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瑍与苻朗辞别,一路思索,知苻朗必有动作,遂回乌衣巷府中。 谢氏父子在书房相对而坐,谢安丞相府的地图,已经安置在文澜轩。谢玄看看儿子说道:“说说你的想法。” 谢瑍在地图上点了三处:幽州、并州、雍州,最后又点了一个益州。放开口道:“大将军,我的意思是这样的。整个北伐分为三路大军:其一是西线:益州方向,既然蜀郡太守任权已收复益州,请大将军委派得力大将守护益州,伺机北上攻取宁州,威胁梁州,逼近长安,并注意不要挑衅西方之波窝及吐谷浑。这一路由您亲自或派人指挥,并命右军将军桓伊兵出荆襄,向长安方向运动。注意切断后燕和前秦结盟之可能。这一路军,要旨在混淆视听,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两处人马要密切配合,可交由桓伊全权指挥,大将军派人襄助,要旨在稳扎稳打,切勿冒进,又要抓住机会,敌方一旦防守出现缺口,即变虚为实,完成穿插歼敌夺城任务。最好的期望值是,俟我洛阳方向兵至,合兵一处,突破潼关天险,直取长安。当然正面攻击伤亡会较大,时间可能很长。所以强攻的可能性不大,但总要试试才知。西线军应多配骑兵,川马适合此地用兵,一旦长安破城,即可西向凉州,荡平西域。如正面无法夺取潼关,那就屯兵威慑,吸引敌方注意力,由北线南下之军暗取。 其次是北线:我亲临指挥,分向三个方向,幽州方向:此路军以骑兵为主要战力,步兵辅之,以速度求胜。主要是收复北方的游牧势力,为我所用,以战养战,作战目标是肃清和占领长城以内地区。配骑兵1万,步兵五千,弩兵两千。并州方向:此为中军,直插晋阳,旨在切断苻丕长安退路,收降苻丕,收复长城以内国土;只要条件允许随时可出雁门,扫朔方,平定北方。共配置骑兵20000人;步兵50000人;弓兵5000人;弩炮兵500人;辎重后勤3000人。洛州方向:算是策应偏师,取道采珠之地,往洛阳故都方向,目标其实是雍州,主要目标配合西线或北线取长安。此路北上可和中军会师,西向可配合西线攻取长安,根据实际情况变动。此路兵马最少,以步兵为主,约计25000人。 其三是水路:一部水军沿江而上,至武昌走汉水至襄阳、郧阳(今十堰),以出洛州。水路即可作粮道,亦可作兵道;另一路沿江而下入海,沿左海岸线北向而行,绕东夷,西行约千五百里,再向北至岸,可达辽西郡(今秦皇岛),可在此与幽州军会师,亦可再向北可达辽水入海口,登岸可入辽东郡,亦可从入海口沿辽水北上。此水军之主要目的是标记航线,为海路通商探路,协助幽州军平北。至于水军船舰如何配置,还请大将军教我。”谢瑍说完,看着谢玄,看他老爹提建议。 谢玄凝视地图,良久未语。按照谢瑍的思路,北线至少也要12万人马;西线即使不以主攻为目的,也不能少于五万人马,加上水军两路最少也要1万人马。这样算起来,动用的兵力就需要接近二十万。北府兵经过这两年的扩充,也只有10万,还要除去留守兵马。那么西线就只能依靠荆襄益三州的兵马,需要强有力的将帅才可以。 滕恬之守黎阳,有五千兵马;鄄城有三千兵马;青州广固有兵马八千;刘牢之守淮阴,有兵马八千;桓石虔守南阳五千兵马;朱序镇洛阳有一万五千兵马;彭城原有两万兵马,因五泽桥兵败折了三千,还有一万七千。京口倒是有三万兵马,还要留守,最多也只能派出两万。 想到此,谢玄道,“根据目前北府兵的情况,最多能派出的兵马只有七万,北线无法按照你的思路行动。我建议幽州方向既然以绥靖为主,五千骑兵足矣,便于机动。