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在火枪与大炮之间,火枪无疑是更优的选择。
它不仅具备超越弓箭的射程,且操作容易,无需花费太多的时间去训练射手。
而相比之下,大炮则显得颇为笨重,在面对骑兵围攻时更是难以占据上风,甚至在撤退过程中有可能被敌人缴获,如此一来,便相当于将攻城利器拱手相让,坚守城池的任务也将变得艰难。
只是安全性更高的瞬发枪管研发和批量生产远比预想的要复杂得多。
但是轰天雷配合一定的战术,能够基本满足需求,因此,薛杉杉对枪队的需求便没那么迫切了。
如今,她的骑兵实力已经日益壮大,与戎国相较并无太大差距。
此时,若采用火炮这种杀伤力强大,攻击距离远的武器,无疑将使战斗力如虎添翼。
在她为薛大牛绘制的图纸上,详细记录着红夷大炮的各项参数,这是她查了很多资料收集到的,其有效射程约为一千五百米,相当于现今的三里之地。
相较之下,青阳大炮的射程仅有一千米,而投石机更是只有六百米。
红夷大炮的优势在于,膛压更高,射速更快,打击力度也强大许多。
实际作战中,大号轰天雷的重量超过八十斤,但投掷出去后,只能击中附近的几个人,其余战果主要依赖爆炸效应。
然而,红夷大炮不仅能将炮弹发射出去,还凭借高达百多米每秒的射速所产生的冲击力,打破沿途的木质或较薄的土质障碍物,这一路上的人马都难以幸免。
炮弹落地后,还会产生一定的爆炸效果。
因此,红夷大炮的杀伤力必定超过一枚大号震天雷和青阳大炮的。
更重要的是,它的射程更远,已足以跨越许多城池的护城河,直接攻击城墙上的堡垒了。
这将在攻城战中大幅降低己方伤亡。
此外,它的散弹在野外战斗中对敌军步兵和骑兵具有更强的杀伤力。
即便敌方骑兵全速冲锋,一千五百米的距离也需要两分钟才能抵达。
在这段时间里,以红夷大炮的射速,至少可以发射十次,每次炮弹超过一百颗,足以在敌军接近前击倒大批士兵。
总之,红夷大炮无论在野外战斗还是攻城战中,都能发挥强大的增益效果。
相应地,制造和运输过程也显得颇为复杂。
这种火炮需要专门的炮车,载重需达到一千六百斤以上,只能采用最强承载力的铁轮铁框,而非青阳大炮使用的木轮木框。
此外,炮车和炮管的重量与精密程度令人叹为观止,无法像过去的简易青阳大炮那样随意拆卸安装。
在翻山越岭的过程中,难度更是成倍增加。
薛大牛看着图纸,不禁微微皱眉。
图纸上的要求繁多又精确,他在工坊已经好几年了,对制造方面的经验丰富,仅凭一眼便对造价有了大致估算。
薛杉杉瞧出了他的为难,笑着安慰道:“这种大炮只需两百斤重,两名士兵便可抬着四处移动,射速更快,精度也更高。若是做出来五台,一场战争下来我们便能减少数千士兵的伤亡,你只管让人做,不要担心浪费材料!”
薛大牛闻言,心理压力立刻便少了许多,点了点头道:"嗯!我马上就去找张宏厂长,看看这大炮怎么做!"
薛大牛告辞离去,着手安排整个军工坊优先制造这种新型大炮。
与此同时,薛杉杉的信使也将她的亲笔信送到了安阳关将军府。
“大将军!青阳县主的信使求见!”亲兵向安阳守将蒋寒汇报。
蒋寒满心疑惑,青阳县主给他送信,意欲何为?想到了反叛的谢常德父子,他甚至怀疑,这是不是青阳县主故意设下的陷阱。
毕竟在现今朝廷上,私下与青阳县主接触恐怕再也没有比这更让陛下恼怒和猜忌的事了。
但如今信都送到了家门口,逃避并非解决问题的办法。
“让他进来。”
蒋寒决定看看这位青阳县主要玩什么花招。
只是当他展开信件后,脸色顿时变得惊慌失措,整个人从椅子上失控地站起来。
“这......这怎么可能!”
信上说,戎国竟然掌握了轰天雷的技术?!
轰天雷的威力无人不知,若戎国真的掌握了轰天雷,他的安阳关守军还如何能生存?
尽管青阳县主在信中提到了防范轰天雷的攻城方法,但他的第一反应仍是难以抑制的恐慌。
许久,他才逐渐冷静下来思考问题。
青阳县主如何能如此详细地了解戎国内部事务?甚至连他,都无法派出探子进城搜集军情。
因此,这封信的信息到底是真是假?
