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着张小竹把茶壶放在桌面上留出的圆洞里,刚刚好卡住。
没一会儿,茶就热了,她给众人各倒一杯。
大家守着暖桌,喝着热茶,聊着闲篇。
日子不知有多美!
“咱们这冬天难熬啊,在灶房烤火吧,坐得累得慌,我腰背老疼。这暖桌倒好,可以歇歇,还有褥子盖,舒坦。”
“闲了挨着桌子做做针线活也好,又暖和又方便,渴了还可以喝一杯热茶。”
“别说喝茶,就是吃饭也行哪。大冷天吃个饭冻死,在暖桌上吃,身上肚里都是暖的。懒得做饭还可以支个锅煮面,多省事。”
大家七嘴八舌,都觉得这暖桌简直不要太好。
“这暖桌好啊,我都想做一个了。”有人心动说。
“火墙咱们是用不起了,但这暖桌就砌个桌,费点炭火,我觉着我家能行。”
是这么个理。
大家附和,我也想要他也想要。
“这个简单。”桂如月笑眯眯:“我在泥瓦匠老田那儿做的,大家可以去问问,早买早享受。”
当下就有好几家约好,一块找老田订做。
聊着聊着,该摆饭了。
堂屋里是摆不下那么多桌,于是有不少人得坐到院子里,那可没屋里暖和,冷风把人吹冻透。
被安排坐院子的人不免心塞:
好不容易蹭一顿好饭,偏偏又是大冬天,再好吃的东西冷了,也吃不出好味道。
只能叹息自己倒霉,怎就坐到院子里。
然而菜上桌后,他们再次瞪大眼睛。
“我滴乖乖,这碗咋怪模怪样的,底儿做那么高……哎哟,底下原来塞了碳!”
“啊?碗底下塞碳?没听说过,张大嫂这又是哪出呀?”
“我晓得了!”有个人喊道:“这碗,妙极!菜上来了这么一会儿,风这样吹,它还是热的呢!”
又有人夹了一筷子吃,面色愉悦:
“还真是!菜没有坨,油也没有结,热热的真好吃!”
大家热火朝天地讨论起这个碗的妙处,惹得本来坐在屋里头的人,也跑出来看。
满怀期待的眼神又聚集在桂如月身上。
桂如月轻笑:
“这是保温碗,也是老田做的,大家如果想要,一并去问他即可。”
好嘛,当下又增加了一大波要去找老田的人。
老田今天也在席中,光是迎接一波又一波下订的人,脸都笑麻。
当初张大嫂谈合股,他还以为自家亏些,毕竟出材料又出人力的。
如今看张大嫂这一显摆,无声胜有声,买卖便来了。
还是他便宜占大发了!
这还只是坝子村,若到镇上呢?府县呢?汉州州府呢?
张大嫂说了,还南地五州呢。
老田的小心脏怦怦跳,仿佛已经看到天上下起铜板雨……
席上鸡鸭鱼肉俱全,皆是张家自养的好东西,配上桂如月特供食谱,全村人吃得满嘴流油,无不说好。
府县的四大酒楼还派人送了好酒来,给足风光面子,也让乡亲们一饱口福。
一场新房酒下来,宾主尽欢。
吃饱喝足,总有那么几个人急了,便去找茅房。
这一去,不得了。
“哎呀我的天,那哪里是茅房,极其干净、极其舒爽、极其便利,我蹲着都不想出来了,恐怕皇帝老子也没有这般待遇!”
回来的人说。
于是,大家一窝蜂,又涌向了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