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又是新的一天早晨,初言呆呆的盯着帐子顶部出神,来到侯府已经是第五天了。这几天还算是平静,因为一向最爱找她麻烦的老夫人最近安静了下来,在静心苑里“静心”呢。至于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这就不是初言关心的范围了,只要不找她麻烦就好了。 在床上翻来覆去了一会儿,实在是睡不着了,伸手去拽床边挂的铃铛。叮铃叮铃的声音响起,不一会儿,大丫鬟白英推门进来,进到屋子后,又站在火炉边将身子烤暖才走进初言,以免让初言着凉。 白英走到床边,低声问道:“姑娘可是要起了?” 初言应了一声,白英替初言挂起帐子,又给初言倒水润喉,之后走到门边唤着另一位大丫鬟白果,白果便带着两个二等丫鬟端着洗漱用品进屋来了。 屋子里人虽然多了,但是却都在有条不紊的做着自己的事情,等到初言穿戴好后,由白英给初言挽了一个发髻,再配上一支红宝石牡丹发簪,简单大方,又显出精致却大气的五官,很是赏心悦目。 白果这时上前问道:“姑娘可要现在用早饭?” 初言抬头看了窗户一眼,可惜窗户关着,看不到外面的天色,“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回姑娘,快辰时了。”白果回道。 初言想想,说:“那就端上来吧。” 待初言用过早饭后,天已经大亮了。初言便带着两个丫鬟一起去找了大姐姐,然后姐妹二人一起去往小秦氏的院子里。 到了小秦氏的院子里,小秦氏正在看着账册,和心腹何嬷嬷说着过年时要准备的东西。小秦氏是世子夫人,自嫁进来后就直接掌管府中中馈,每当年节时都要忙碌一番。 见到姐妹二人进来,小秦氏冲着二人招手,笑着说:“快点儿进来!来人,给姑娘们把杏仁露端上来”拉着初言姐妹二人坐在身侧,摸了摸二人的手,还好都很暖和,“早就让人给温上了,就等着你们俩来呢。” 夏妩状似嫉妒的说:“哎,三妹妹一来,女儿连杏仁露都能喝上了,真是托三妹妹的福啊”说着,还装作伤心的叹了口气。惹得小秦氏笑骂没良心的。 初言挽上大伯母的手臂,得意的冲着夏妩笑,“那可不,大伯母最疼我了,什么好吃的都能想到我!” 小秦氏被这姐妹二人逗得甚是开怀,杏仁露端上来后,姐妹二人一边喝着,一边听小秦氏吩咐事情。这时,大丫鬟锦言进来通报,二姑娘夏媛,四姑娘夏如和五姑娘夏姝来请安了。 小秦氏的笑容淡了下来,吩咐锦言请几位姑娘进来。 不一会儿,锦言引着几位姑娘进来了。打头的是二姑娘夏媛,今年十四岁。身穿一袭淡蓝色的裙装,外罩一件同色披风。这颜色衬的夏媛清冷脱俗,到是符合她的气质,不过在冬天穿这么清冷的颜色,显得很是寡淡。 四姑娘夏如今年十二岁,红色的披风衬的她的脸色红润,只是面色有些忧郁。而五姑娘夏姝还是一个七岁的孩子,有些紧张拘谨。 三位姑娘先给小秦氏请安,之后几个姑娘又互相见礼。夏媛坐在夏妩下方,夏如不太高兴的看了看夏媛,坐在了初言的下方,而五姑娘夏姝则坐在了夏如的旁边。 初言有些头疼,要说回侯府最不好的就是要和这些庶出堂姐妹们每天见面。本来大家就不是什么真心相亲相爱的好姐妹,却还要每天这样假装感情和睦的样子。 宁远侯世子和小秦氏感情很好,二人育有二子一女,可是侯府不能只有一位姑娘,总要有几个庶女来和其他勋贵联姻的。姻亲总是会让人觉得是最牢固的同盟。 初言是夏瑾轩的唯一的孩子,金陵言氏的外孙,身份高贵,自是不能与普通家族联姻的。因此,在小秦氏生下嫡长子与嫡长女后,才有了几个庶女的出生。