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新年伊始,初言早早的起来穿衣打扮,简单的吃了一些早餐,正准备出门,言嬷嬷就走到初言身边,用只有二人能听见的声音说道:“那边有动作了。” 初言似意料之中一般,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主仆二人分开,屋子里的丫鬟各司其职,好像刚刚言嬷嬷根本没有禀告过什么。 空气里还残留着爆竹的味道,下人们早早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在走向正院的路上,会经过一小片梅花树,据说是第一代宁远侯为了其夫人栽种的,至今已经百余年了。 初言本想折一些带给大伯母和大姐姐,但是想了一下还是放弃了。梅花好好的长在树上,自由自在的,何必要折断它并困在屋子里呢? 胡思乱想中,初言已经走到了小秦氏的正院,在门口遇见了前来请安的二姑娘、四姑娘和五姑娘。几人互相见礼后,初言的目光在夏媛身上转了一圈,夏媛注意到后,说:“可是我身上有何不对?为何三妹妹这般看着我?”夏媛的声音犹如春天的风一般轻柔,脸上还带着一丝笑意,在外人看来是温婉的笑容,而在初言这里就有一种说不上的奇怪。 四姑娘夏如和五姑娘夏姝也看向初言,初言在六道疑惑的目光中,收回自己看向夏媛的目光,淡定的说道:“没什么,只是看二姐姐的耳坠很精巧,一时入了神,看样式应该是玲珑阁的新品吧?” 耳坠是由金子打造的,是镂空雕刻的牡丹花,牡丹花的正中是用红宝石装饰。其实这副耳坠在初言看来并不算十分精致,毕竟初言自小见识过的珍宝,得到过的首饰,自然不是夏媛可以相比的。 之所以会注意到,是因为这副耳坠她曾在玲珑阁看过,价格是十两银子。要知道在侯府里,嫡出的姑娘,如夏妩,一个月的月钱才是十两银子。庶出的夏媛她们,一个月只有八两银子。夏媛怎会拿一个多月的月钱去买一副耳坠? 夏媛的脸上的得意一闪而过,四姑娘夏如和五姑娘夏姝的注意力在耳坠上,错过了夏媛的表情,初言却是一直看着夏媛的,自然注意到了。却是不明白这又什么好得意的。 夏媛轻轻抚过耳坠,柔声说道:“三妹妹看错了吧,玲珑阁的首饰价格昂贵,这样一副耳坠怕是我一个月的月钱都买不起呢,这只是在路边的小摊上买的。” 这话连夏姝都不信,路边的小摊能有这般手艺?初言嘴角勾起,笑着说:“哦那下次二姐姐可要带着妹妹一起去看看着个路边的小摊呀。” 夏媛点头道:“当然可以,就怕三妹妹看不上这路边的东西呢” 初言不可置否的笑了笑,向主屋走去。 丫鬟们赶紧给几位姑娘挑起帘子,四人走进去,看见小秦氏和三夫人刘氏坐在暖炕上,夏妩和六姑娘夏巧分别坐在自己母亲的身边。 看到初言她们进来,几人又是一阵请安。过后,初言坐在夏妩身边,夏媛和夏如、夏姝坐在初言下首。 夏妩说道:“本想叫你的,可是见你还没起,就先过来了,可是昨晚睡的晚了?” 初言不好意思的说:“不算晚,就是睡得很舒服,一不小心就起晚了。” 夏妩笑着点了点初言的鼻尖,“你呀,真是个懒丫头。” 初言不好意思的嗔道:“大姐姐!” 屋子里的人都笑了起来,小秦氏看着两个孩子,面容慈爱。三夫人刘氏看着对面坐着的花骨朵一般的几位侄女,柔声说:“这次婶婶带回来了一些北方的特产,昨儿个太匆忙了,一会儿啊就让下人们送过去。” 小秦氏回神,笑着说:“你们一路上行李那么多,何必再加负担。再说都是一家人,不必破费。” 刘氏回道:“瞧大嫂说的,这回回来,是不会再回去了,以后啊也买不到了,最后一次,当然要多给家人带一些回来。” 小秦氏惊讶的问:“定了?” “定了!”刘氏笑着说,眉眼间皆是笑意。 小秦氏合掌说道:“阿弥陀佛,一家人总算又在一块了!” 初言几个也跟着高兴起来,这些年,三房一直在北方,那里生活贫困,气候苦寒,还经常有盗匪。整个侯府经常担忧三房,有一次,三房的信晚到了几天,不仅宁远侯父子三人担忧不已,就连小秦氏还有孩子们都坐立不安的。直到收到了信,这一直提着的心才放下。 不过虽然条件艰苦,但是三老爷夏瑾阳竟然做出了不错的政绩,这次回京应该是可以升一级了。 