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朝廷内有不少蔡邕的好友,为了给蔡邕鸣不平,将此事上报给了刘宏。
结果刘宏得知后,不仅没有为蔡邕伸冤,反而更加听信谗言,甚至刘杞的父亲乐寿亭侯就正是因为帮助蔡邕逃难,获罪被罢爵处死。
吓得蔡邕连陈留都不敢回了,远避江海投亲靠友,四处颠簸,最后寄居在了泰山郡望族羊家。
蔡邕是名士,而且名气极大,不仅在朝中有很多好友,更被天下许多士人奉为楷模。
所以当时蔡邕的案子震惊了整个天下,令天下士人寒心。
现在黄巾爆发,危机面前皇帝却突然要团结士人,士人们哪肯配合。
刘宏眼见如此,便想起了蔡邕,为了挽回士人之心,给天下士人树立榜样,一道旨意便下发去了泰山郡,想要征召蔡邕重新入朝。
“太好了父亲,听说陛下来了旨意,想要召父亲回朝,官复原职?”
泰山郡,羊家。
蔡邕有个女儿,这个女儿不是旁人,正是那个在后世里鼎鼎有名的大才女,蔡文姬:蔡琰。
当然现在的蔡琰还不叫蔡文姬,也不叫昭姬,因为她和刘杞一样今年年龄还小,还只有名没有字,还没有到取字号的年龄。
不过她跟刘杞还稍稍有些区别,刘杞是男子,且比蔡琰要大一岁,刘杞又是汉室宗亲,属于贵族中的贵族,十六岁按正常来说也该取字了。
只是十年来刘杞一直寄居董家,也没人关心刘杞取没取字,所以刘杞才一直没有字号。
蔡琰天生丽质,才貌双全,幼年时期便曾落得才女之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琴艺登峰造极,为天下许多人所仰慕。
蔡琰最近很苦恼。
因为婚事。
十年前蔡邕落难,年幼的蔡琰跟着一起被下狱流放,当时蔡邕朝不保夕,随时面临生命危险,最担忧的就是万一自己死了,女儿该怎么办。
当然蔡邕不止一个女儿,只是蔡琰比较特别,蔡琰自幼丧母,所以蔡邕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她了。
后来逃难途中,乐寿亭侯对蔡邕全家有救命之恩,见其子刘杞与女儿年龄相仿,便欲将女儿许配,与刘杞立下婚约,好让女儿有个依靠。
可惜乐寿亭侯蒙冤,婚约不了了之。
后来蔡邕在各地漂泊,生活依旧困苦,到处寄人篱下,也依旧担心女儿命运,恰逢不久后河东卫家来求亲,便答应了婚事。
蔡邕当初落难时曾经流落河东,卫家也曾对蔡邕提供过帮助,所以让女儿跟卫家公子定亲,本也是美事一桩。
可惜蔡琰却不这样想,她一直对自己跟卫家的亲事耿耿于怀。
她不想嫁给卫家。
可她毕竟是个女儿家,婚姻大事做不得主,又难以改变父亲想法,尤其今年以来,蔡琰年满十五岁了,到了该嫁人的年龄。
卫家求亲甚急,蔡邕更时常催促蔡琰,希望她能够尽快嫁去河东把婚约完成。
蔡琰因此苦恼,她真的不愿意嫁,就想着,父亲急着要把她嫁去卫家,无非是担忧前程,想要依靠河东卫家的势力,让她将来能有个庇护。
但现在不一样了,蔡琰就想:现在朝廷来了旨意,一旦父亲官复原职,不就不用急着给自己寻找依靠、自己也就不用再急着嫁去卫家了吗?
所以当听说了朝廷旨意后,蔡琰很惊喜,兴冲冲地跑来找蔡邕确认。
可惜。
父亲一句话,令蔡琰惊诧:
“呵呵,朝廷确实来了旨意,不过为父称病,拒绝了征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