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黄得功的京营调动崇祯可以一言而决,不过毕竟从一个战场上撤出,牵扯之处甚多,所以一直到崇祯十三年春天他才由滑县进入山东。
现在官军在山东调动颇有些尴尬,一般来说,只要不牵涉到自己,兄弟会并不干涉官府的事情,不过这些官兵却生怕弄出什么误会,所以有大军调动全都要事先打好招呼。黄得功当然不会去管这些,他一到了山东地界,立刻派出探马打探兄弟会主力的情况。同时也向山东的各路军头发出了协助的请求。
对于朝廷派来八千人就想和兄弟会对阵,山东的各位将领无不认为是在发疯,要知道兄弟会可是在主力不在的情况下杀退了十万女真大军。所以马上都找到了各种借口,黄得功连一兵一卒都未见到,那些文官也都死样活气,主打一个不配合。倒是孔家动用关系,给黄得功传来了消息,让他万不可冒进浪战,一定要多多邀集帮手,似乎不发倾国之兵都打不了这一仗。
遇到这样的局面让黄得功好生郁闷,不过明末崇文抑武,作为一个武将,被自己人各种针对的事他也不是没遇到过,若是这一点挫折就能让他打退堂鼓,那他也白叫了‘黄闯子’这个外号。
就在黄得功对着地图筹划下一步的计划时,周遇吉一挑帐帘,大步地走了进来,“总镇,有兄弟会兵马的消息了。”
“哦,快指给我看。”黄得功急忙把周遇吉拉到地图旁。
“探子回报,在双木镇一带有几千兄弟会在活动,应该是他们的一个营头。”周遇吉向地图上一指。
“这一片地形开阔,倒是利于我们进攻。传令下去,今天做好准备,明天开拔,这首战定要全功。”
双木镇的袁木禾手下真正的常备兵不过一千,在兄弟会里算是个中等营头,他是在河南最早加入兄弟会的那一批人。经过这几年的摸爬滚打,更是在济南立下了不小的功劳,现在已经成为高级兄弟中的一员。以前由老乡们组成的半军事化组织也经此一役后正式成为了一个营头。这支朝廷的军队还在河南的时候袁木禾就已经注意到他们了,毕竟滑县就是他的老家,当年袁木禾在老家也是风云人物,这些年更是因为救灾赈济,成为乡亲们口中朱二哥座下护法一类的大人物。黄得功在河南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既然知道这支京营兵马不怀好意,袁木禾也早早做好了准备,在黄得功放出探马的时候他并未阻拦,实际上他还故意把自己的位置透漏给这些探子。兄弟会内部的战争经验中有这么一条,不怕敌人来攻。袁木禾为人豪爽仗义,在这一带很有威望,四里八乡动员个几万人没有问题,可是要是拖久了,他可没有那么多粮食养活这么多人。
双木镇原来有一道围墙,去年就已经被袁木禾给拆了,拆下来的材料在镇子中心修了一座堡垒式的兵营。所以这个镇子猛地看上去似乎并不设防,这让黄得功大喜过望,以为凭借自己的骑兵,一举就可以拿下这个镇子。等到了地方发现对方已经严阵以待不禁大惑不解,“贼人怎么会早有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