刘氏看到大嫂和侄女们真心的高兴,面上的笑容更盛,“具体是什么职位还不知道,但是应该不会差,也不会离开京城了。” 这些年,刘氏自己到是无所谓,丈夫在哪儿 ,她就在哪儿。就是苦了孩子们,儿子修远都十六了,功课方面一直没有寻到好的先生教导,倒是对武艺比较感兴趣,但是也没有正经的学过。这亲事,也该相看起来了。还有女儿,不满三岁就去了北方,规矩礼仪方面自是不可与京城的闺秀们相比,还好年纪小,还可以再教。 想着这些,刘氏的笑容就淡了下来,小秦氏也是做母亲的,又看刘氏一直在抚着六姑娘的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对了,等过完年,让修远和修和一起去书院,已经和先生说好了。他们兄弟二人在一处,也好有个照应。”小秦氏说。 “还有六丫头,也九岁了,就和姐妹们一起在家里读书、学规矩。”小秦氏看着六姑娘说道:“六丫头和姐姐们一起上课好不好?” 六姑娘有一双大大的杏眼,乌黑明亮,此时看着小秦氏说:“好呀好呀,谢谢大伯母” 小秦氏笑着说:“乖孩子。弟妹还有什么不放心的,都是一家人,有什么难事儿就说出来,一起解决。”小秦氏为人沉稳大气,很有长嫂的风范,和两个妯娌都相处的很好,而且两个妯娌,不论是已经去世的言曦,还是刘氏,都不是不好相处的人,所以在她也会多多看顾一些。 刘氏眼睛都有些红了,哽咽道:“大嫂想得周全,多谢大嫂”小秦氏这些安排,明显都是事先想好的,并不是临时起意,刘氏自是感激万分。丈夫的事情她不担心,那是爷们的事儿,她就担忧两个孩子,这回好了,大嫂帮她都安排好了,她怎会不感激呢?他们这一房本就是庶出,能和嫡房相处的这么好,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直到从正院出来,刘氏依然眼眶有些红,几人分开后,夏妩和初言回夏妩的院子里,夏妩有些感叹。 “三婶婶这些年也是不容易,明明她比母亲要小几岁呢,可是看着却和母亲差不多了。” 初言想到三婶婶的手,还有脸上用脂粉遮起来的粗糙。北方苦寒,就算有钱也改变不了天气和水源,还要每天提心吊胆,难怪...... “是啊,不过这回好了,三叔父一家回来了,也不用再受苦了。”初言说道。 夏妩点点头,想起今早初言和夏媛她们在门口站了一会儿,“对了,今早在院子口怎么还站了一会儿?”夏妩看到初言和夏媛她们站在院子口有一会儿才进来,便有些疑惑。 初言就把耳坠的事情和夏妩说了,夏妩也感到奇怪,她相信初言不会看错,那一定是玲珑阁的,可是夏媛哪来的钱呢? 夏妩虽然月例银子只有十两,但是有小秦氏补贴,还有外家以及亲戚们给的礼物,本身是不缺钱的。而初言则手握她生母言曦的嫁妆以及丞相府的所有财产,也不是缺钱的主。 但是夏媛就不同了,夏媛的生母宁姨娘是江南的一个村庄出来的,自小被卖到府里,后来又被世子收用生下夏媛,可以说是不可能贴补夏媛的,毕竟宁姨娘的月例才五两,还不如夏媛。再加上又没有其他进项,平日里只是靠着月钱了。而且母女二人并不十分亲近。 对于夏媛来说,这副耳坠可以说是天价了。夏妩不明白她到底是从哪里得来的呢? 初言想到今早言嬷嬷和她说的话,就和夏妩说了。夏妩一愣,又有动作了?难道是宁姨娘? “上次二姐姐突然提到及笄礼的事情,回自个院子里又来了那么一处,我就让言嬷嬷注意一下二姐姐最近和谁来往的勤,没想到竟然查出了宁姨娘。也对,毕竟是亲生的,总不至于十分疏远。”初言将之前让言嬷嬷查的事情告诉了夏妩。 夏妩沉吟道:“之前及笄礼的事情,可以说是二妹妹想出一出风头,让各位夫人小姐的对她有个好印象,这无可厚非,但是耳坠这事儿,我确实不懂了。”难道只是因为女孩儿的虚荣心? 初言一时间也理不清这之间的关系,姐妹二人商量着将这事儿告诉小秦氏,如果夏媛的耳坠真的是自己节衣缩食买的那到没什么,如果是来路不明,那一定要好好查查,以免连累了一家子姐妹的名声。 姐妹二人趁着晚饭之前的时间,把这事儿告诉了小秦氏,小秦氏听后表示这件事就由她来处理,让夏妩姐妹二人不要在意,两人相信小秦氏的手段,就将这事儿放下不提,只是私下里还是派人关注着夏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