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逝,转眼间又到了秋季。
张念初坐在学校树林里面背《经济法规》。
背了一会儿,她就出神了。
满林子的银杏树叶也逐渐变黄了,在阳光的照射下像一只只金色的蝴蝶。
后面那一栋楼是教师家属楼。
远远地就听见孩子们的嬉闹声。
“哎,你……你不是那个张念初吗?哎!”
张念初听见一个大婶兴奋地朝她大喊,张念初扶了扶眼镜,仔细地辨认才认出来,火车上的李春婶子。
这么巧,她也住在这栋楼里。
看着李春还趴在铁栏杆上朝她招手,张念初快速地走了过去。
“哎呦,真是你啊,我刚才就觉得这个女学生有些眼熟了。咋样,还适应吧?”李春笑眯眯地说道。
就是这个情景有点不好看,一个人在铁栏杆里面,还有一个人在外面,张念初莫名地想到了《铁窗泪》这首名歌。
“嗯,挺适应的。”
“适应就好,上次我还问老郑有没有见过你,他那个闷葫芦也不出声。今天正好放假,中午来婶子家吃饭。”
“这怎么好意思了?”
“有啥不好意思。虽然咱们不算一个县的,但说到底是一个市来的,算是老乡了。你这来京都上学这么久了,婶子也没请你吃顿饭,就这么说定了,再推辞,婶子就生气啦!”李春说着故意板着一张脸。
盛情难却。
张念初无奈笑着说:“那我就叨扰了。”
“这就对了,中午一定要过来啊,我做几道家乡菜给你尝尝。我们家就是这栋楼的,202号门。”李春用手指了指。
张念初点点头。
第一次去人家做客,空着手也不好。
张念初将书送回了宿舍,就在校门口买了几件橘子。
正好这个季节橘子刚上市,新鲜也不贵。
又想到李春家的小男孩好像挺喜欢吃糕点的,又买了一盒鸡蛋糕。
张念初也不好意思真的到了饭点才去,提前了一个多小时到了。
张念初敲了敲门。
没一会儿,门就开了,张念初一怔,有些不好意思说道:“郑老师,您好。”
“进来吧。”郑严涛点点头,让开了位置。
“小张来啦!”李春穿着围裙一脸笑容的走来,看到张念初手里的东西,虎着一张脸嗔怪道:“哎呦,你这孩子,来就来,干嘛还花钱买东西,你一个学生哪来的钱?”
“婶子,没什么,就在学校附近随便买点。这个糕点给小孩尝尝。”张念初笑着解释。
“快,快进来。老郑泡茶。铁蛋,过来喊人。”李春对着郑严涛说完,又对卧室里面捣鼓着的儿子喊道。
“妈,以后不要再叫我铁蛋了,我叫郑俊鹤。”小男孩撅着嘴巴抱怨道,但还是乖巧的对张念初喊了句,“姐姐好。”
“你好。”张念初弯下腰,摆摆手。
郑严涛正在柜子里面翻找茶叶罐子。
张念初哪敢让郑老师给自己泡茶,连忙摆摆手,说自己不渴。
然后钻进厨房问李春有没有什么要帮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