至于中军完全不需要去晋阳,合豫州之兵马,首先拿下雍州,西可取长安,北可取晋阳。一旦拿下长安,三晋之地如探囊取物一般。至于水军,并不受影响,可安你的计划行动,甚至可以增大水军兵力,以作机动兵力。西线集三州兵力至少也有五万人马,如此算起来,就是十二万人,水军每路一万人,共十四万人。如何?” “大将军之言有理。”谢瑍道,“如此可集中优势兵力,威慑敌军。幽州北线之军,完成绥靖之后,可南下并州,两面夹击晋阳之敌。亦可继续在北方游弋,以乱视听。而我主力籍破敌之势,直取狄道。然后留智勇之将依凭秦长城拒河而守,即可挥军北上。” “善。”谢玄见谢瑍并未直取凉州而是至狄道,心下颇欣慰,乃颔首道,“扼住狄道,即锁住狄人入关之咽喉,进可攻,退可守。北上之事,宜因地而异,切忌硬拼。” “子明受教!”谢瑍起身施礼道。其实谢瑍很是佩服谢玄,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这是后世□□的英明论断,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古人也知其理。可见凡成名之将领,绝非偶然。 谢瑍和谢玄在研究进攻路线时,一个人正在求见孝武帝。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苻朗。作为前秦降将,孝武帝还是很优容的。看了苻朗的奏疏,听了苻朗的陈述,孝武帝倒是有些同情起苻朗苻宏兄弟来。 “朕问你,你替苻宏上疏,他本人可知?”孝武帝问道。 “尚未知。臣闻陛下欲伐无道逆贼,即刻上疏随军,来不及告知吾弟。”苻朗答道。 “那你何知其必与尔同往?”孝武帝道。 “杀父之仇,焉得不报?”苻朗对道:“否则不为人子。” “尔欲随谢子明,其可知否?”孝武帝道。 “尚未见告。”苻朗道;“臣闻谢子明乃仁孝君子,必不致拒臣于外也。” “本朝以孝治国,卿之所欲,人伦之道,朕准卿所奏。”孝武帝道,“卿可速告苻宏,同往军中,听命谢子明。退下吧。” “臣和臣弟叩谢陛下大恩!”苻朗伏身叩首,辞谢孝武帝。 苻朗出了台城,长舒了一口气。立即去邮驿快马相报苻宏不提。 与此同时,河北八百里加急快马来报,苻丕背信弃义,攻占邺城。 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要从淝水大胜后谢玄乘胜北伐说起。 385年4月,谢玄派遣龙骧将军刘牢之进据碻磝,济阳太守郭满进据滑台,将军颜肱、刘袭进军河北,这是东晋自祖逖北伐以来,首次进军河北。苻丕派遣将军桑据防守黎阳,企图阻止晋军的推进,刘袭进行了夜间突袭,攻克了黎阳。苻丕大为恐慌,不得不向东晋求救,请东晋放他们一条生路去长安,他愿意让出邺城。谢玄派晋陵太守滕恬之防守黎阳。东晋北伐进展顺利,先后平定了兖、青、司、豫四州,东晋朝廷加封谢玄都督徐、兖、青、司、冀、幽、并七州军事。 苻丕的部下打算以邺城归顺东晋,谢玄派滕恬之、刘牢之率领二万人马向邺城前进。刘牢之前进到枋头,准备接应晋军的杨膺等人做事不密被苻丕收杀,遂暂时停止前进。这就是史书记载的:“刘牢之至枋头。杨膺、姜让谋泄,长乐公(即苻丕)丕收杀之。牢之闻之,盘桓不进。” 后燕慕容垂一直垂涎邺城,两人在邺城相遇,刘牢之与垂交战不利,退回黎阳。经过修整,刘牢之再次向邺城进军,击败了慕容垂,燕军撤围向北撤退。刘牢之也不入城,乘胜追在董唐渊追上击慕容垂。“秦、晋瓦合,相待为强。一胜则俱豪,一失则俱溃,非同心也。今两军相继,势既未合,宜急击之。”