至于为何没有庶子,那就是深宅大院不得不说的故事了。 小秦氏不短了她们吃穿,但却不准她们和生母走的太近,倒不是怕庶女与生母过于亲近然后疏远嫡母,而是担心被出身不高的生母带坏了性情。因此三位庶出姑娘自出生后就和奶娘一起搬到专门给姑娘住的的院子里住,与生母的关系自是疏远。但这是表面上的,自从是几位庶出姑娘年纪一点点大了之后,私下里倒是和生母有了一些接触。小秦氏看在眼里,只要不过分,她也不会拦着。 小秦氏照例问了一下三个庶女的一些日常,又敲打了一下伺候的人,以免奴大欺主。虽然是庶出,但也是主子,决对不容许下人们骑到主子头上的。免得丢了侯府的脸面。 本来这日行一问很快就要和谐的结束,四姑娘夏如却说话了。 “母亲,大姐姐的及笄礼就要到了,不知有司和赞者都请的哪家姐姐?”四姑娘夏如一直都是活泼开朗的,不似二姑娘那般清高,也没有五姑娘那般年幼稚嫩,在府中的几个庶女里算是和蔼可亲的。 初言闻言心下好笑,大姐姐的有司是自己,虽然没有明说,但确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了。至于赞者,大姐姐前两天已经派人送信,询问兰姐姐是否愿意做赞者,兰姐姐马上派人回信,欣然应允。 这些事情,是很容易打听到的。小秦氏和夏妩也没想瞒着,只是还未找到时机说。初言不信夏如不知道,但是今天又一副毫不知情的样子询问......刚刚夏如说话时却是眼含讥讽的看了一眼夏媛。 初言看向二姑娘夏媛,看着夏媛一双手紧紧攥成拳头,嘴抿的紧紧的。加上她自己又要竭力克制,保持不在乎的样子,说实话,有点儿面部扭曲啊。 小秦氏怎会不知庶女心里的那点儿弯弯绕绕,不过到也是可以告诉她们了。小秦氏说道:“有司是初言,赞者请的是宁国公府的赵三姑娘。” 闻言,夏媛的脸色更苍白了,夏如一副了然的神情,但是怎么看都有一股幸灾乐祸在里面。夏姝还有点儿天真懵懂,不明所以的看看嫡母和姐姐们。 小秦氏瞥了一眼夏媛,看她的手握的死紧,淡淡的说道:“过年后便是及笄礼,过两天锦绣阁的绣娘会过府,给姑娘们量尺寸,到时候你们有什么喜欢的就和我说。姑娘家的还是要穿的鲜艳明亮才好。”小秦氏的视线一直在三个庶女脸上转,四姑娘和五姑娘很是开心的道谢。就是二姑娘夏媛脸色一白。侯府加上初言一共是五位姑娘,只有夏媛总是穿的素净,不过素净的颜色到是更衬她的气质。只是今日被这么一说,夏媛感觉像是被人狠狠打在脸上一般,眼眶都有点儿红了。 又说了一会儿话,小秦氏便让初言她们散了。走出小秦氏的院子,夏媛一个人走在前面,初言和夏妩走在后面,夏如和夏姝走在中间。除了夏媛,几人都有说有笑的。 几人在花园前面分开,夏妩和初言回到夏妩的院子。其余三人的院子与夏妩不在一个方向。 走到花园时,夏媛停下来,眼眶已不似刚刚那么红。但是一双眼却恨恨的看着走来的夏如。 夏如停下来,看着夏媛。冷笑一声,说:“怎么?这回终于清醒了吧。大姐姐的及笄礼赞者怎会让你来当。” 夏媛气愤的揪着帕子,“你有什么好得意的,不是我也轮不到你!”声音因为愤怒有些刺耳。夏姝一惊,紧紧的握着夏如的手。夏如安抚的拍拍夏姝。 略带讥讽的说:“我早就知道不会是我,不像二姐姐你,张扬了好久,确是如跳梁小丑一般。” 之前府里就有传言说,大姑娘的及笄礼有司和赞者是二姑娘和三姑娘,听见这个,夏如当时就冷哼一声,和自己的奶娘说:“就等着二姐姐丢脸吧!” 果然母亲罚了嚼舌根的下人,其中有一个是夏媛院子里的打扫院子的小丫头,这已经算是狠狠的打了夏媛一个耳光,今天这么一说,却是明晃晃的打耳光了。 