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汉朝四百余年 > 第陆部:帝国飘摇 第17章 股肱之臣

第陆部:帝国飘摇 第17章 股肱之臣

玄武藏头,苍龙无足,白虎衔尸,朱雀悲鸣,四种危害已经具备,按理当是国家必亡无疑。

不过两年,就会应验。

果真不出所料。

后来休假,管辂看望清河倪太守。

当时大旱,太守问管辂什么时候下雨。

管辂说:“今晚会下大雨。“

当时正是烈日炎炎,看不出丝毫要下雨的痕迹,郡府官吏们都在场,谁也不相信管辂的话。

到半夜,乌云四起,风雨交加。于是倪太守宴请管辂,十分欢快。

正元二年,弟弟管辰对管辂说:“大将军对你很好,你期望自己能富贵吗?“

管辂长叹道:我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上天赐给我聪明才智,却不让我长寿。恐怕四十七八岁,看不见女儿出嫁、儿子娶媳妇就死了。

如果能闯过来,想作洛阳县令,一定会使当地风俗淳美,路途上看不见逃荒之人。

但恐怕要到太山去治理鬼了,不会统治活的人。怎么办呢!“

管辰请哥哥解释原因,管辂说:“我额头上无生骨,眼睛里无守精,鼻子上无梁柱,脚下无根,背部无三甲,腹部无三壬。

这些都是不能长寿的征兆。我的本命年是寅年,又在月食之夜出生。

天命有自己的运动规律,不能回避,只是多数人不知道其中道理罢了。

我一生中给数百个快死的人占卜过,基本上没有差错。

这年八月,任少府丞。

正元三年二月死,享年四十八岁。

大观三年,管辂因算学方面的成就被北宋追封为平原子。

管辂通晓用卜卦观察自然现象来推测事物。

初时,有个妇女丢了一头牛,让管辂给卜算一下。

管辂说:“你到东边山丘的坟墓中去看看,你丢的那头牛就在那悬空躺着呢。“

到那里一看,果然看到牛在坟坑内悬空躺着呢。

这位丢牛的妇女反而对管辂起了疑心,报告了官府。

官府派人来察验,才知道他是用卜卦推算出来的。

又有一次,洛中有一个人的妻子丢失了。

管辂让他跟一个挑猪人在东阳门相打斗,猪从挑猪人的萝筐里跑出来,跑到一家院里,撞坏了院墙,从屋里走出来一个女人,正是问卜人的妻子。

管辂住的乡里范玄龙家中接连不断地失火。

找管辂卜算。

管辂说:“有一位戴着角巾的男人驾着黑牛从东边来,你一定留他住下。“

后来,果然有这么一个男人来了。

范玄龙留他在家中住下,这个男人急着赶路,范玄龙不放他走,只好住下了。

天黑后,范玄龙一家不进屋去睡。

这位男人怕他们谋害他,就手中持刀在里屋门外,倚着柴堆打个盹。

忽然看见一个东西,用口往外喷火,这个男人惊恐急忙用刀将它砍死,上前去看,原来是只狐狸。

从这以后,范玄龙家再也不闹火灾了。

又有一个人捕获一头鹿,让人偷走了,到管辂这儿推算。

管辂告诉他:“东街第三家,等他们家里没人的时候,掘开他家屋上第七根椽子,将瓦放在椽子下面。到明天吃饭的时候,有人就会将鹿送给你的。“

这天夜里偷鹿的人的父亲头痛得厉害,也到管辂这来占卜。

管辂让他将偷来的鹿还回去,于是他父亲的头立时不痛了。

又有一次,官府内部丢失了物品。

管辂让他们在人静时在寺门旁指天画地,举着手向四方。到了傍晚,丢失的物品果然又回到原来的地方了。

而刘瓆赴任太原太守后,发现地方百姓受到宦官亲属欺压,他也知悉是小黄门赵津有身在朝中的亲戚,但还是让郡吏收捕了赵津。

刘瓆表现得十分果决,即便有赦令要放过赵津他也不管,坚持要拷杀赵津,他也因此得罪了宦官们。谢承《后汉书》《后汉书·王允传》

与他有类似作为的南阳太守成瑨被宦官一并弹劾,宦官们的诬陷也使得汉桓帝动怒,虽然谢承《后汉书》提及由于刘瓆是宗室汉桓帝让他自尽,但《后汉书·桓帝纪》记载的还是“弃市”。

