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康乐天下 > 第四十一章 防拓跋子明遣名将,练精兵幽州待春时(中)

第四十一章 防拓跋子明遣名将,练精兵幽州待春时(中)

谢玄一边向朝廷奏报幽州大捷,一边安排西路人马战事,同时向朝廷请派粮草。    谢玄上奏的捷报送到建康已是二十二日巳时,因为北伐事大,无人敢怠慢。王献之听说谢瑍奏报到了,看了一遍奏报,心中大喜。顾不得回家,即可进宫求见孝武帝司马曜。  司马曜这会儿没喝酒,可还没起床呢,宿酒未醒。  王献之求见不得,跟侍奉的太监小黄门闹将起来,还好姜常侍来了,听说谢瑍来了奏报,直接将王献之引进大殿相候,然后自己亲自去伺候孝武帝起来。  小半个时辰以后,孝武帝才施施然走出来,看到有些焦躁不安的王献之,就先开口了:“中书令大人,你还不如一个孩子呢,这么沉不住气。”王献之一听脸一黑道:“陛下,军国大事非儿戏,何必取笑臣下。”  “你看看,我岂不知中书令大人耿介之人?”司马曜笑道:“那日谢子明在此等了一个时辰,朕看不出他有任何不耐之色,你说你是不是还不如一个孩子?”  “陛下,谢子明有奏报,还有幼度大将军的奏本,臣特来上呈。”王献之给司马曜弄的没脾气。  “念吧,先听听谢子明的。”司马曜也不再逗王献之。  “臣建威将军瑍奏曰:  臣蒙陛下恩遣,北上复国。携陛下恩威复邺之后,连收长乐、中山、高阳等十数郡县,已于十一月七日至蓟。苻氏西向晋阳,以太行为险据守;慕容氏北向及辽水以待;西北拓跋氏有复国之相。然五日大雪,连日不开,大雪盈尺,臣正于蓟休整,以待春来。  北征之行,诸将协力,兵士同心,请陛下以赏。  首功者,赵印、太史庸,冀州破敌六万;刘牢之、刘裕、刘毅取上党。  次功者,朱序、张虎取东线建兴、武邑、章武;桓玄、马能西线取襄国、赵郡、中山。  ……”    “好啦,别念了。”司马曜道,:“按照惯例赏赐就是。”  “谢瑍功高,不赏人言陛下不明。”王献之道。  “我岂不知,可你让朕如何赏赐他?中书令大人,谢瑍就没说自己的一点功劳。可见他根本就不想要什么赏赐。这个朕比你明白,谢子明乃是一心为国。”司马曜道。  “可是,陛下……”王献之还没说完,司马曜就打断了他的话。  “复国之功,自不待言。”司马曜道:“这样吧,擢谢玄车骑将军,假节,开府仪同三司,其余不变。谢瑍嘛,迁前将军,江北诸事授临机决断之权,其余不变。”  “陛下圣明!”王献之赶紧躬身施礼,“臣下失礼了,请陛下责罚。”  “朕懒得罚你。”司马曜道:“怎么说你也是我的妹夫,听说你绝了散,还练了谢子明教授的太极拳,身体大有起色。练个让朕看看?”  “啊?”王献之有些惊讶道:“臣所习太极,只为强身,并无相搏之能。”  “中书令大人。”姜常侍在一旁开口道:“你可是小看太极了。杂家可是领教过谢子明的太极拳功,了不起!杂家不是对手。”  “啊?”王献之又是一惊,他可是知道姜常侍非一般的大内高手所比,绝不会信口乱说:“子敬却是不曾见过太极之对战,只是跟随子明练了些招式。陛下想看,那臣就献丑了。”说罢,王献之也不矫情,起身站立,双臂自然下垂,双目微眯平视,有顷,双腿微曲,双臂缓缓抬起,开始起势。  姜常侍没见过谢瑍练过成套的拳势,以他的见识,自然看得出一些妙处,而司马曜就看得乏味至极。原因有二:一个是缓慢柔和,不太适合他的性格;一个是曲线环绕,莫名所以。  待王献之缓缓收势,姜常侍赞道,“果然不同凡响,虚实相间,阴阳相合,一动无处不动。中书令大人练习两个多月竟有如此水准,可见下了功夫。”  “子敬脚痛难忍,惟习练方可稍解痛楚,故每日不辍,日练数十遍之多。”王献之道:“今觉精神大好。”    “朕没看出好在哪里。”司马曜道,:“且看朕的,如何?”  说罢,司马曜就开始屈膝后仰,同时左臂前抬,开始练起了醉拳的招式。司马曜因为嗜酒,所以自从得了醉拳,常言此乃上天借谢子明之手授予他,每日酒兴所至,即起而舞之。还别说,他倒是深得似醉非醉,随心所欲之精髓。所以他的醉拳倒是很有些看头,连姜常侍都赞不绝口。王献之第一次见醉拳,也是双眼发亮,暗道一个好字。  司马曜停下拳势,有些气喘道:“可惜,朕是达不到谢子明之境界了。”王献之这才知道,原来此拳术也是谢瑍所传。怪不得谢瑍深得孝武帝喜爱,且信任有加,看来此拳作用非小。  “陛下此拳,随心自如,潇洒万方,实乃佳术。臣与谢子明也算有甥舅之情,竟然不知有此术。”王献之道,“看来子明还是心向陛下。”  “哈哈哈。”孝武帝听了此言,哈哈大笑:“卿言甚得朕心,朕也从未想到过会有如谢子明这般妙人。