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通过这两个段子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朱元璋对自己嫡长子的喜爱程度。同时了,朱标本人也可以说是太子的典范,他能力出众,同时又是个仁义君子,无论是朝中武勋还是文臣都十分认可这位未来的大明接班人。不过这一切,最终都在洪武二十五年化为了泡影。”萧盼盼顿了顿,“朱标的早逝彻底改变了洪武朝后期的政治格局,其一就是在接班人上,朱元璋为了保证皇位在朱标这一脉的传承,一意孤行的选择了朱标的二儿子朱允炆作为自己的接班人。”
“二儿子?”朱元璋感到困惑。
“朱标还在世时,您就开始围绕他打造整个洪武时期的政治格局,比如皇子与开国武勋的大面积联姻,同时也在拉拢大量的文臣团结到朱标的周围,但这一切都因为朱标的离世而被全部推翻。您为了给自己那位只有十五岁皇太孙铺路,您在自己人生最后的六年里拿起了屠刀,大肆屠杀了一系列的开国功臣。之前说过的韩国公李善长也是在这个时候被杀的。当然,他这个人的死因有点特殊,有一半属于他的咎由自取,这个我们后面会说。”
正在府里紧紧看着光幕的李善长双眸深沉,看不出任何情绪,而与此同时的明朝开国功臣们一时间也五味杂陈。
主少国疑,各个时代的精英们得出了自己的结论,特别是各个脑袋清醒的皇帝们纷纷认可了朱元璋的这一做法。一个孩子,怎么可能压的住那些彪悍的开国猛将呢?
萧盼盼微微叹气后,继续说道,“要知道一点,开国功臣本来就是一个国家的财富,他们的确有造反的潜在风险和能力,但同样是一个帝国的支柱。大量在血与火中冲杀出来的开国将领被清除,直接导致了朱允炆在面对自己四叔时无人可用的窘境。”
朱元璋听到这,眉头不免一皱,立刻用眼前的面板回复道,“咱不可能不留人给他用。”
“你留了,四个人。善于防守的老将耿炳文,老实忠诚的郭英,另外还有大概不输其父的徐辉祖,跟大明第一代战神,李景隆。”提到这个名字,萧盼盼忍不住笑了,“首先,耿炳文不是朱棣的对手,其次郭英也不是,至于徐辉祖,朱允炆不敢用。”
“不敢用?”朱元璋不解。
“一方面是因为徐辉祖的弟弟当时已经投靠了朱棣,朱棣的妻子更是徐家的长女。另一方面是因为朱允炆自己的位置也不稳。要知道,朱允炆可不是朱标的嫡子,朱标的嫡子是常家一脉的,因为朱标娶了常遇春的女儿为妻。但常氏在生完朱允熥后便早亡了,外加上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也是早亡,导致你最后不得不从朱允炆和朱允熥之间去选择接班人。”
“咱的大孙也!”朱元璋难以置信地呢喃道。
“为了让朱允炆接班,您把他的母亲扶立了成了正式。他的母亲并不是出生开国武勋家庭,而是出生于文人士家,所以朱允炆天然的害怕自己那个带着开国武勋血脉的嫡出弟弟,朱允熥在出生上天然和武勋亲近,导致他本能的排斥任何武勋。”
朱元璋已经确定了,这是个傻孙子。
“另外一个关键点是,朱允炆也是一个被文官教傻了的典型代表。他在继位后算是全方位的倒向了文官集团,在这样的状况下,武勋自然非常不满,这也是朱棣能成功实现靖难之役的原因之一。至于最后的大明战神,他不仅浪丢了六十万大军,而且还是由他亲自为朱棣打开的南京城的大门。”
听完这段解说,朱元璋着实困惑无比,他不理解自己为什么会把位置传给朱允炆这种傻孩子。
李文忠也非常不理解看着自己那相貌俊秀的好大儿,六十万大军被浪丢了,你是怎么做到的?
同一时间,永乐时空的朱棣开怀无比的大笑了起来,朱允炆有多无能他非常清楚。至于大明第一代战神?联想到后人那种取外号的癖好,这个所谓的战神自然是满满讽刺的意思了。
“回到您的问题。”萧盼盼押了口水,“朱棣能造反的第二个原因就是,他是燕王,是您推行分封制度的产物,靖难之役的发生也再一次证明了分封必然会带来战乱。”
看到这的嬴政眉头深锁。
“当然,作为当时天下最聪明的人,您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一点了?事实是,在操作层面上来说,您的分封制度和周朝,汉朝,晋朝的制度已经不一样了,本质上您对这项制度已经完成了一次迭代升级,甚至在制度设计上也非常巧妙。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说,朱棣就算想反,他都没有这个能力,反了也只有死路一条。这里提一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归根究底是被逼出来的。如果您的好圣孙不乱削藩,朱老四是不会造反的,不是他不想,是从账面上看他没这个能力。”
朱元璋此时还没有思考过封藩的事情,所以他真的很好奇自己究竟是怎么设计这项制度的。
和他有同样想法的帝王也不在少数,特别是嬴政,他记得之前萧盼盼说过,关于分封的具体政策到那个朱棣时会讲,所以他判断这个朱棣的政策和他父亲的政策应该是有关联的。
“咱的分封政策巧妙在哪了?”朱元璋赶紧问道。
“你不是问朱棣是怎么造反的吗?”萧盼盼一愣,随即又觉得这个问题的确需要牵扯到朱元璋的分封政策,于是组织了一下语言后说道,“概括下来其实也简单,边军守边,亲王压阵,三条防线,相互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