愤怒让夏媛的脸有些扭曲,恨恨的甩袖离开。夏如嘲讽的笑了笑,带着不明所以的夏姝往院子走。 夏媛回到院子里,将丫鬟都赶出去,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大丫鬟蕊儿也被关在门外,只听见屋子里噼里啪啦的声音,急的蕊儿在房门外直跺脚。 这要是让世子夫人知道了可怎么是好?她早就劝过姑娘,不要听宁姨娘的话去妄想做大姑娘及笄礼的赞者,堂堂侯府嫡长女的及笄礼,怎会让一个庶出妹妹做赞者? 更何况...蕊儿双手紧了紧,更何况姑娘和宁姨娘是打算在及笄礼上出个风头的,她们怎么不想想,世子夫人会让她们得逞吗!这样只会让姑娘同其他姑娘们疏远,被世子夫人厌弃!一个被嫡母厌弃的庶女,还会有什么好前程!姑娘怎么就不明白! 不一会儿,屋子里声音渐渐停下了,蕊儿轻轻的敲敲门,得到回应便推开门进去了。屋子里一片狼藉,能摔的不能摔的,全都摔了,夏媛正坐在床边暗自垂泪,不似刚刚那般大声哭闹,却更让人感到心酸。 蕊儿看到自家姑娘这般模样,也是心疼,但为了姑娘好,有些话她也不得不说了。 蕊儿站在夏媛床边,轻轻的帮着自家姑娘顺气,劝道:“姑娘莫要难过了,其实夫人和大姑娘对您还是很好的。” 蕊儿这倒是实话,小秦氏对待庶女可以说是京城中不错的了,从未有过克扣份例的时候,吃穿用的虽然比不得嫡出的夏妩,但是比之其他府里的庶出姑娘,宁远侯府的庶出姑娘可以说是十分幸福了。 夏媛哽咽的说:“什么好!哪里好!” 蕊儿心下叹气,嘴上说道:“姑娘你看,上次去武恩伯府,许三姑娘很是羡慕姑娘呢,姑娘用的穿的可比那许三姑娘好了不知道多少呢” 武恩伯许伯爷生性风流,妻妾成群,庶子庶女一大堆。但是因为伯夫人武氏手段严厉,加上许伯爷虽风流,但却重视嫡妻嫡子,后院大权被伯夫人武氏牢牢把住。因此这些庶子庶女们过的很是不容易,亲爹不重视,亲娘身份低下,嫡母严苛有手段,每日在嫡母手里讨生活。 那日武恩伯老夫人寿辰,府里的姑娘们一起随着小秦氏去祝寿,见到武恩伯家里的庶出姑娘们,言语间表现出对宁远侯府庶出姑娘的羡慕。这对四姑娘夏如有很大触动,深深明白了身为庶女,只要嫡母想,完全可以随意糟蹋她,比如不带着出门应酬,随意找个人家打发了等等。 这一对比,小秦氏简直是太仁慈了。从那以后,四姑娘对小秦氏越发恭敬,对夏妩和初言也越发的和善。也时常教导和自己走的近的五姑娘,同时也约束自己的姨娘。小秦氏看她这么上道,到也乐意扮演一个善良的嫡母。 蕊儿想着最近四姑娘和五姑娘与世子夫人的亲近,再看看自己姑娘这越走越偏的路,心下发愁。 夏媛哭了一会儿,也停了下来,看着满地狼藉,越发悲伤,觉得自己的处境都是这庶出的身份害的。 蕊儿又劝了几句,但是否听得进去就不知道了。总之,自那日起,夏媛越发不愿吱声,也很少往小秦氏身边凑。请过安就回到自己的院子里。夏媛生母宁姨娘到是来看她几次,两人不知在屋子里说了什么,弄得夏媛越发沉寂,而蕊儿越发担忧。 时间一晃而过,很快就到了除夕这一天。 初言被早早的叫起来,任由白英和白果给她梳妆打扮,红底绣梅花的小袄,同色的百褶裙,边缘部分用金线绣着象征着吉祥如意的花纹。头戴一支玲珑阁最新出品的镂空梅花金簪,配着紫色的丁香绢花。 简单的吃了一点东西,就和夏妩一起去了正院。和小秦氏一起去了静心苑,也就是吴氏的院子。 自前几天吴氏被迫静心之后,这是静心苑第一次有外人走进来。丫鬟婆子们皆肃穆以待,感觉到不像是过年,反而有一种军营的严肃。初言和夏妩对视一眼,又默不作声的分开。夏如和夏姝更是战战兢兢的跟着嫡母,而夏媛今天终于不再是一身素色了,但是和初言以及夏妩的红色、夏如的粉色,夏姝的紫色来说,还是过于寡淡了。