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管好好养就是了,只要鸡蛋好,想来娇儿会要。”二大娘想,不能帮娇儿胡乱许下价码,万一有人借故找事儿咋办。
王婶子那里就不一样了。有人问她娇儿是不是一定会大量收鸡蛋收干菜。她头一昂,“没有听见娇儿说吗?家和万事兴,谁家婆媳不吵嘴,先收谁家的。要是哪家婆婆为难媳妇,鸡养的再好,蛋下的再大,都不能要。”她倒是成了夏娇儿婆媳和睦共处的铁杆践行者。
“老王,你现在说的好听,难道你没有为难过儿媳妇?”一个女人故意问。干活儿本就无聊,大伙儿互相揭短逗个乐子。
“以前我不懂得娇儿的一片苦心。早就不这样了。毛蛋儿娘,你说,我这半年为难过你吗?”毛蛋儿是王婶子的孙子,毛蛋娘是她儿媳妇。
“没有。”毛蛋娘低头轻声答,这是实话,这半年婆婆忙着挣钱,哪里顾得上挑她的毛病?
“听见了吧?婆婆是女人,媳妇也是女人,都不容易,咱们不要互相为难。真是想不到,娇儿小小年纪,替咱们村子操了多少心。人家都说,三岁看大,八岁看老,打小我就看这个丫头不是一般人,看看,是不是照应上了?”王婶子说的唾沫星子乱飞。
惹得一旁的几个妇人翻白眼儿,你跟着夏娇儿挣钱了,自然闻见她的洗脚水也觉得香。却暗地里都在后悔,当年大家都说老天爷降罪给夏家,村里人谁不惜命,遇见夏家人都绕道走。谁叫自家没有长着前后眼,夏家难时没有给人好脸。现在也不算晚,他们安慰自己,只要多养鸡,再抓一头小猪崽,秋天多晒干菜,年底吃顿肉的钱还是能挣来。
“老王家的,你知道娇儿家还招工吗?”眼见杨二家的,根有家的几家人在夏家上工,不仅挣了钱,干活还有了骡子,尤其是那大骡子拉着石磙子,一会儿工夫,半亩地的麦子撵好了,多省力。自家的麦子,人打棍捶,胳膊肿了,一天能捶一亩地,搁在大骡子脚底下,吃顿饭的工夫,就出来了,麦粒打的还干净,多少人眼馋啊。
“就你那个懒样子,就算招工,你也别想。别不服气,往后头瞅瞅,看看那几户人家,割麦子那个利索劲儿,像鸭子在泥水里秃噜食儿,不带当道儿的。再瞅瞅自己,半天不下一镰刀。你要是招工,找啥样的,还不是一眼看明白吗?”
那人听见王婶子的话,扭头看去,只见几人割麦子像是弯腰小跑,自认为是比不上。看娇儿待见干活麻利的人,也有人暗暗下劲儿,以后少说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