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昱和谢瑍相谈时间并不长,前后不到一刻钟,杨昱已经认识到,这个叫谢子明的少年,一旦出仕他国,将会是秦之劲敌。于是杨昱抱拳道:“先生高才,莫若随黯之同行,吾当向吾主力荐先生,将来封妻荫子,留名青史。如何?” “杨兄,长乐公与吾面谈良久,何无相邀之意?”谢瑍道,“必知子明不欲也。且子明此行有要事在身,后若西向,定有相见之机,到时再与杨兄抵足长谈,如何?” “今日错失先生,恐无再得之缘。”杨昱叹道,“为吾主可惜了。” “杨兄,子明有一事不明,相问杨兄,不可否?”谢瑍抱拳拱手道,其实是在和杨昱拖延时间。 “先生请问,黯之知无不言。”杨昱抱拳道。 “子明昨日方到邺城,早间长乐公即来相见,何其速也?”谢瑍道。 “先生及随从俱鲜衣怒马,此战之时,怎不让人起疑。”杨昱笑道,“先生甫入城,即有军情上报,是故鄙上即刻便衣而相见。实乃与长安音信断绝日久,先生似自西方而来,故来相问。没想到先生对事态如此明了纤毫。其实,黯之也有疑问,先生既无出仕之心,何以如此关注时事。” “杨兄谬赞了。”谢瑍笑道,“子明欲游历天下,逢此乱世,如不知大势,何以安身。况子明一介书生,既无济世之能,但有独善之心。譬之若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先生真乃高士也,吾等不及也。”杨昱叹道:“黯之尚有公务,不得不告辞了。日后若有机缘,定当请教。” “杨兄但请自便。”谢瑍道:“子明以为,既然晋军临城不远,杨兄还是尽快离城才是。吾闻长乐公宽厚待人,请莫效刘玄德。” “先生所言何意?”杨昱道。 “用兵之法,贵在神速。若百姓相随,必为敌乘,且使百姓罹遭兵祸,此心何忍?”谢瑍正色道:“刘玄德貌似仁德之举,焉知无以黎民百姓阻敌之思?”。 “谢先生指教。”杨昱抱拳施礼而去。 太史庸等人见杨昱已走,聚集到谢瑍房中。 “未知兵至何处矣。”谢瑍道,“我们也该有所行动了。” “大少爷,外面正在调集兵马,我们如何行动?”姜孝道。 “估计现在长乐公已经出城西去了,城内兵马必混乱。”谢瑍道,“守礼兄,你让你的游侠兄弟们四下散布流言,就说晋军将至,苻丕已独自西逃。李大侠你带广达兄,潜出城外,和我军联系,让他们按照计划,在南、西线两线堵截威慑,但不要真打,吓唬他们快点跑就行了。” 因为谢瑍引导,苻丕早走,杨昱等人的兵马尚未整顿完毕,西边檀玄的兵马已经在城西南十里扎下营寨。但见旌旗蔽日,兵马强壮。 谢瑍是希望苻丕去晋阳的,因为苻丕可以牵制慕容垂和姚苌,这样他才能从容布置。他知道,一旦晋军势大,可能会导致姚苌和慕容垂联合,而苻丕就是横在他们中间的屏障,再加上晋军从中作梗,谢瑍就可以慢慢收拾。因为邺城已在手中,那么北伐的计划就要改变,既然诸军已往邺城而来,那就从邺城向北先平冀州,然后将慕容垂逐至长城以北,让他回到鲜卑人的老窝去。 两晋演义作者蔡东藩鄙谢安贪一城之利,反为寇援,已足见讥于外族者,我独以为此谢安知东晋力所不逮,特留苻丕一脉与姚氏、鲜卑慕容相抗,使三敌相扰,无南下之力,以保江南之安也。应该与谢瑍放苻丕的想法是一致的。唯一可惜的是,苻丕太渣,未满一载即丧命。 晋军兵临城下,杨昱深悔自己行动迟缓。如与晋军相战,怕以后苻丕怪罪无法和晋军结好;如不战,实在憋屈,而城内又谣言四起,说苻丕丢下邺城,独自西逃;又说晋军只要苻丕人头,其余不予追究等等,搞得城内人心惶惶。百姓思安,兵士毫无战意,杨昱等人束手无策。最终决定纠集一干心腹之人,从北门突围,再向晋阳。 走之前,杨昱又想起谢瑍,于是飞马来到客栈再见谢瑍。 谢瑍将杨昱迎进屋内,杨昱请教出城之法。 谢瑍笑道,“杨兄如何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子明以为晋军此来,实为复仇,诸君并无大错,何必惊慌。