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鸿泰的报告最后,给各位大佬布置了一项任务:
“乐善好施,富而有礼,各位身处交通要道,有那在逃荒的灾民、被卖的家仆、流浪的孤儿,都要悉心收养,总公司每月会派船来接收,送到南边垦荒。
这几天,你们中有人去看过赤湖荒国的,那里五年前还是一片荒滩,现在,已经变成一片鱼米之乡。
开发那片荒田的,八成是河南来的灾民,他们现在的日子,比在河南那边安稳多了。
南边的土地,比赤湖那里更肥沃,稻子一年可收两季,只要勤快,三口之家,有十亩田,就能过上衣食忧的日子。
所以,各位富了,也要想着做些好事,为儿孙积福。”
坐在发屏风后面的汪看,低声问王衍爵:“这是在为咱们南洋公司招人?”
王衍爵点头,目光看向舜华,充满了赞赏:“还有比这个更好的解决方案吗?”
杨一卿和徐文宁对视一眼,他们直到现在,才了解袁舜华这个女子的真正实力,想到当初他们投一万两万到南洋公司,还以为是在带着舜华这个瑞昌来的乡下女孩子发财呢。
原来,人家才是潜伏在水下的大鱼。
堂下两百多位桀骜不驯的码头混混头子,朝廷也无法叫他们如此听话,袁小姐却能用利益,把他们训得服服贴贴。
需要多大的利益,才使唤得了这帮人?
台下这帮人,大多没文,从社会底层,靠拳头和一股子狠劲,混到今天的地位,又搭上装卸公司这艘船,发了财。
许多人的心思,同雷五一样,小富即安,没什么进取心。
只有甘来等三五位江南来的“明”“兴”字辈大佬,在会后,悄悄找到袁鸿泰,向他打听“南边”是哪里。
袁鸿泰说:“想去?接班人掊养好了吗?”
甘来先是点头,后又摇头,其余两人的表情,也跟他差不多。
“开荒前两年,是没什么收入的,所以,你们要有一个稳定的后方,只有后方能源源不断地,为你们提供支援,开荒才能进行下去。
想清楚了,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甘来俯首谢道:“多谢前辈提醒,晚辈回去,一定遵照总部的指示,多做善事,为儿孙积福……也为自己积福。”
他算看出来了,他要是不为人家多多招揽人手,没有一点贡献,谁会带他玩儿?
其他两人,还傻乎乎地以为,真是他们的接班人没培养好呢,甘来也不提醒他们,授业三千言,传道一句话,能不能发财,靠各人的悟性。
会议结束,舜华对袁鸿泰说:“两百多人,总算还有三五个可堪培养之人。”
接下来,是长江航运公司的会议,人就少多了,只有几位股东,连汪年三位,也不给列席的机会。
袁鸿舟比较简洁,他讲话全是数据:“长江航运的业务,有两块,一块江运,目前有九艘大沙船,去年的利润是五万一。
另一块是海运,目前有十二艘海船,去年的利润,是十四万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