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点说,部长统领着十二个大区,部长有副部长及内务官辅佐办公,而十二个大区镇守则由这些主任担任,他们在学府里是主任,可放在大区就是镇守者并兼任着大区学院的校长一职,而在大区任职的主任就是区级镇守官和区学校的校长。
帝国这么做是有自己考虑的,学生在校为学,在外为职,学生可以很好的融入社会,毕竟离开校园面对陌生的上司多少有些隔阂,而面对老师学长就好接受多了,而且官员担任校领导也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以前的老师只会纸上谈兵,一点职场阅历都没有,拿什么教导好学生?就靠阐述书本上的知识吗?
最主要的还是减轻帝国负担,刚建国时帝国本来是沿用旧时代的官员体系的,可一顿操作下来,发现幸存下来的人都是当官的,就算有些不是的,那也是官员的亲属,和着是个人都要吃皇粮,哪谁来提供粮食呢?
于是精减官员体系就被提上日程了,直到形成现在的一帝九殿十二部十二大十二区十二小的体系,一帝自然就是大帝,九殿就是九大殿主,管理着整个帝国的所有职业者,十二部则是九殿之下的机构,每个殿都有十二部,比如镇守殿下辖十二个部区,而十二个部区的镇守部长归镇守殿直接领导。
但为了减少官员数量,帝国采用兼职不兼薪的政策,就是一人干几份活却只拿一份工资,当然你爱干不干,不干滚蛋,帝国是不会勉强任何人的,毕竟当官是为了帝国人民服务的,而不是来赚钱的,拿份工资够吃就行,要求太多明显是思想觉悟不够高嘛!
其实帝国意思很明确,权和财二选一,要权力就别想发财,要发财就别来碰权力,当然当官是不会被饿死的,帝国会为官员提供丰厚的生活所需,试问你吃穿都不愁了,你还要钱干什么?纯粹是为了数钱玩吗?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帝国算上大帝也只有十八万六千六百二十五位公务员,这可是连军官都算上了的,至于说军队里的士兵,不好意思,他们积累不够功勋就提不了干,和官员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也就是说他们穿上制服就是兵,脱了制服便是普通公民,权力是没有,倒是义务有不少,甚至退休后还得自己养活自己。
因此如今帝国达到一千五百多人供养一位官员的程度,就按一户二十口人来算,那也达到七十户养一位官员的地步,虽然比不上历史上的几个盛世,但已经不错了,因为再精减就无法保证帝国正常运转了,况且一个官员管理一千五百多人也是极限了,再多可就管不过来了。
部区到帝都还是很快的,当然主要还是有专线可用,随时随地都可以直达帝都,不用像普通人那样需要等班次,因此鬼冥等人中午前就抵达了帝都。
帝都一切如旧,九殿区拱卫执政区,让人不自觉生出敬畏感来,不过鬼冥还是第一次踏入执政区,因为他平时来的时候都在居民区和守备区晃荡,只能远远眺望内城的建筑,没想到近距离观看下才知道这些建筑如此宏伟高大。
授勋的地点是在圣庙举行的,意思是让先贤们见证一下后辈的荣光,也算是告诉先辈们身为后辈没有辱没他们的传承。
鬼冥来到圣庙时,才知道这些雕像有多高大,反正单凭肉眼是无法看到上半身的,因为上半身被缭绕的云朵给遮蔽了,也难怪站在外城都能看到雕像,要是高度不够的话,又怎么可能距离几百公里远还能看到圣贤像呢?
也幸好圣庙大厅内还有真人版的圣贤像,不然来圣庙参拜圣贤像可能会被累死,那还不如远远瞻仰呢!
“给你们介绍一下,第一层的三位就是三祖,中间那位是火之祖,左边那位是建筑之祖,右边那位是纺织之祖,第二层的三位则是三皇……”校长带着鬼冥等人恭敬的对着圣庙里的真人像拜了拜才给一行学生讲解道,毕竟鬼冥等人第一次来圣庙,又不好出去看碑文,因此只能由他来简单介绍一下。
鬼冥倒是早就扫视过了,此时他对照学过的知识就能轻松认出这些大佬了,三祖就是传说中燧人氏以及燧人氏的弟弟有巢氏和燧人氏的妻子缁衣氏,他们还有个更威风的称号,那就是上古第一人帝夋和上古第一神太一以及上古第一女帝弇兹,反正都是第一,这个谁也不能否认。
而三皇就耳熟能详了,分别是有巢氏的子女伏羲与女娲,燧人氏与缁衣氏之子神农,其中伏羲是三皇之首的天皇,神农是地皇,女娲则是人皇,不得不说有巢氏是会教后代的,自己这代没比过自家大哥,他就用下一代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