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古今中外奇案录 > 第15章 玉女失踪案

第15章 玉女失踪案

在北宋仁宗统治的岁月里,临安府笼罩在一片惶恐不安的阴霾之下。短短半月之内,府城连续发生了数十桩离奇失踪案,每一起案件的主角均是正值二八年华、花容月貌且待字闺中的少女。这些少女被官府喻为“玉女”,案件遂被称为“玉女连环失踪案”。朝廷紧急下令,限令当地官署必须在半月之内破获此案。

时任临安府尹的官员惊惧至极,竟因过度焦虑而卧病在床,加上背后有朝中权贵撑腰,他开始不分青红皂白地严惩下属,从佐僚到班头,再到捕快,人人遭受鞭笞之苦,个个遍体鳞伤。这番高压之下,衙役与班头们畏惧回衙受罚,流落街头,将一腔怒火发泄在过往有过前科的平民身上,整个临安府因此陷入了混乱无序的状态,鸡犬不宁,人心惶惶。

御史台闻此乱象,立即上奏朝廷,直指临安府治下昏聩失职,导致社会秩序严重动荡。龙颜震怒,皇帝亲自下令,委派省府通判亲临督办,并给出十日限期,若未能如期破案,则所有涉事官员一律革职查办,重则流放边疆,充当军卒。

面对如此严厉的责罚,府尹索性称病不再露面,顺水推舟地将烫手山芋般的案卷转交给了新来的通判处理,自己则乐得暂避风头,一身轻松。一场关乎生死荣辱的破案行动,在临安府内悄然展开,而隐藏在背后的真相,则如迷雾般等待着被揭开。

自古至今,官场之中总不乏这般现象:主事官员在困难面前退避三舍,待到事情尘埃落定、大功告成之际,又会突然冒出来争抢功劳,享受封赏,这仿佛已成了官场上的一种不成文的潜规则。

然而这位黄通判却迥异于常人,他不拘泥于世俗规矩,更不屑于揣摩官场中的那些弯弯绕绕。他满腔热情倾注于破案之上,不仅免除了对佐僚和三班衙役的无端责罚,深得人心,更是以其耿直明察、心细如发的品性赢得了百姓的广泛赞誉。人们尊称他为“黄青天”,亲切地唤他作“黄大仙”,传颂着他那未卜先知般的神奇智慧,以至于真名反倒被淡忘了。

接手玉女连环失踪案后,黄通判与三班衙役打成一片,以兄弟相称,共结义气之盟。他下令严密布防各交通要道及码头,并排查城中庙宇、荒坟、废墟等偏僻之地,务求让嫌疑人无所遁形。

这一系列雷厉风行的举措,使得全府上下无不对其竖起大拇指,称赞他的“黄青天”之誉实至名归。面对众人的夸赞,黄通判只是淡然一笑,他鼓励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攻克玉女失踪案,誓将真相大白于天下!

自黄通判走马上任的这几日以来,临安府犹如湖面归于宁静,风平浪静之中,那让人心惊胆寒的玉女失踪案件竟再无发生。

黄通判见成效显着,向同僚们揭示了他的推理:“看来,这起玉女案背后可能存在着内外勾结的情形。如今我们加强戒备,外贼难越雷池半步,内部的应合者自然不敢轻举妄动。”听罢此言,众人眼前豁然开朗,对黄通判的信心倍增。

这时,黄通判高声部署道:“接下来,咱们兵分三路——捕快负责全面搜查,班头与衙役则严守要地、死看硬守,至于文职官员,则秘密进行探访调查!”命令既出,师爷询问是否需要将搜寻计划呈报给府尹过目。黄通判微微一笑:“不必多虑,府尹大人早已洞悉一切。”话音未落,只见内衙有官吏悄然闪入,大家会意一笑,遂按照黄通判的策略开始行动。

这位初来乍到的黄通判,尽管面孔生疏,却故意摆出一副愣头愣脑的模样,斜眼横行,行走间颇有几分黑道大哥的派头。

如此一来,普通百姓见之避而远之,而那些偷偷摸摸的小混混和心怀鬼胎的不法之徒,反倒觉得他亲近可交,纷纷笑脸相迎,试图攀附结交。在这波谲云诡的临安府中,黄通判正以其独特的方式,一步步逼近真相。

黄通判甫一踏上街头,就被一名小童突兀拦下,稚嫩嗓音连连追问:“大哥您这是要去哪儿呀?”他回眸一瞧,只见这小童约摸十四五岁年纪,虽然衣衫破旧却掩盖不住一双机灵的眼睛,黄通判不由得生出了几分亲近之意。

未料到这小童眼光独到,觑准了通判的善意,迅速拉着他走进一家酒肆,边喝酒边吐露心声:原来家境贫寒的小童只能靠些小偷小摸维持生计,但近日他的藏身之所却被一群来历不明的人占据,断了他的生活门路。