既无意相战,何不大开城门,以惑晋军。晋军兵马西南驻扎,君欲出城,化整为零,从西北各城门分散而出,人越少则越安全。约好集结之地,出城后合兵即可无忧。” 谢瑍此计,看似良言,实在是暗藏玄机。这样一来,时间会拖延的更长,如果在城外遇到晋军,人少势孤,必为所虏。但杨昱觉得谢瑍实在是太为他们着想了。可想到现在愿意随他而走的只有两三千人,化整为零也很方便。 杨昱抱拳相谢道:“多谢先生指点,他日黯之必报今日之恩。” 谢瑍抱拳道,“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杨兄一路安顺,后会有期!” 谢瑍见杨昱已走,即刻派姜孝出城面见檀玄和张虎,让他们即刻先率入城,接管城防。也许你会觉得太儿戏了,其实一点都不奇怪。首先,谢瑍的消息让苻丕措手不及;第二苻丕此人有小惠之能,无大略之功;第三,其本意就想掠邺城而西去,只是因为谢瑍的引导,放弃了大军和百姓。 杨昱他们分散出城,果然顺利无比。远远见到晋军探马,也不理会,向西北方向疾驰。带走的只有区区三千兵马。谢瑍终于可以安心了,那个时空,苻丕不但带走了三万兵马,还带走了六万余百姓去晋阳,这是多大的力量呢。 邺城,著名古都城。后世遗址范围包括河北临漳县西(邺北城、邺南城遗址等)、河南安阳市北郊(曹操高陵等)一带。遗址主体位于临漳县城西南20公里的漳河岸畔,南距安阳市18公里,北距邯郸市40余公里。 邺城始筑于春秋齐桓公时,东汉末年,曹操击败袁绍,占据邺城,营建王都。此后,邺城先后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四朝都城,后来的东魏、北齐也建都于此,所以后世称为六朝古都,居黄河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四个世纪之久。现在的邺城,经过四个朝代的经营,已经相当繁华。东西七里,南北五里,北临漳水,城西北隅自北而南有冰井台、铜雀台、金虎台三台。邺城在我国城市建筑史上占有辉煌地位,堪称中国城市建筑的典范。全城略呈长方形,强调中轴安排,王宫、街道整齐对称,结构严谨,分区明显,这种布局方式承前启后,影响深远。后来的长安、洛阳、北京城的兴建乃至日本的宫廷建筑,都借鉴和参考了邺城。 太元十年八月二十八日未时一刻,晋军入邺。 谢瑍找来姜孝,令其持自己的书信,前往彭城府衙,安排欧阳松冶兵之事。并给出图样,令其制造一百零八把兵器。其中短剑36柄,分刻三十六天罡之名,以应诸天罡星宿;长刀72把,分刻七十二地煞之名,以应地煞诸星辰。另一面为一个大写的X即: 天罡三十六:天魁、天罡、天机、天闲、天勇、天雄、天猛、天威、天英、天贵、天富、天满、天孤、天伤、天立、天捷、天暗、天佑星、天空、天速、天异、天杀、天微、天究、天退、天寿、天剑、天平、天罪、天损、天败、天牢、天慧、天暴、天哭、天巧; 地煞七十二:地魁、地煞、地勇、地杰、地雄、地威、地英、地奇、地猛、地文、地正、地辟、地阖、地强、地暗、地轴、地会、地佐、地佑、地灵、地兽、地微、地慧、地暴、地默、地猖、地狂、地飞、地走、地巧、地明、地进、地退、地满、地遂、地周、地隐、地异、地理、地俊、地乐、地捷、地速、地镇、地稽、地魔、地妖、地幽、地伏、地僻、地空、地孤、地全、地短、地角、地囚、地藏、地平、地损、地奴、地察、地恶、地丑、地数、地阴、地刑、地壮、地劣、地健、地耗、地贼、地狗(地龙)。 特叮嘱其仔细打造,不限时间,勿要贪快,质高为要。姜孝领命去彭城安置不提。 此刻的北方也是一片慌乱景象。刘头眷破贺兰部于善无,又在意亲山大败柔然,声威大震,没想到刘显杀之自立。 刘显得势,欲杀拓跋珪,拓跋珪得数密报,加之其母贺氏夜饮显酒,令醉,使珪阴与旧臣长孙犍、元他、罗结轻骑亡去。 时拓跋寔君之子渥亦聚众自立,而贺氏联络长孙嵩等拟推珪为主。 