出来的各地管事,本次全部回来,到袁鸿泰麾下听从调派。
袁鸿泰给他们安排的工作,是接待好各地来的大佬们,按照管事们的统计,这次有两百多人要来。
连他们的随从,估计有四百多人,袁鸿泰让几个管事,去码头镇上落实各家客栈的接待能力,连小小的家庭旅馆,也不放过。
四月三十这天,南洋公司的汪年、杨一卿、徐文宁联袂而来,一同回来的,还有袁鸿宾和雷七娘,他们连瞎奶奶也一起带回来了。
南京的事务,就留给谢掌柜和周大宝操持。
文举人搬到了凤凰书院,袁鸿宾家的小院子也空出来了,他谢绝了雷五的邀请,带着瞎奶奶,回到小院居住。
汪年三人,被安排到须弥寺住宿,与王衍爵做邻居。
汪年一放下行李,就嚷嚷着要去看茉莉花,其他两人也很好奇,便齐齐望向王衍爵。
“恐怕要让你们失望了,现在,茉莉还在长苗,连花骨朵都没有。”王衍爵说。
三人不信,说没有花,看看花苗也好。
王衍爵便领着三人,来到他们刚才上山走过的小道,指着路边一片绿油油的茉莉花苗,安慰他们道:“其实,花苗也挺好看的,看,修剪得多整齐。”
“切……”汪年撇嘴道,“刚才上山的时候,我说是花苗,杨六郎非要说是茶园。”
杨一卿辩解道:“我还好啦,有人还想采点叶子回去,自己炒茶喝呢,哈哈哈。”
徐文宁见大家哈哈大笑,自己也忍不住自嘲:“茉莉花茶喝过了,本公子就想喝一点茉莉花叶子炒的茶。”
说着,还揪了一片叶子,放进嘴里嚼了一下,再呸呸呸地吐出来,摇头道:“真不能制茶,涩得狠。”
三人在城里长大,难得来乡下,央着王衍爵带他们四处游山玩水,还到赤湖捉鱼。
结果玩得太嗨,拉渔网的时候,徐文宁还被大鱼拽到湖里去了。
可把陪同的袁大雷吓得不轻,好劝歹劝,又借口自己要准备大宴用的菜蔬,才把几位公子哥劝回去。
几人游兴不减,还要跟着他到地里去摘菜,令他哭笑不得。
晚上,秉生带着白鹿洞书院的一帮同窗回来了,众人先向秉哲兄弟道喜,然后,个个争着当伴郎,要随秉哲去南昌迎亲。
秉生说:“刘家可有两位新科进士,这拦门诗,肯定十分难对,诸位都想去,不如先比试一下,谁做的诗好,便优先选谁。”
有人说:“怕什么?咱们不也有两位新科进士吗?”
众人都是白鹿书院出来的,谁怕谁啊,当场就比试起来。
五月初一,收到帖子的乡绅,和袁家村的亲戚们,拖家带口地来了。
好在早有预案,一切安排井井有条,还不至于忙乱。
令舜华姐弟想不到的是,阿爹的几位舅家和姨家的老表,在阿爹去世时都没有露过面,这次,却巴巴地赶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