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坖一方面将盐政的事情交给高拱主持,一方面和九边督抚、大将们商量辎重营的事情。
对于戚继光在蓟镇组建的辎重营,督抚大将们认为最大的问题是费钱,因为戚继光的对于辎重营的设置,更多的是作战,除了运送辎重的大车之外,辎重营还配置了大量的武器,按照戚继光的规划,辎重营装备装备160门佛郎机和640支鸟锐,战力可谓不俗。
当然,给辎重营配置这么多火器,耗费是肯定不菲的,一些不受重视的军镇,一镇都还没有这么多佛郎机呢,拿这么多佛郎机去装备辎重营,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而且也不是所有的辎重营都需要装备这么多的火器。朱载坖在和九边的督抚大将们商量之后,认为三大防区的辎重营完全没有必要装备这么多的武器,因为他们主要承担由防区向军镇的粮秣输送,相对还是比较安全的,同时军镇所需要的粮秣数量也是非常之巨大的,数十辆的车辆显然是太少了。
按照戚继光的这个配置,一次仅能够运送一千石的粮秣,这显然与九边军镇所需相差太大,所以朱载坖在和督抚大将们商量之后,决定将辎重营变为两种编制。
第一种就是九边三大防区下辖的辎重营,它由总督和提督直接指挥,负责将防区的物资向军镇转运,显然不需要配置大量的武器,尤其是火器,反而应该是提高运输能力,加强防区对军镇的补给能力,所以大辎重营并不配置佛郎机和火铳,而是增加辎重车的数量,由八十辆增加到四百辆,人数也增加到了二千人,每次可以运输五千石的粮秣。
在具体的设置情况上,蓟镇防区配置两个,主要负责由京通仓直接向蓟镇三屯营转运粮秣,辽东仍旧主要是以海运为主,同时未来辽东得以开发的话,也将会是大明的粮仓,所以朱载坖并不担心辽东的粮秣问题。
而重要的是宣大山西和陕西三边,宣大山西时因为驻军众多,而且战马、骑兵多,需要消耗大量的粮秣,所以朱载坖决定配置四个大辎重营,三个辎重营用于固定补给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另一个辎重营作为预备队和临时应急的使用。
而陕西三边则是路途漫长,地形崎岖不平,所以必须要配置更多的辎重营,陕西三边防区,一共要配置五个辎重营,四个辎重营用于固定补给宁夏、固原、延绥、甘肃四镇,另外一个辎重营用于机动,同时每一个辎重营配备的车辆也比其他的两个防区更多,每个辎重营配置了五百辆重车。
除了三大防区的辎重营之外,各个边镇也要组建自己的辎重营,边镇的运输量没有那么大,但是危险性要高出不少,所以要适当配置武器,起码要有自保的能力,所以经过朱载坖和边镇大将们的商量,边镇的辎重营每营一千五百人,装备大车二百辆。
至于每个边镇应该配置几个辎重营,朱载坖将此事放权给了九边的督抚和提督总兵们,他们根据自己边镇的具体情况,确定应该编设几个辎重营,上报朝廷,由朝廷批复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