真是国家之宝,朝廷之幸。”  “启奏陛下,也许有人并不这么认为。”王献之道:“臣风言听说,有人上告谢子明目无王法,不尊长者,擅行政事。”  “那些奏本朕早就看了,一切皆在朕之意料之中。”孝武帝不屑道:“还有人奏谢子明年少无知,妄言复国,天下疲敝,当止兵养息呢。如今,谢子明收复幽燕,并州或明年可期,复长安及西凉或亦不是妄言了。我也没听谢子明言粮草不济,军士不堪。哼!”  “启奏陛下,臣也疑惑。或者谢子明怕陛下为难,故意略去不提。”王献之道。  “他纵不说,大将军岂是浑人?”司马曜道:“念念大将军的奏本吧。”  “陛下真是料事入神。”王献之道:“幼度将军确实请求加运粮草,并提出了暂缓进兵,朝廷派官员接管州郡,待巩固光复所部以后,再出兵不迟。”  “幼度将军所言,确是老成持重体国。”司马曜道:“有这样的父子将军,何愁天下不平哉!我想,谢瑍所谓的在幽州以待来春,也就是巩固收复各部之时,只是可惜朕无法派什么朝廷命官去帮他。”  “陛下,臣以为当派得力朝臣,接管收复各州郡县。”王献之道。  “王爱卿,能够完全按照谢瑍的指令做事的,你以为派谁好呢?”司马曜笑问道。  “这个,怕是难。”王献之道。  “所以,朕无人可派,一切只能靠他自己。朕只能赌一把。”司马曜的脸上露出了少有的正色:“中书令妹夫,你忘了他可是带着天子剑的,先斩后奏,任命之权都有。”  “陛下,明知道谢子明不会乱用此剑,给他何用。”王献之不无挪揄道。  “王大人,正因为谢瑍不轻动,陛下才肯给他。”姜常侍轻声道。  “哦……”王献之恍然,原来这个陛下虽然嗜酒却不是糊涂虫。    太元十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申时,建康。  中书令王献之携圣旨出宫,姜常侍随行,一同至中书省派人去京口和幽州宣旨。正是寒冬腊月,这可不是个好差事,京口还好,不过二百里地,幽州可是两千多里,寒冬腊月,一路上能冻死个人。  王献之又去谢府找谢重,转达了谢瑍让谢绚随军的消息。谢重知道谢瑍掌北伐之牛耳,非常高兴儿子跟着谢瑍,遂同行以入幽州。历史上谢绚根本就没记载,他是谢灵运那一辈最大的,已经二十一岁了。谢瑍想看看这个大侄子为何人,史上谢绚的三个儿子赫然有名,他这个父亲却史上无名,谢瑍感到奇怪。  同日,邺城守将檀玄与谢瑍派来的姜孝等人交割完毕,送刘淑珍母子及谢琼、甘越、檀道济赶往幽州。    十一月二十六日,幽州城,晴。  幽州城内,谢瑍正在进行军演,经过近二十天的训练,大军军列完全整训完毕,即将进入技能训练。  太史庸、赵印、马能、桓玄等人,全部投入其中,五千六百名广陵新军,除去分派各军的人员,还剩四千三百名“老兵”。这四千三百名“老兵”将成为此次技能训练的实际教练和示范教导队。有了这些“老兵”的言传身教,谢瑍自信幽州这个冬季,将是非常充实而且必将对士兵个人及阵战战力有大幅度的提升。通过进行类似后世的思想教育,让士兵们对于为谁战斗,如何战斗更加明确。这将是来年征战的资本,也是未来军队专业化的种子。  而特种部队的组建,正好借着冬季休整,姜孝一班人进行专业培训。  军训成效斐然,谢瑍的私事也没耽搁。腊月初二,姜孝带领一班游侠等人,护送刘淑珍母子及谢琼等人从邺城赶到幽州,一家团聚。  相对于部队战力,谢瑍更看重的是人心统一。只有统一思想,万众一心,才能真正做到无敌天下。但是,人心难测,想要统一,一个字:难;两个字:很难;三个字:相当难……  谢瑍很清楚,统一人心需要一个很重要的先决条件,那就是天下大乱。  从大乱到大治,人心所向。  而东晋末年,正是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之时。那些贫民,最基本的要求不是吃好住好,而是能平安地活下去。这是谢瑍最容易统一人心之时,就像后世解放初期,只要党和国家一声令下,全国人民齐上阵。想象那样的阵势,全世界都会震撼的,这也是老美为什么怕的原因。【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原神:傲娇小猫被狠狠拿捏了!被炉鼎道侣救下后,大佬她杀疯了在诡异怪谈当边缘人【HP】罗斯克劳德的亲世代日记女神异闻录:书与命运的彼方封神:截教双圣,震惊洪荒灵幻动漫世界之旅穿越火影陪四代目长大神雕,李莫愁情定三生普通人的综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