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根植黄土地 > 第87章 秦淮河畔(二)

第87章 秦淮河畔(二)

晚上黄雅萍躺在幼时的床上,心潮澎湃,怎么也睡不着。

就是这极其普通的一间陋室,她和祖母度过了三千多个日日夜夜。童年时,每天晚上她都是在听着祖母的那带着浓浓吴地方言的喃喃细语中入睡的。祖母给她教儿歌,给她讲民俗,给她讲古老的传说,至今黄雅萍的大脑里还清晰地记得一些歇后语(窑湾街的转头——定了型;七家湾扛毛竹——转不过弯;黄泥塘的鬼——离家不远;天天不离钞库街——守财奴;染料坊放爆竹——有声有色;水西门的鸭蛋——白捡。石门坎上擂石鼓——实打实。)儿歌(《打醋买布》:一个老头他姓顾,上街打醋又买布。买了布,打了醋,回头看见鹰爪兔。放下布,搁下醋,上前去追鹰和兔,打翻醋,湿了布。《月亮歌》:初一一条线,初二看得见。初三初四像峨眉,十五十六圆又圆。)和一些传说,至今在她大脑里留下名字的有《玄武湖的传说》、《秦淮河的传说》、《鸡鸣寺的传说》、《莫愁湖的传说》。

关于莫愁女,黄雅萍不假思索地诵了起来,“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子字阿候。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擎履箱。人生富贵和所望,恨不早嫁东家王。”这歌谣就是祖母陈氏一句一句地教给她的。

记得那时祖母对她的关爱真是无微不至,黄雅萍也曾向祖母发了许多弘愿,长大后如何如何地孝敬她老人家,这一切也是永远无法兑现了,就在这时黄雅萍才真正体会到了“有心侍亲亲不在”的真正含义,想着想着,她的眼睛湿润了,伤感的心情不可名状。

黄雅萍从小生活在这里,现在又回到了这里,故乡在黄雅萍味蕾残存的记忆里都是片段的。关于故乡过去的印象,对她来说早已在岁月的流水中被冲刷得模模糊糊。小时父母探亲时带她游览过的地方及一些名胜古迹,连名字都没有留下,至于乌衣巷,秦淮河,莫愁湖还是在诗词里面学的。好在今天看见了一些当年的照片,才使那些往事并不如烟,有三张照片是在南京长江大桥上照的:有她和祖母的一张合影,有和叔父婶子的一张合影,还有她的一张单人照,由照片而引起的围绕南京长江大桥的条件反射,使黄雅萍的思维触角在不断地叩问着,其中有一件事情在黄雅萍的记忆里却是愈久弥新。

那件事情发生在黄雅萍十岁那年,九月下旬的一天,那是叔父黄凯陪她去观看坦克通过南京长江大桥的雄壮场面,加上以后每次看电影,正式片子前面加演的《新闻简报》报道了南京长江大桥过坦克的盛况,解说员铿锵豪迈的台词黄雅萍几乎都能背过。

第二天,为了寻找儿时的记忆,黄雅萍骑着一辆自行车沿着秦淮河畔的虎踞路向南京长江大桥的方向驶去,黄雅萍一路骑着一路感受着身边的秦淮河。

梨花似雪草如烟,

春在秦淮两岸边。

一带妆楼临水盖,

家家粉影照婵娟。

孔尚任在《桃花扇》里所描绘的秦淮河两岸鳞次栉比的金粉楼台,画舫凌波,桨声灯影的景致大已不复存在。

映入黄雅萍眼帘的秦淮河畔,翠柳如烟,枝枝柔条,点拂水面,缕缕游丝随风飘扬。河岸两边还不时的保留着明清民国时期的建筑,黄雅萍一边骑着,一边回味着刚才看到淮清桥上的楹联:都是主人且领略六朝烟水;暂留过客莫辜负九曲风光。还有她古巷的楹联:烟锁乌衣巷,燕穿朱雀桥。

前面右边就是清凉山公园,黄雅萍一边骑车一边注视着,公园门口两边摆了一溜串卖早点的,交织着的叫卖声中,一阵阵香气扑鼻而来。

黄雅萍下了车子,她一边推着车子,一边看着小吃摊,每个摊点前面都放有长长的简易饭桌,三面坐人,坐满也就是五六个人的样子,每个摊点前都有菜谱招牌,有的在一块铁皮上写着,有的在一块木板上写着,还有的在一片禾纸上写着。黄雅萍仔细地看着招牌,映入眼前的是油炸串串、酱汁臭豆腐、香酥排骨串、梅花糕、鸭血粉丝汤、小鱼锅贴、牛肉锅贴、鸭油酥烧饼、赤豆元宵、皮肚面、煮干丝、豆腐捞、清炒虾仁、砂锅等,黄雅萍在一个没有食客的摊点前坐了下来,吃了一碗馄饨和几个小笼包子。

吃饱喝足后,黄雅萍又骑上了车子。

过去是叔父骑着车子带她去的,她在车前头坐着,叔父一边骑着车子,一边给她讲着秦淮河两岸的景观和大路两边的建筑。今天她独自骑着车子,心旷神怡,一会速度快,一会儿速度慢,走完虎踞路后,她直向大桥南路奔去,随着七十米高的桥头堡向她逼近,路面坡度越来越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末日双生?另外一个我总想卖了我你是我的荣耀:余生有你足矣小欢喜:从书香雅苑开始收租大佬快穿,反派又把宿主宠上天原神:提瓦特的赌徒人在斗罗写日记,他们不对劲姐姐,爱我好吗?开局完虐四个丧尸病友还珠穿越之燕落雍朝情难断我在地图上玩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