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光四散,将将分割成四道流光要钻进常珺等人额间时,被囚禁在蛇腹中的女鬼却忽然有了动作。
女鬼面颊上的红肿现下已完全消退,这一看,才发觉其容貌昳丽。
蛇腹中银光闪闪,叫外头的几人看不大清楚她面上的神色,但听其中莺声燕语传出,可她的嗓中又似是压了怨恨,双眸都有些泛红。
这女鬼名为汪招娣,生于中汉亡后东夏新立之时,家住在极靠西的边关,因常年的战乱导致贫苦不堪。
四岁那年,家中添了个小弟,直至后来小弟长至弱冠,成了家中的栋梁,小弟放牧之时,常会捧书精读,也算是个刻苦的。
但因小弟是除爱赌博的父亲之外的家中栋梁,家中又处困境,不大能支撑他在学堂专心念书。
汪招娣自小与小弟关系亲密,就每夜做些针线活,第二日拿去卖。
挣钱不多,却也能买些陈旧的书回来,后又学着做了些编织的活,攒了许久的钱也只能给小弟买些旁人不要的劣质笔墨。
小弟心念汪招娣的好,越发刻苦,放牧时坐于牛背上大声念书,夜间回来又会捧着书借着微弱的月光小声念读抄写。
时日一长,村子里多数人见到小弟,总是会说村东的汪家出了个读书郎,日后少说也能中个秀才。
汪招娣将夜里做的活拿出去卖时,总会听到这样的话,久而久之,她也升起了让小弟考个秀才的心思。
她趁着空闲,和小弟商量了一番,可被小弟严辞拒绝。
他拒绝的太过坚定,起初汪招娣是真认为他没有考取功名的心思,可每每望见小弟在月光下捧着书小声念读,又为家里钱财操劳的模样。
汪招娣这才晓得,他这是担心家中的困境。
可她又看小弟如此刻苦的模样,便打定主意要供小弟考个功名,巧在村南有处人家。
那处人家生活着父子二人,父亲姓海,是中汉最后一任秀才,祖籍本不是这里的,只是因十几年的战乱带着儿子逃亡到了这里。
村子里大多都是困苦的人家,少有的两个酒铺子还是供驻守边关的将士解闷的,两个酒铺子里的都不是什么好酒,因军纪,一坛酒,兑了大半坛水。
那秀才正是其中一酒铺子的掌柜,但因地势不好,大多将士都不愿多走几步,故而门庭冷落。
酒铺掌柜又去寻了木匠的活,这才叫父子二人能紧巴巴的过日。
汪招娣念着其酒铺掌柜是个秀才,专程起个大早,带着自个攒下的钱财,想去为小弟请个先生,再不济,也盼着小弟能在闲暇之时被秀才指点一二。
酒铺掌柜对于她的小弟也早有耳闻,正巧家中儿子亦是个刻苦念书的,想着二人应当是能相互扶持,便应下了此事。
又因小弟要放牧,常是掌柜儿子天不亮就背着书篓去了汪招娣的家,与小弟一同放牧、一同念书。
正午又由汪招娣送来饭菜,就着饭菜高谈论阔,二人倒也算得上是知己。
久而久之,汪招娣便晓得了秀才儿子的名儿,海姓,名平德,后来据海平德所言,平是他的字辈,德是他爹希望他做人先修德。
时日愈发往后,海平德又在学堂寻个抄书的法子,所得钱财也算是能填补家用。
他日日都将书带回汪家,在夜间或是清晨与小弟一道抄书、谈论其中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