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汉国。
元丰十二年春。
巴郡西南深处,侯龙书院,后山。
晨间的林风中还略带有几分残冬的寒意。
金色的阳光透过微凉的晓雾,舔舐着青瓦上晶莹的朝露,将它们化作袅袅雾气。
林岚朝露,晓雾青瓦,高墙危楼。
如果不是青石板路边,伫立着一株株高大粗壮的榛子树,这初春的阳光肯定会像一百三十多年前一样,穿透林荫,驱散树下的阴冷。
然而,这已经是元丰十二年了。
榛子树们早已枝繁叶茂,甚至树洞腐朽。
它们像很多年前一样,从去年冬天的萧条里苏醒过来,正卖力地从早已苍老枯黑的树枝上,挣扎出一簇簇新芽。
那些新芽有的已变成嫩绿的树叶,有的则会长成一条条含苞待放的花穗——只要让他们沐浴阳光雨露,不久的日子里,它们就会舒展、怒放开来,露出黄白的细碎花瓣,变得如松鼠尾巴一样蓬松可爱,还幽香淡雅,撑起整个灿烂、新生的春天。
但此时,它们迎着春风中传来的阵阵读书声,不断在风里摇动它们的枝条,仿佛一群毛没长齐的绿色毛毛虫,丑陋而笨拙,顽皮又可笑无聊。
元丰十二年的春天,姗姗来迟,让等待的人颇为苦恼。
就如榛子树底下那个百无聊赖,拿着一根细竹枝,戳蚂蚁玩的青衣小胖子。
苦恼无聊的青衣小胖子,已经在地上戳瘸了九九八十一只大难不死的蚂蚁,并且不顾它们绝望挣扎,把它们的右后腿按照九宫八卦的样子,三三两两的摁在了地上的泥土里。
那迎风招展,没有开花的榛子树,却连半只来试探蜜源的蜜蜂腿都没有碰到,实在是遗憾极了。
青衣小胖子其实还抬头往青石板路的尽头,张望了七七四十九次。
但他要等的人,似乎并没有感受到他自认为发自内心的真诚,迟迟不曾到来。
啊,好一个阳春三月望断春风似剪刀剪不断理还乱的青衣小胖子呀!
当青衣小胖子准备继续在地上弄一副周天星辰图时,一道急匆匆的黑色身影,从前方不远处的山坳里轻快地跑了出来。
青衣小胖子看着那熟悉的黑色身影,顿时眉开眼笑,把手里的细竹枝往身边的榛子树上一弹,“啪”地一声,一只正探头探脑想要从树洞里钻出来的甲虫儿,被戳了个身首异处,魂归故里。
青衣小胖子扯着难听的公鸭嗓,冲那匆匆而来的黑色身影急切挥手:“阳哥!这里!”
那被他称作“阳哥”的家伙约莫十五六岁,身材修长,面相消瘦,神情坚毅,脚下步履沉稳。似乎年长这个青衣小胖子两三岁。
只见“阳哥”一边往青衣小胖子这边跑来,一边从随身的灰色布袋里,掏出一卷裹着羊皮的卷册,临近了,一把将书卷递给迫不及待的小胖子,并学小胖子的样子,低声道:“天兵,快走,周夫子下来了。”
被唤做“天兵”的青衣小胖子一把接过卷册塞进怀里,扭头往先前张望了四十九次的青石路瞧了一眼,恰好看到一个身穿白色长袍的中年男子,在山顶树丛间隐约可见,正不紧不慢地向自己这个方向走来。
青衣小胖子怪叫一声,转身紧跟着“阳哥”,头也不回的往书院后门跑去。
跑出两步后,又猛地停住了脚步,回头往之前戳蚂蚁的地方低喝一声“咄”,随手打出一个道法手印。
那九九八十一只蚂蚁,似乎终于挣脱了某种无形的禁锢,慌乱地在地上乱爬一阵后,急急忙忙找个方向爬走了。
待到被称作“周夫子”的中年人,走近先前天兵青衣小胖子逗留的地方时,一张枯黄的叶子恰好随风飘到画有九宫八卦痕迹的地方。
周夫子的脚轻轻踩在枯黄的树叶上,发出一声轻微的沙沙声,在之前被画了九宫八卦的阴湿泥土上,留下一个浅浅的脚印。
风轻轻的吹过林间小路,卷起了几张黑褐色的枯叶,也卷起了被周夫子踩过的叶子。
只见地上除了那个浅浅的脚印,什么痕迹也没留下,连那个被天兵小胖子遗忘的甲虫,似乎也掉下树皮,混入草丛中不见了踪迹。
青衣小胖子“天兵”怀里驮着那本来不及翻看的卷册,哼哧哼哧地跟在黑衣少年“阳哥”的身后,跨过书院后门,穿过一道廊檐,转身进入山庄中庭左边的院子时,他看见中庭右边隔了两个天井的院子后面,绣楼上,似乎有个人影在花窗前晃了一下。
“哎,阳哥,”青衣小胖子伸手在黑衣少年腋下掏了一爪子,眯着一双圆眼睛嘿嘿笑道:“武大小姐起床了!”
等他继续回头张望绣楼的方向,那扇黑色的窗子却关闭得紧紧的,只有白色的窗户纸似乎在初春料峭的晨风中瑟瑟发抖。
“放心!兄弟我绝对看到了,大小姐的丫鬟香儿在偷看!”青衣小胖子见黑衣少年只顾大步走路毫不理会自己,顿时把胸脯拍得啪啪响,“兄弟是什么眼神!堂堂侯龙书院山长周夫子座下首席旁听大弟子杨天兵是也!”
自称为杨天兵的小胖子摇头晃脑的自言自语了几声,跟着黑衣少年转过一道黑色的大门,消失在了绣楼那边看不到的方向。
绣楼那黑色的窗棂颤巍巍的推开了少许,一道小缝隙里,一只大大的眼睛瞪得圆鼓鼓的,冲“黑青二人组”消失的地方左右摇晃了几下,窗户又轻悄悄的关上了。
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声,也被悄悄的关上了。
绣楼内并没有传来女子的争辩声,翘仰飞扬的屋檐下,一串竹筒做成的风铃,在微风中稍微咚咚吟响了几声,然后就与亭下清波中潜翔的游鱼一起,无言的静默了,仿佛怕惊动了它们亭中的主人一样。
亭下的池水清澈见底,池边的石头上是一圈嫩绿苍翠的青苔。青苔上边是池子的石青栏杆,还有黑色屋檐、迷雾重重的天空。
这亭下的一泓池水无论春冬雪霁天青之时,还是夏秋巴山夜雨之际,总是浅浅的淹没着那道不变的水线。
多一分,没过青苔;少一分,则露出湿滑的石头。
远处的读书声被重重屋檐阻隔,飞不到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