黄通判听罢心头暗自窃喜,琢磨着这小童口中的陌生人很可能与连日来的玉女失踪案有所牵连。于是他不动声色地答应下来,决定帮这个孩子一把。

当然,身为通判的他不会轻易涉险,遂向小童透露自己手下有一众好兄弟可以帮他摆平此事,务必让他重拾营生之道。

两人就此约定,次日午时共同前往教训那股外来势力。小童一听大喜过望,激动之下重重磕了个响头,拜黄通判为结义大哥,随后才消失在人群中,等待明日的行动。

这天午时,黄通判精挑细选了十多位孔武有力的衙役,让他们乔装成帮派打手模样,簇拥着自己来到了约定之地——一处破败荒废的土地庙。庙宇四周芳草萋萋,古木参天,确是个绝佳的藏身之所。

正当此时,小童向他做了个手势示意靠近。心领神会的黄通判悄声吩咐手下们轻手轻脚地行动,以免惊动庙内之人。进入庙中后,他们发现横七竖八躺着七八个壮汉,中间竟赫然摆放着两具棺椁,如此散漫无状,即便真有人在此办丧事,也未免太过离谱。

正当黄通判心中疑窦丛生时,小童附耳低语:“那天我见到的是十多具棺椁,如今只剩两具,恐怕是挖坟盗墓之流转移了赃物。”

面对这一反常现象,黄通判深感事有蹊跷,这些人说不定就是江洋大盗也未可知。于是,他率领十多名衙役如猛虎下山般冲入庙中。那些壮汉见状,立即发出呼喝之声,纷纷抽出棍棒严阵以待。

“就你们这群乌合之众,还想和老子较量?”为首的壮汉傲慢出言,随即挺身而出。此人一看便是练家子,身手矫健,黄通判带来的衙役与之缠斗良久,均无法占得上风。突然间,那壮汉发出了信号,只见另外四人迅速护起棺椁,驱车飞驰而去。

黄通判正欲分派人马追击,却发现为首壮汉拔腿向相反方向狂奔。说时迟那时快,黄通判眼疾手快,随手抄起一块砖头精准掷出,将其打翻在地,成功活捉。而另一名贼人眼见形势不利,拼死滚下悬崖,侥幸逃脱。

“可恶!”黄通判愤恨不已,只能暂且告别小童,押解着俘获的壮汉返回府衙。这场突如其来的交锋,虽然未能尽擒群匪,却也为揭开玉女失踪案的真相撕开了一道口子。

就在这一瞬,府衙内突然爆发出震天的呼喝声。原来那向来抱病在身的府尹,此刻竟被人搀扶至公堂案前,正厉声下令对几名班头施以杖刑,责怪他们办事不力。

黄通判见状实在无法坐视不理,他上前对府尹直言道:“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如此重手惩罚自家兄弟,何人还敢尽心竭力去办案?”然而府尹怒不可遏,愤然回应:“这些酒囊饭袋之辈有何用处?”

面对府尹的暴躁与严苛,通判心中无奈,只好提及刚刚抓获的一名疑犯,声称其胆敢袭警行凶。府尹闻此言,急令将嫌犯押上大堂,未经审讯查明真相,便执意要对其施以一百杀威棍的酷刑。

众衙役刚才遭受主官鞭笞,心中满是火气,当下棍棒齐下,因情绪失控,一时未能把握力度,竟然将那汉活活打死在了公堂之上。

目睹这一切的黄通判看得真真切切,面对府尹草率决定、任意剥夺人命之举,他唯有无语凝噎,暗自感叹:严刑之下,焉能保全无辜?这样的酷吏如何能为百姓营造一个安全的社会环境呢?

这日,黄通判一身便装混迹于市井之间,忽感背后有人轻轻推搡,转身一看,却是那个机灵的小童正目光炯炯地盯着他。“怎么了?难不成我脸上长字了不成?”黄通判笑着打趣。

小童嬉皮笑脸回应:“您老脸上的字我不识得,我自己也认不得几个大字。”话音未落,他突然压低嗓门,在黄通判耳边轻声透露了两个重要消息。

“此事属实吗?”原本对玉女失踪案一筹莫展的黄通判听闻后精神为之一振,眼中闪烁出兴奋之色。

据小童所述,那几日前带着棺椁仓皇逃窜的可疑人物,近日又鬼鬼祟祟地出现在街头巷尾,特别在李员外府邸周边频繁活动,其行为异常,极有可能再次作案。

黄通判询问小童对李员外的了解,小童毫不犹豫地答道:“李员外可是个乐善好施的大好人,最要紧的是,他家还有一位貌美如花、才情出众的女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天道崽崽一掐指,满朝权贵全慌了重生大明:打造华夏文明共荣圈手机连大明,开局吓懵朱元璋说好败家子,比朕都有钱?五代十国之铁马骝隋唐演义群英传手持玉玺,谁惹砸谁,老朱麻了三国:我们还没争霸呢,就改朝换代了!大明:穿越朱祁钰,带领大明走向日不落我为她们建了个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