哪怕有陈蕃、刘矩、刘茂等人为他们求情,但汉桓帝对此很不满,哪怕陈蕃坚持为刘瓆、成瑨辩护,两人还是逃不过逝去的命运.

听到臣的这些话,您的宠信又要号哭申诉了。

您应该断绝堵塞内侍宠臣干预政事之源,接受尚书们到朝廷和尚书省办公,公卿大官每五天朝会一次,选用清正高尚的人,罢免斥退邪恶之流。

这样,天在上和顺,地在下润洽,美好的符瑞难道还遥远吗?

您虽厌恶臣的话,但凡是帮人主的,都有自强的心,所以敢于冒死陈奏。“

汉桓帝看了他的奏章,更加恼怒,一点也没有采纳。

朝廷中有不少人怨恨他,宦官也因此更加痛恨陈蕃。

他选举出人才送上奏章,宦官立即借汉桓帝的名义斥责退回,他属下的长史以下许多官吏多被借故治罪,但因为陈蕃是当代名臣,还不敢加害他。

延熹九年,李膺等人由于党锢之祸被关进监狱受审。

陈蕃因而上书极力劝谏说:“臣听说贤明的国君信赖辅佐大臣,亡国之君不愿听大臣的直话。

所以商汤、周武王的成功,是因为有伊尹、吕望这样的贤臣;

夏桀、商纣的昏乱,以致灭亡,是因为不得其人。

由此说来,君王是首领,臣子是股肱,同体相互为用,为好为恶。

臣看到前司隶校尉李膺、太仆杜密、太尉掾范滂等人刚正清白,死心塌地的为了国家。

因为忠直,违反了您的意旨,横遭拷打审讯,有的被禁锢隔绝,有的或死去、或流放到他们不该去的地方。

堵住天下的嘴,将天下的人变成聋子瞎子,这与秦朝焚书坑儒有什么区别?

从前周武王灭了商朝,在商朝忠臣的家门树立标志,为他们培修坟墓。

现在您执掌大政,首先杀害贤明忠诚的大臣,对待好人为什么这样刻薄,对待坏人为什么又那样优厚?

谗谄之人花言巧语,似乎说得实在,使听的人迷惑,看的人迷糊。吉凶之见,在于识善,成败之机,决定于听言。

人君统管国家的大政,掌握四海之内的纲纪,举止进退不可违背先圣的法度和道德规矩。

错话出口,就会扰乱四面八方,何况用有髡刑治无罪于狱中,杀无辜于街市呢!

从前夏禹巡狩苍梧,看见街上杀人,就下车哭着说:'万方有罪,在予一人!'

