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汉朝四百余年 > 第陆部:帝国飘摇 第27章 挟天子以令诸侯

第陆部:帝国飘摇 第27章 挟天子以令诸侯

韩馥,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的诸侯,冀州牧。

韩馥担任过东汉的御史中丞,之后被董卓举荐为冀州牧;在各诸侯起兵讨伐董卓时,韩馥也是其中之一的参与者。

韩馥与袁绍也曾经有意立刘虞为皇帝。

当时冀州民殷人盛,兵粮优足,于是袁绍便用计夺取冀州,韩馥被迫投靠张邈;

之后张邈与袁绍的使者见面,韩馥以为是要来杀害自己的,于是在厕所中以刻书用的小刀自杀。

韩馥是颍川郡人,为袁氏门生,担任御史中丞。

中平元年,凉州军阀董卓入主洛阳,挟天子以令诸侯,封韩馥为冀州牧。

袁绍因废帝问题与董卓决裂,逃往渤海,被董卓封为渤海太守,受韩馥节制。

董卓擅行废立和种种暴行,引起了官僚士大夫的愤恨,他所任命的关东牧守也都反对他。

各地讨伐董卓的呼声日益高涨。

而讨伐董卓,袁绍是最有号召力的人物,这不仅因为他的家世地位,还因为他有诛灭宦官之功和不与董卓合作的举动。

韩馥见人心归附袁绍,忌恨袁绍得到众人拥护,害怕他用来对付自己,经常派从事在袁绍的门口把守,限制袁绍的行动。

这时,东郡太守桥瑁假作三公通过驿站发送文书给州郡,诉说董卓的罪恶,天子受到威逼,处境危险,踮着脚跟盼望义兵来消除国家灾难。

韩馥接到信件,召集部属商议,问大家说:“如今应当助袁氏呢,还是助董氏呢?“

治中从事刘子惠严肃地说:“兴兵是为国家,如何说什么袁氏、董氏!“

韩馥语塞,脸有愧色。

迫于形势,韩馥不敢再阻拦袁绍,他写信给袁绍,表示支持他起兵讨董。

但韩馥对袁绍仍然心怀疑虑,经常减扣军粮,想使军心动摇。

初平元年正月,关东州郡起兵讨董,推举袁绍为盟主。

袁绍自号车骑将军,与河内太守王匡屯河内,韩馥留邺,供给军粮。

豫州刺史孔伷屯颍川,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与曹操屯酸枣,后将军袁术屯鲁阳,各有军队数万。

董卓见关东盟军声势浩大,于是挟持献帝,驱赶洛阳百姓迁都长安。

但是讨伐董卓的各州郡长官各怀异心,迁延日月,保存实力。

酸枣驻军的将领每日大摆酒宴,谁也不肯去和董卓的军队交锋。酸枣粮尽后,诸军化作鸟兽散,一场讨伐不了了之。

初平二年,韩馥、袁绍以及关东诸将商议,认为献帝年龄幼小,被董卓所控制,又远在长安,关塞相隔,不知生死,幽州牧刘虞是宗室中最贤明的,准备拥立他为皇帝。

曹操说:我们这些人所以起兵,而且远近之人无不响应的原因,正由于我们的行动是正义的。

如今皇帝幼弱,虽为奸臣所控制,但没有昌邑王刘贺那样的可以导致亡国的过失,一旦你们改立别人,天下谁能接受!

你们向北边迎立刘虞,我自尊奉西边的皇帝。

韩馥、袁绍写信给袁术说:“皇帝不是灵帝的儿子,我们准备依周勃和灌婴废黜少主,迎立代王的先例,尊奉大司马刘虞为皇帝。“

袁术给予拒绝。

不久后,韩馥与袁绍派遣前任乐浪郡太守张岐等带着他们的提议到幽州,向刘虞奉上皇帝的尊号。

刘虞见到张岐等人,厉声呵斥他们说:“如今天下四分五裂,皇帝在外蒙难,我受到国家重恩,未能为国雪耻。你们各自据守州、郡,本应尽心尽力为王室效劳,却反而策划这种逆谋来沾污我吗!“