青阳县主确实具备强大情报能力。去年她能迅速攻占沙国王庭,并进一步征服沙国全国,足见其情报工作的卓越。
但也有可能是虚假情报,如今他的安阳关守军是夏国规模最庞大的军队,难道青阳县主是想用这封信来削弱他?
倘若他轻信这封信的内容,面对戎国进攻时犹豫不决,错失战机,甚至将消息传回朝廷,岂不成为笑话?
思考半天,蒋寒找到了应对之法。
信中提到轰天雷研制地已迁至长宁郊外,他在戎国城内的人员虽无法传出消息,但在郊外的调查却要容易得多。
为了不引起注意,戎王的研究必然会选择人迹罕至的地方。
轰天雷爆炸声巨大,若真有此事,很容易被发现。
事不宜迟,蒋寒立即派人前往长宁各郊外进行探查核实。
十日过去,探查消息的人回来报告,称在长宁西郊的一片荒废山庄下方,果然听到了异常的声响。
而且那里远离人群,戎国士兵却在附近巡逻,严禁无关人员靠近,所有情况都与青阳县主信中所说的一致。
蒋寒心中震惊,同时也对青阳县主竟然会如此好心给自己报信感到诧异。
他只能猜测青阳县主或许是担心安阳关失守,戎国威胁到她的势力范围这才给他报信。
在这种情况下,他或许可以设法借助青阳县主的力量对抗戎国。
但此事关系重大,他不敢擅自做主,而是要先禀报夏皇,再看如何决策。
“来人!立刻快马加鞭将这份折子送往京师!”
与此同时,芝华正兴奋地观察着一场实验。
只听“嘭”的一声巨响过后,尘土与黑烟弥漫,远处的院墙被炸得粉碎,地面上也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坑洞。
这种威力的提升令她欣喜若狂。
她自信满满地对身边的戎王亲兵说:“看,我最初的配方果然没错,赶紧去报告给大王!”
这些日子,她和几个方士一直在研究如何提高轰天雷的威力,在硝土提纯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戎王对成品效果依然不满意。
芝华冥思苦想多日,终于恍然大悟。
第二日她便斩钉截铁地对方士们表示:“一个轰天雷必须要用十六两硝!”
在以她为主的研发团队的努力下,终于成功研制出了威力提升数倍的轰天雷。
这份喜悦让她欣喜若狂,相信戎王也会因此重视她的价值,不再随便折磨她。
果不其然,戎王在听到亲兵回报的消息后,立刻来到了专门用于试验的别院。
目睹炸出的坑洞和倒塌的院墙,戎王因李舒惜连日来的阴沉脸色终于缓和了不少。
“用那些军奴穿上铠甲再试一次。”
他想要知道,究竟一颗轰天雷能杀死多少人,必须得有个明确的数据。
那些老弱病残的中原人无法创造什么价值,此时死了倒能减轻粮食负担。
“是!”
亲兵立刻下去安排。
这些中原人早已被关押在别院中,每日仅有一餐,饥饿使他们皮包骨头,无力反抗。
在屠刀和鞭子的驱使下,他们被迫再次走进之前试验的院子。
目睹地上新炸出的巨大坑洞和四处散落的砖块,众人皆恐惧不已。
他们曾参与过两次试验,深知戎国人把他们驱赶到里面意图何在。
以往铁球炸出的坑洞虽然较小,死伤人数也不少。
有人即使当时未受致命伤,也因铁片扎入身体而发烧死亡。
如今铁球炸出的坑洞大了许多,意味着今天会有更多人死去。
他们看着不远处高高耸立的投石机架子,求生欲和恐惧达到了顶点。
“这么大的洞,这次我们都会死的!”
有人惊恐地尖叫,蝼蚁尚且贪生,更别这些提濒临死亡的人了。
戎王带着芝华等人走过来,要求他们调整阵型和站位。
一些人忍不住跪地求饶,泪流满面:
“大人,求您开恩!饶了我们吧!”
有个老人看见芝华是中原女子,拉着一个小女孩跪在她面前,悲痛欲绝:
“姑娘,求求您发发慈悲吧,我老头子死不足惜,只求您让我孙女活着!她还太小!求求你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砰砰地磕头,脑袋都磕破了,鲜血直流。
几个方士不忍心目睹这一幕,纷纷转过头去,只是他们自身难保,根本无法顾及他人。
芝华见状却皱起眉头,厌恶地后退一步,对两边的亲兵道:
“你们在干什么,搞得这么乱七八糟的,还不赶快让他们排队站好!”
她已经投靠了戎国,必须保持立场坚定,不再对任何中原人手下留情或表现出同情。
只有这样,她才能被戎国人接纳。
混乱的现场很快被戎国士兵镇压下来,戎王与芝华等人都退到了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