所以夏禹很快就兴盛起来。

另外,青州、徐州炎热干旱,五谷不收,百姓背井离乡,连粗粮也不够吃,然而宫女充满后庭,国家财富为她们花费净尽,外戚私门,贪财受贿。

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俸禄与公室无关,政令出于大夫'。

从前春秋之末,周朝的德泽衰微,几十年没有见到什么灾异,这是为老天爷所抛弃了。

老天爷对于汉朝还是眷念不忘,所以频繁示以灾变,启发陛下。

铲除妖人孽种,关键在您加强自己的修养,臣居三公之位,担心自己责任重大,不敢空受俸禄,贪生保命,坐观成败。

臣的建议如蒙采纳,即使杀了臣,身首异处,臣也不以为恨。

汉桓帝不满陈蕃说话直切,于是借口陈蕃辟举选用人才不当,罢免了他。

当时,海内追求高风亮节的人便互相标榜,为天下名士定出标号。陈蕃与刘淑、窦武合称“三君“。

李膺最初被举为孝廉,又被司徒胡广征辟,举高第。后升任青州刺史,青州的郡守县长害怕他的严明,大多弃官而去。

历任渔阳、蜀郡太守,又转为护乌桓校尉,屡次击破犯境的鲜卑,因公事免职。

永寿二年,鲜卑犯境,桓帝起用李膺为度辽将军,羌人闻讯畏服,他因而声威远播。

后入朝为河南尹,因检举不法,被诬陷免官,得应奉援救而获赦。出任司隶校尉时,能使宦官震恐。

李膺位列“八俊“之首,有“天下模楷“之称。第一次党锢之祸时,他遭迫害下狱,后被赦免回乡。

陈蕃、窦武图谋诛杀宦官时,被起用为永乐少府,旋即免职。

建宁二年,第二次党锢之祸爆发,李膺主动自首,经拷打后遇害,享年六十岁。

窦武,陕西省咸阳人。东汉时期外戚、学者,大司空窦融玄孙、定襄太守窦奉之子,与刘淑、陈蕃合称“三君“。

年轻时以经术德行而著名,名显关西。

延熹八年,因长女窦妙被立为皇后,于是以郎中迁越骑校尉,封槐里侯。

次年,拜城门校尉。窦武任职时,辟召名士,所得两宫赏赐,也都捐助给太学生,得到士大夫的拥护。

灵帝继位,拜大将军。

辅佐朝政,不久,与太傅陈蕃定计翦除诸宦官。

但因不听陈蕃建议,致使谋划泄露,结果兵败自杀,被枭首于洛阳都亭。

窦武字游平为东汉初年名臣窦融的玄孙,其父窦奉,曾任定襄太守。

窦武年轻时以善习经术有德行而著名,曾经在大泽中教授门生,不谈时政,名声显著于关西一带。

延熹八年,窦武长女窦妙被选进宫中为贵人,以窦武为郎中。

同年,冬天,桓帝立窦妙为皇后,窦武升任越骑校尉,封槐里侯,食邑五千户。

延熹九年,拜城门校尉。任职期间,征召名士,廉洁奉公,不接受送礼贿赂,妻子的衣食仅够吃穿而已。

当时对西羌连年用兵,粮食歉收,人民饥饿,窦武将所得的赏赐,全部分给了太学生,又用车载粮食和饭菜,在道路施给贫民。

窦武的侄子窦绍,任虎贲中郎将,性情疏懒奢侈。

窦武经常很严厉地训诫他,但窦绍还不觉悟,窦武于是上书请求把他撤职,又自我责备不能训导好窦绍,应当首先受罪。

从此窦绍便遵守节制,事情不论大小,凡是非法的,都不敢做。

永康元年,当时宦官专权,名士李膺、杜密等人因党事被逮捕审讯。

窦武上书切谏,为李、杜等党人伸冤,认为这些人立忠秉节,志在维护王室,都是国家可靠的人才,朝廷的好助手。

认为应当贬黜宦官,根据其罪查处惩罚,剥夺他们的封爵,并任用忠良,分清好坏。

上奏后,窦武便称病上还城门校尉、槐里侯的印绶,桓帝不许。又下令赦免李膺、杜密,并将罪轻的党人释放。

这时,海内追求高风亮节的人便互相标榜,为天下名士定出标号。窦武与刘淑、陈蕃合称“三君“。

同年冬,汉桓帝驾崩。因汉桓帝无子,经侍御史刘鯈建议,窦武与窦妙策划,立十二岁的解渎亭侯刘宏为帝,即汉灵帝。

建宁元年,窦武因功被任为大将军,封闻喜侯。并与太傅陈蕃、司徒胡广共同录尚书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梦回盛乾之帝王征程千秋岁,我在古代搞基建一步一音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无敌万岁爷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紫鸾记封州王水源王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