他坚决拒绝。

韩等人又请求刘虞主持尚书事务,代表皇帝封爵任官,刘虞仍不接受,打算逃入匈奴将自己隔绝起来,韩馥等人这才作罢。

初平二年,韩馥的部将曲义反叛,韩馥与曲义交战,结果失利。

袁绍既已怨恨韩馥,就与曲义结交。

袁绍的谋士逢纪对袁绍说:做大事业,不占领一个州,没法站住脚根。

现在冀州强大充实,但韩馥才能平庸,可暗中约公孙瓒率领军队南下,韩馥得知后必然害怕恐惧。

同时派一名能言善辩的人向韩馥讲述祸福。

韩馥为突如其来的事情所迫,我们一定可以趁此机会占据他的位置。

袁绍认为有道理,随即写信给公孙瓒。

公孙瓒接着就率兵而来,打着讨伐董卓的旗号,计划暗中偷袭韩馥。

袁绍派外甥陈留人高干以及颖川人荀谌等前去劝韩馥说:公孙瓒趁着得胜南来,而且各郡都响应公孙瓒。

袁将军率领军队向东而来,其意图难以预料。

我们从心里感到您很危险。

韩馥害怕,说:“既然这样,我该怎么办呢?“

荀谌说:“您自己估量一下,在宽厚仁爱,容纳各种人,使天下人归附方面,比起袁绍来怎么样?“

韩馥说:“我不如他。“

荀谌又问:“面临危难出奇制胜,智谋勇气远远超出常人,逭方面您比起袁绍来又怎么样?“

韩馥说:“我不如他。“

荀谌再问:“世代普施恩惠,使天下各家得到好处,您比起袁绍来又怎么样?“

韩馥回答:“我不如他。“

荀谌说:勃海虽是一个郡,其实相当于州。

现在将军您处在三方面均不如袁绍的形势,但长期居于袁绍之上,袁绍是当代的豪杰,必定不肯在您之下。

而且公孙瓒带领燕、代的士卒,其兵锋不可抵挡。

冀州是天下的重镇,如果两支军队合力进攻,会师城下,冀州的危亡立刻就会到来。

袁绍是将军的故旧,并且又是同盟。

眼下的办法,不如将整个冀州让给袁绍,袁绍必然对您非常感恩戴德,公孙瓒就不可能再同您相争了。

这样将军有让贤的名声,自身地位比泰山还要稳固。

希望您不要有疑虑。

韩馥素来性情怯懦,因而就同意荀谌的计策。

韩馥的长史耿武、别驾闵纯、骑都尉沮授得知后劝阻韩馥说:冀州虽然狭小,能披甲上阵的有百万人,粮食够支撑十年。

袁绍以一个外来人和正处穷困的军队,仰我鼻息,好比婴儿在大人的股掌上面,不给他喂奶,立刻可以将其饿死。

为什么要把冀州送给他呢?

韩馥说:我过去是袁氏的属吏,而且才能比不上袁绍。

估量自己的德行而谦让,这是古人所看重的。

各位为什么觉得不好呢?

在这以前,韩馥的从事赵浮、程涣率领一万能开硬弓的士卒驻守孟津,知道这个情况,带领军队飞速赶回,请求抵御袁绍,韩馥又没有听从。

接着韩馥让出官位,搬出官邸到中常侍赵忠的旧宅居住,派其子给袁绍送去印绶从而让位。

袁绍接管冀州后,封韩馥为奋武将军,但既没有兵,也没有官属。

袁绍任命河内人朱汉为都官从事。

朱汉原先曾被韩馥轻慢,这时又想迎合袁绍的心意,便擅自发兵包围韩的住宅,拔刀登屋。

韩逃上楼去,朱汉捉到韩馥的大儿子,将他的两只脚打断。

袁绍立即逮捕朱汉,将他处死。

但是韩馥仍然优虑惊恐,请求袁绍让他离去,袁绍同意,于是韩就去投奔陈留郡太守张邈。

后来,袁绍派使者去见张邈,商议机密时,使者在张邈耳边悄声细语。

韩当时在座,以为是在算计自己。

过了一会儿,他起身走进厕所,用刮削简牍的书刀自杀。

辛评,字仲治,颍川阳翟人,东汉末年人物。曹魏卫尉辛毗之兄。原是韩馥部下,韩馥逃亡后转而辅佐袁绍。

袁绍死后,辛评、郭图欲立袁谭为主,与审配等不和。

后来曹操破邺,其弟辛毗在城下劝降。审配怒遣手下将辛评全家杀害。

辛评本为韩馥部下,初平二年,袁绍为夺取冀州,采取逢纪反客为主的谋略,借公孙瓒雄兵造势,派高干、辛评、荀谌、郭图等人共同说服韩馥出让冀州牧予袁绍,从此辛评在袁绍帐下效力。

官渡之战后审配两位儿子被虏,孟岱与审配有矛盾,就通过蒋奇对袁绍说:“审配在任独揽权力,宗族大,兵力强,而且两个儿子在南方,他必定想反叛。“

郭图、辛评同意,袁绍令孟岱代替审配守邺。

建安七年袁绍忧愤而死。

袁绍以袁尚美貌及后妻刘氏所喜爱而欲立为继承人,但未正式表态。

众人欲以袁谭为长子而立为继承人,但逢纪、审配一派与辛评、郭图、袁谭一派不和,逢纪等因为惧怕袁谭即位后加害,私下改袁绍遗命,立袁尚继位。

袁谭不能继位,自称车骑将军,屯黎阳。

在郭图、辛评挑拨下袁谭攻袁尚。

战败后回南皮。众将叛离袁谭,袁尚大举进攻,袁谭退回平原。袁尚围城,袁谭派遣辛毗向曹操求援。

辛毗反而建议应以此机会吞并河北,曹操派大军攻袁尚,袁尚立即回到邺。

辛毗提议辛评投降曹操,为辛评拒绝,但辛评因为其弟辛毗投降曹操而为袁谭猜忌。

建安九年,曹操攻邺,审配侄守将审荣引兵入城,审配愤恨辛评等人败坏袁氏家业,杀害邺城中辛评一家。

郭图,河南省禹州人,东汉末年袁绍帐下谋士。

官渡之战时力主趁机偷袭曹营,在此计失败后为免于责罚而归罪于率军偷袭曹营的张郃、高览,致使二人背袁投曹。

袁绍死后为其长子袁谭效力,于205年和袁谭一同被曹操所杀。

郭图早期为颍川太守阴修部下计吏,初平二年,辛评、荀谌、高干、张导及郭图共同说服韩馥出让冀州牧予袁绍,郭图受邀成为袁绍谋士。

兴平二年冬天,汉献帝在曹阳被李傕、郭汜等人追逼,沮授劝说袁绍:将军世代担任朝廷宰相,历代以忠义辅助国家。

现在天子四处流离,宗庙被破坏,但观察各州郡,虽然外表打着义兵的招牌,内心实际打对方的主意,就没有忧虑关注国家为百姓着想的意思。

而且冀州城大体平定,军队强大,士人归附,去西边迎接皇上,将邺县作为皇宫,挟制天子而号令诸侯,畜养兵马来讨伐不向王庭朝拜的人,有谁能够抵御呢?

袁绍准备听从沮授的计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封州王无敌万岁爷水源王梦回盛乾之帝王征程一步一音紫鸾记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千秋岁,我在古代搞基建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