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第四日上朝时,韩尚书和程侍郎联合上书,希望陛下能念及周家赫赫战功,放过他们独留人间的女儿,莫要叫当年追随过周家的将士寒心。
他们还拉拢好几位大臣站队,说纯贵妃身后已无母族撑腰,若重罚于她,岂非叫天下人骂圣上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韩尚书甚至搬出孝道,说纯贵妃与太皇太后同出一族,陛下就算不看周家的份上,也不能不顾为人子孙之道,连太皇太后的情面也不念了。
元帝在龙椅上仔仔细细地听着,时不时还点点头。
却未就此事表态,也不生气,更不罚那些越说越起劲的大臣。
又过几日,民间不知怎的传出“皇后不贤”的传闻,说她为了给太子清路,竟然下巫蛊之术祸害别的皇子,完全没有一国嫡母的风范。
此事早已经在宫中众目睽睽之下澄清,不少进过宫的人都为皇后说话,所以此谣言没坚持几天也就散了。
但过后,生出的却是另一个更为荒诞的说法:
皇后在入宫前,与他人有染。
此谣言过于炸裂,一下子在京中传开,坊间说得有鼻子有眼,说皇后在闺中时便不是什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人,结识狐朋狗友并不稀奇。
毕竟江大人从未纳妾,可想而知江夫人是何等的悍妇,这种人家教出来的女儿又是什么好东西?
“听说去年帝后到普济寺祈福,寺中便闯入一男子,扬言要娶皇后!”
“我也听说了,皇后与那男子乃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好像还是他的救命恩人呢。陛下知道后,一气之下当众击杀,简直是唱话本一样的存在。”
“可不是?那男人连名字都是皇后起的。啧啧啧,目睹心爱的女人锁在深宫里,从此天各一方,你为君我为民,连见面都得下跪行礼……劳燕分飞,说书都没这么精彩。”
“真的假的?说的这么神神叨叨,好像你们亲眼瞧见了似的。”
“你快别说,还真有人瞧见了,我侄子的堂兄的表弟便是宫中侍卫,去年随行帝后出宫下榻普济寺,可不是亲耳听到了?”
江策休沐时带着殷寻舒出门逛街,被这些无中生有的言论气到半死,当场命人拿了下来,带回去自己审问。
堂堂大理寺审个谣言出处还是很容易的,没两天就层层追踪到最源头,正是朝堂上主张“不可寒将士之心,不可失太皇太后之情”的韩、程两家。
江策直觉这事不对,传信给了江怀柔,让她注意防范宫中变故。
江怀柔收到信后,心想,怎么又是冲我来的?
.
彼时,元净已经在享受书斋的暑假了。
天气太热,老太傅给学子们放了假,以免这些身娇肉贵的金枝玉叶来回奔波,给热出什么毛病。
元帝启了冰窖,下令所有诞育皇嗣的小主,以及妃位以上的娘娘可以按例起冰。
至于长平宫和东宫,可以要多少有多少。
玉晚月带领几个小太监去抬冰桶回来时,脸色都不大好看。
“怎么了这是?”小公主打着手势道。
“还不是那帮碎嘴的奴才,整天胡说八道,说皇后娘娘……都那样了,陛下居然还待她一如往昔,也不怕头上绿光大作。”
说话的是公主殿里的掌事太监,小同子。
“他们甚至还说……东宫里坐着的那位储君也不知是不是皇室血脉,万一不是,这江山岂非拱手让人?”
玉晚月当时也是气得差点扇人,连做几个深呼吸才忍了下来。
元净摆了摆手:“就这?”
“三人成虎啊小公主,奴才们自然是不信的,可宫里宫外都是这些谣传,万一陛下信了,文武百官信了,皇后娘娘怎么办?太子殿下和公主您又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