贺氏内部亦不心齐,贺讷弟染干以珪得众心,忌之,使其党侯引七突杀珪。有个叫蔚古真的代人得知消息就告诉了拓跋珪,而染干怀疑蔚古真泄密,“执而讯之,以两车轴夹其头,伤一目,不伏,乃免之。”,染干遂举兵围珪;贺氏出谓染干曰:“汝等欲于何置我,而杀吾子乎!”染干惭而去。 这其中故事,一波三折,关系勾连繁复,相当的精彩。可惜不是主题,只略述之。 兵不血刃的取得邺城,这是谢瑍精心计划的结果。当这个消息传到建康时,谢玄愣了,司马曜笑了。 谢瑍的奏章和家信是一起到的建康。谢瑍派姜孝带着四个人回京送信,给谢玄的信中,谢瑍将情况做了详细的说明,谢玄不禁暗赞儿子胆大心细,而后谢瑍请示谢玄让来人护送刘淑珍母子和谢琼北上,并详细说明其中的原因。谢琼需要他的指导,而刘淑珍母子需要他的照顾。虽然谢玄觉得此中必有蹊跷,可疑之处甚多,但想到这个儿子自从落水得救,所做之事无不出人意料,也就答应了他的请求,暗派谢祥和姜孝他们护送而行。 司马曜召谢玄进宫,满脸得意之情。谢玄躬身施礼道,“陛下慧眼,臣所不及。”司马曜哈哈大笑,将谢瑍的奏章交给谢玄,谢玄看着谢瑍修改后的北伐计划,暗蹙眉头。乃道,“陛下,眼下将入九月,北地严寒,不宜大动干戈。可于黄河沿岸布防,训练新军,来春再战。” “谢卿所言有理。”司马曜道,“卿之所忧,子明岂能不知。朕意欲让子明便宜行事,冀州若平,幽并在望。西线战事,卿当虑之。” “臣遵旨!”谢玄拱手道。 “传旨下去,按建威将军所报,以例封赏,昭示天下。”孝武帝言道 太元十年八月二十八日酉时,兖州军一千五百千骑兵抵达邺城。 太元十年八月二十九日巳时,洛阳军三千骑兵千人抵达邺城。 太元十年八月三十日未时,徐州军三千骑兵抵达邺城。 太元十年九月初一午时,青州军一千五百骑兵抵达邺城。 …… 谢瑍看着到达的兵马,俱是骑兵,因为步兵太慢,要是到达邺城怕是要十天半月也未可知。他没想到的是,这些骑兵竟然达到了一万一千。现在邺城内收编的两万五千多人,有一半以上是骑兵,加上苻丕和杨昱等人带走四千骑兵,三万之中倒有两万骑兵。这也是北方民族的特色,就是骑兵多。如此算下来,驻扎此地的骑兵已经达到两万七千人,步兵九千余人。 现在谢瑍等的就是广陵新军,因为战马缺乏,新军只有五百名骑兵。谢瑍估计着也快到了。 自进城之日起,谢瑍就按照新军之法展开了训练。其余各路军马,只要到了即按照此法进行训练。 首先是体能,每日一早一晚,十公里越野;中间时段是拼刺搏击。队列训练,谢瑍等新军来做师范,所以并未开始。为了提高士气,谢瑍改每日两餐为每日三餐,中餐每人一两肉。谢瑍又令张虎檀玄各军将领在本部宣贯《三八军律令》,令太史庸教唱歌曲《精忠报国》,士气顿时大振。转眼就是三天,苻丕的这批兵士,体质还算不错,就是缺乏训练。 青州军到了不久,广陵新军的五百骑兵终于到了。 时太元十年九月一日申时。新军骑兵带队的正是刘裕和赵印,其余兵马由桓玄和马能带领往邺城进发,估计三至四日后方可抵达。 是夜,谢瑍召集各路军将领,在邺城大摆酒宴,命各军将领明日辰时各率百人精锐进城观摩研习队列训练之法。广陵新军作为一支未来横扫八荒的不败之师,初次亮相。这一日,被后世成为新军节。 史官如此记载:太元十年秋,上取邺城,候诸军抵达,夜宴。翌日,令新军五百人演队列及阵战之法。五百人对阵千人,顷刻胜之,三军叹服,遂俱效之。后四年,北征事毕,上辞朝隐历天下;上七年游历,名著天下,四海宾服。时孝武帝薨,乱起。安帝诏上为车骑将军,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复出引军。正九月初二日。闻上引军征伐,流贼远遁海外,上遂亲率水军,远赴海岛,斩孙恩于舟山,虏徐道覆卢循于始兴而归,天下遂定。众感上军威,遂定九月二日为新军节。【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