慕容垂跟手下的将士们说道。于是设伏以待。刘牢之乘胜穷追二百里,士卒争抢燕军的辎重,结果在五泽桥遭到慕容垂伏击,北府兵首遭此大败,损兵数千人,刘牢之脱身独逃,遇到率军迎接晋军入城的苻丕,才捡了一条小命。苻丕让出了邺城,率领部下到枋头接受东晋援助的粮食,刘牢之在邺城收集散兵,重整旗鼓。 北方一片混乱,东晋深入河北,占据了重镇邺城。刘牢之虽然遭到了挫折,但是损失并不惨重。东晋朝廷以军败,召回刘牢之,旋又启用守淮阴。也就是谢瑍第一次见刘牢之的时候所谈之事。但苻丕根本不想和晋结好,得了晋接济的粮草,吃饱了饭又杀了回来。这也是游牧民族一直以来的做法。 刘牢之被调走,邺城守将为晋龙骧将军檀玄。见苻丕来攻,出城截击,战斗失利,邺城又为苻丕占据。而此时,主持北伐的谢安正好去世,北伐的大计无人主持,让苻丕得了便宜。而此时慕容冲急攻长安,苻坚被困。苻丕之意,也并非久据邺城,乃是想纠集兵马,去长安救驾。 孝武帝接到奏报,龙颜大怒,急召谢玄谢瑍。 谢玄谢瑍商量好进攻之策,谢瑍即决定先回广陵安排诸事。就在这时内侍传陛下急诏,二人策马,进宫方知苻丕夺城,孝武帝命即刻出兵夺回邺城,二人相视苦笑。这真是计划不如变化快。 谢瑍乃奏道:“启禀陛下,苻丕无信,轻侮朝廷,不可饶恕。臣瑍愿率兵前往,请陛下即刻下诏许臣以临机决断之权,瑍不得邺城甘受军法。” “朕早已有诏,擢卿使持节都督江北诸军事,还要何诏?”孝武帝怒道。 “陛下息怒,臣要先斩后奏之权!”谢瑍叩首道。 “不用那么麻烦。”孝武帝对内侍道,“取朕天子剑来,卿可速往。” “臣即刻动身,陛下静候佳音。”谢瑍双手接过天子剑,叩首谢恩而出。谢玄满脸的无奈,看儿子快步走出,只好再拜道:“陛下,臣子瑍年轻无状,请陛下饶了他吧。” “哈哈哈。”孝武帝哈哈大笑道,“谢子明国之肱骨,朕焉能不知。只是若不激他,他如何肯尽全力?大将军不必担心,朕对你的儿子有信心。” “谢陛下恩典。”谢玄松了口气道:“陛下有所不知,臣与臣子瑍方将北伐攻略拟定,陛下此诏完全打乱了计划。” “哈哈,朕可不信没别的办法。”孝武帝道,“卿可见谢子明有半点犹豫否?朕与你赌一把。就赌谢子明十日内必有喜报如何?” “臣不敢赌。”谢玄施礼道。 “还是担心你儿子吧?”孝武帝道。 “臣是担心子明坏了朝廷大事。”谢玄道。 “无妨。”孝武帝道,“朕就是想看看谢子明的真本事。反正邺城本来就不是打下来的,我都不怕,你怕什么?这样吧,如果谢子明没有攻下邺城,朕可以恕他无罪;可要是他攻下来了呢?” “启奏陛下,子明若攻下邺城,那也是陛下之功,更是他做臣子的本分。”谢玄也不含糊。 “哈哈哈,好一个谢幼度,都说你聪慧笃厚,果然名不虚传。”孝武帝道,“只是胆小。朕相信若是子明,必与朕赌。” “若臣子无状,得罪陛下,臣先为之告罪。”谢玄道。 “好啦,你退下吧。朕知道你现在恨不得立刻回府。”孝武帝笑道,“但朕相信,谢子明肯定早就走了,你回去已经见不着他了。” 谢玄叩谢出的宫门,果然那匹大宛宝马已然杳无影踪。 谢玄回到府中,谢祥急忙迎上来道:“老爷,大少爷让我跟您说一声,事情紧急,刻不容缓,请老爷不必担心。并让谢祯去找苻朗,让他俩同去往邺城相见。商定之事不变,仍按计划行事。” “哦?他这样说?”谢玄道。 “是的。少爷特别强调,计划不变,即带着姜孝策马而去了。”谢祥说道:“昨天来的那个人也走了,我看到大少爷放了两只鸽子”。 谢玄听罢点点头,明白谢瑍心焦,即刻回到书房,进行安排不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