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道是古代的一种宗教,创始人为张角。
张角以黄天为至上神,认为黄神开天辟地,创造出人类,又信奉黄帝和老子,认为黄帝时的天下是太平世界,是人类最美好的事情。
在这个太平世界里,既无剥削压迫,也无饥寒病灾,更无诈骗偷盗,人人自由幸福。
在此基础上,张角提出了“致太平”理想,这也是太平道的基本教义和宗教理想。
太平道创建背景,东汉末年,政治黑暗,民生凋敝。朝廷内,宦官与外戚尔虞我诈,轮番乱政。
地方上,豪强地主与割据军阀为非作歹,又逢连年灾荒,以致出现“死相枕藉”、“民相食”的人间惨剧。
这种广大民众无生路的时势下,冀州巨鹿人张角创立了太平道,组建黄巾军,提出“致太平”的理想。
以善道教化百姓,以推翻黑暗的东汉反动统治者为目标,以公正的眼光来看,黄巾军无疑是正义之举,终因缺乏经验而失败。
初钜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蓄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呪说以疗病,病者甚愈,百姓信向之。
角派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十余年间,众徒数十万,连结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入州之人无不毕应
张角为太平道,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病或自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云不信道。
顺帝时,琅琊宫崇旨阙,上其师于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青领书》,其言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杂语。
有司奏崇所上妖妄不经,乃收藏之。后张角颇有其书焉。
“太平道”的开始,缘起于事奉“黄老道”。它的主要经典则是《太平经》。
最初出现在农民大众面前,是一个善道教化大贤良师,约在东汉灵帝建宁年,张角开始其布道传教活动。
他通过为人符咒治病的方式,广泛地在社会上活动,大收徒众,发展力量,扩大影响。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张角所创立的太平道发展成为遍布青、徐、幽、荆、扬、兖、冀、豫八个州,连结郡国,道徒达几十万的黄老道组织。
张角传道的方式,在史书中有较多的记载。巨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
太平道者,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
其或不愈,则云此人不信道。从这些记载看出,张角的传道活动,主要是以符水、符咒为人治病,同时还广招弟子,派遣弟子八人奔赴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