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族匈奴,窃据并州,烧杀掳掠,生灵涂炭。
祸我黎民,生计惟艰。于是兴王者之师,猛志猛志驱虏。
灭胡虏,保桑梓,拯黎庶于水火,扶道义之将倾。
斯役也,领袖运筹,三军用命。
千里奔袭,势若雷霆,杨威河东。
用计西河,禁锢匈奴,绝其苗裔。
驱强敌而北望,破敌阵于太原,斩贼酋于卧虎,歼穷寇于河套。
壮士守义,不恤刀斧加身;虎贲奋威,何惧强弓透体。
半载收功,天地再清。慷慨殒身,歌为英雄。
一朝出征,长辞不返。风凄日瞟,山水伤情。
遵仪具奠,安忠骨于故里;
扶轻引绑,依同袍之冢莹。
春秋代序,骨肉衔悲。
登高临远,招我英灵。
魂兮归来,毋滞异乡。陵园信美,松菊清芳。德泽弥耀,清音琅琅。遗功所葆,福履绵长。
魂兮归来,观我国光。我民既富,我土斯强。民族复兴,大汉恒昌。大道惟新,威服万邦。
魂兮归来,嘉名孔彰。魂兮归来,万古流芳。
烈士永垂不朽!
诵文念罢,风雪消歇,云开见日。
“轰”“轰““轰”“轰““轰”“轰““轰”“轰“
一连九声礼炮轰鸣,数千名虎卫营士兵手捧烈士骨灰,正步踏出,缓缓行至陵墓之前,将骨灰盒小心放入墓穴,合上墓碑!
此时,一直强压着内心悲伤的家属们再也忍受不住,放声大哭。
霎那间,狂风呼啸,天地失色。
……
隆重的葬礼结束了,家属们带着对逝去亲人的不舍,重新投入到创造美好新生活的奋斗中去。
然而,刘辩麾下的并州军团却并未就此停下推崇武功的步伐。
“景山,待开春之后,于城北建一忠烈祠,凡为大汉征战牺牲之将士,皆入忠烈祠,四时供奉,国祚不灭,香火不断!”
“奉孝,军中应严查战士抚恤发放一事,若有人胆敢贪墨抚恤金,一律严办!”
“元直,若牺牲将士家中有鳏寡孤独者,着郡县妥为照顾,吾等不能让战士流血,家属流泪之故事上演。”
“伯明,义真先生,这伤残之军士,可用之才当入讲武堂任助教,或入工匠坊做工,切不可慢待。”
“公明、子龙,即刻组建新兵营,伤残军士自愿入营任新兵教习。”
……
针对牺牲和伤残士兵善后工作的一道道命令自弘农王府传出,并州上下全体将士和百姓都看到了他们这位弘农王对军人地位的重视。
已经在并州军中的士卒们,无不感同身受,更加坚定了效忠弘农王的信念。
家中有适龄青年的,莫不在亲人们的鼓励下踊跃参军。
一时间,并州全境各个征兵点人满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