再加上一脸面无表情,颇有几分去上刑的感觉。 吴氏坐在正院的屋子里看着小秦氏几人进来,请安过后,几人各自坐下。吴氏的脸色不是很好,但是小秦氏很自然的自顾自的说着过年的安排。 吴氏一直淡淡的听着,等小秦氏说完,问道:“老三之前来信说今儿能赶回来,可派人去接应了吗?” 小秦氏回道:“老夫人放心,已经派人去了,不过这天冷路不好走,晚一些也正常,院子早就收拾好了。” 吴氏点点头,摸了摸手边的茶杯,似乎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或者根本就不想说。这一屋子的人,没有一个是和她有血缘关系的,要是平时还能违心的说说话,可是如今吴氏刚刚解禁,实在没有心情和这些与她不是一条心的人说话。夏晴要在初二才能回来,所以一时间屋子里很安静。 初言默默的喝着茶水,吃着点心,但心思早就不在这里了,想着自家庄子上前几日给她送过来的年货,貌似有些问题,年后要处理了。还有其中有一包瓜子,是庄子上的庄户家里炒的,托管事的带给初言。和夏妩两人在屋子里边聊天边吃掉了,有些意犹未尽。再想想,今天是除夕,爹爹应该还会带回来葡萄和桃子等水果。 本来水果就少,运输还不是很便利,再加上如今天气的原因,这些水果更是稀有,可是最近几年,夏瑾轩总是在冬天的时候给初言带回一些她喜欢的水果,初言很疑惑,她家的产业初言都知道,她爹哪来的这些新鲜水果呢? 后来夏瑾轩说是皇上在过年时给大臣们发年礼,里面就有的这些水果,初言还曾经感叹,这皇上还真是一位体恤臣下的好皇上啊。 因此每到冬天她都不愁没有水果吃,今年宁远侯府的几位主子,也借着夏瑾轩的福,品尝到了珍贵的水果。 就在初言神游的时候,宁远侯带着儿子和孙子进来了。又是一阵请安声。宁远侯年近古稀,但依旧精神抖擞,世子夏瑾恒严肃依旧,但是看向妻子时,眼底划过温柔之色。夏瑾轩面带微笑,一双眼亮的惊人,初言最像夏瑾轩的地方就是那双眼,乌黑明亮,一不注意就会被深深吸引。 夏修杰是夏瑾恒和小秦氏的长子,侯府未来的继承人,稳重端方,现在在刑部历练。来年开春就要与英国公嫡女蒋沁成亲了。这几日没少被初言打趣,弄得夏修杰看到初言就想躲,实在拿这个妹妹没办法。 夏修和是小秦氏最小的孩子,是侯府的三爷,和初言同岁,但是比初言大半年,初言是冬月里的生辰,夏修和是三月里出生的。 两人年纪相仿,最是相投,小时候没少惹祸,当然都是夏修杰背黑锅,但是每次挨骂之后,夏修杰也不在意,反而觉得自己男子汉大丈夫就该护着女儿家。是以每次都是两人闯祸,一人挨罚。偏偏乐此不疲,直到近两年,两人年长,才慢慢不闯祸了。 宁远侯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说道:“刚才老三派人来报,大概晚饭前能到,他们本来今天早上就能到的,但是由于前两天的大雪,路不好走,所以晚了。”宁远侯看了一眼吴氏,有转过头对小秦氏说道:“老大家的,屋子都收拾好了吗?” 小秦氏笑着说道:“父亲放心,媳妇早就收拾好了,就等三弟一家回来了。” 宁远侯满意的点点头,对于长媳他是非常满意的,做人办事都十分稳妥,不愧是发妻秦氏的嫡亲侄女。想起发妻宁远侯神情一黯,若是发妻在......自嘲的摇了摇头,甩开那些思绪,接着说道:“老三一家这次回来应该是不会离开了,以后在府里,你多多照看他们吧。” 小秦氏赶忙应了下来。初言听着祖父的话,想起自己那三叔,是祖父的姨娘赵氏的孩子,后来被带到祖母秦氏的身边,由秦氏教养,和大伯还有爹爹感情很好。三叔那人,不似大伯一般严肃,也不似爹爹一般圆滑,颇有几分...呃...耿直的憨气,很固执,有时候感觉和他说不通,但是做官的风评还是很不错的。 三叔有一妻一妾,一子一女皆是嫡出。二爷夏修远,今年十六岁,还在念书,准备明年下场。六姑娘夏巧,今年九岁,软萌可爱,初言和夏妩与六姑娘通过信,互送过礼物,虽几年没见,但是感情没断。 初言对三叔一家很有好感,三婶婶为人温柔腼腆,三叔耿直憨厚,二哥哥和三叔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再加上一个软萌可爱的六妹妹,初言觉得这个年过的终于有点儿意思了。 和夏妩对视一眼,姐妹二人相视一笑,都看出了彼此对于三叔一家的欢迎。 一旁的夏媛看着大姐姐和三妹妹默契的样子,心下暗恨,一双手不停的扯着帕子,把蕊儿看的胆战心惊的。 四姑娘夏如揽着五姑娘夏姝吃果子,嘲讽的看了一眼夏媛,又看看初言和夏妩,心里似是下了什么决定一般。 时间就在一大家子的闲聊中过去了。快到团圆饭的时间,就听见外面小厮高兴的报着:“三老爷回来了!三老爷回来了!” 夏瑾桓和夏瑾轩赶忙迎出去,带着侯府的两位少爷一起,老侯爷和女眷就等在院子里。 刚走到大门口时,就看到三老爷夏瑾阳正扶着三太太刘氏下马车,马车旁站着一名少年和一个小姑娘,正是三房的两个孩子,二爷夏修和还有六姑娘夏巧。丫鬟婆子都整齐的站在一旁。 三太太下了马车,看到两位兄长出门迎接,赶紧推了推三老爷,三老爷转过头看到大哥和二哥,高兴的迎上去,兄弟三人几年没见,感情到没有生疏,互相寒暄了一番,又让几个孩子请了个安,就赶紧带着人进府了。这寒冬腊月的,大人们还好,孩子们可不能着凉,尤其还有一个六姑娘呢。 三房的四位主子终于在团圆饭开始之前回到了侯府,并且由于三老爷夏瑾阳调职的原因,三房也会一直留在京中了。 初言和夏妩坐在一起,看着大伯母和三婶真心的寒暄着,看着老夫人吴氏明明不是很开心,却还要装作很开心的样子,姐妹们互相敬酒的样子,还有家里男人们在一起高谈阔论的样子,初言觉得,这个年还是过得不错的嘛。 虽然不乏一些小算计,但是在这个日子里,大家还是暂时的放下了那些不愉快,享受着节日。 宁远侯府一直到了夜半时分才散,孩子和老人去休息了,男人们依旧在聊天,少爷们在外面放烟花爆竹,笑声传了好远。反正是过年,宁远侯也不拘着他们,任由儿子们带着孙子们闹腾。 而在京城的正中的皇宫里,一位身着明黄衣衫的少年还在伏案用功,身边伺候的赵德检将已经凉掉的茶撤下,换上新的。劝道:“皇上还是歇下吧,都快寅时了。” 奋笔疾书的少年手中的笔停顿了一下,喃喃自语道:“快寅时了,她应该歇下了吧。”放下手中的笔,疲惫的说道:“歇了吧” 主子终于要安歇了,赵德俭赶紧拿起大毡给皇上披上,跟在皇上的身后向外走去。 由于前两天的大雪,宫里也变得雪白一片,皇帝萧辰逸站在阶梯上,看着大殿前的空地发愣。 在这若大的皇宫里,在这大年夜里,只有赵德检陪自己,而她,还不知道自己和她的羁绊。 萧辰逸,这个外表只有十五六岁的少年,内里却是一个近五十岁的灵魂,那是前世的萧辰逸,在上一世的生命走到尽头后,却发现自己回到了五岁那年。 一开始的几天,萧辰逸很是惶恐,就怕这是自己的一场梦,一睁眼就醒了,连续几天都不敢睡觉。过了一阵子,终于证明了自己是真的回到过去了,才感到欣喜若狂。并且真诚的感激上苍给自己一次重来的机会,这次,他一定会好好珍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