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汉朝四百余年 > 第柒部:大结局 第4章 官场不倒翁:胡广

第柒部:大结局 第4章 官场不倒翁:胡广

风灾、洪灾、雹灾、暴雨、雷暴、日食......

就连汉灵帝的龙椅,都被一条青蛇霸占过(《三国演义》开篇说的就是这件事)。

汉灵帝都吓蒙圈了:大汉朝这是要完了?众爱卿赶紧想办法。

一名官员直接开骂:以胡广为首的宰相们尸位素餐、祸国殃民。把他们都干掉,国家就好了。

胡广当然没事。

他27岁入仕,当了55年的官、31年的宰相。

期间,皇帝换了6个,太监、外戚轮流坐庄,大汉官场三天两头大清洗、大换血的。只有他,万里长城永不倒。

就连梁冀被杀后,他也只是被撤职、回家当了几个月老百姓,就重返官场了。气人不?

胡广为什么30年不倒?除了无节操跪舔外,还有几个原因:

永远有靠山。

胡广的第一个靠山是梁家。

汉顺帝当年想立皇后,得宠的贵人有四个。汉顺帝是深度选择困难症:抓阄吧,抓到谁,谁当皇后(莫知所建,议欲探筹,以神定选)。

胡广:开玩笑!这天的人情,便宜老天爷?

他立刻上书:立后,国之大事,抓阄不合适。我建议,从家世、德行、年龄、相貌4项指标确定人选。

结果,梁冀的妹妹梁贵人得分最高,被立为皇后。

胡广成了梁家的大恩人。从此,梁皇后(太后),梁商、梁冀两任大将军,都罩着他。

胡广的第二个靠山是汉桓帝。

胡广的第三个靠山是汉灵帝。

结果,前三个因为想干掉太监,被太监干掉了。就剩下胡广这根独苗,汉灵帝能不加倍呵护?

胡广的第四个靠山是太监。

这么多靠山,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地罩着胡广。他怎么可能倒?

门生故吏遍天下。

当了30年的高官,胡广门生故吏遍天下,不仅数量大,质量也超吓人。比如:

陈蕃、李膺、杜密、刘炬、李咸、蔡邕、崔瑗、赵岐。

这些人全是大名士,蔡邕(蔡文姬他爹)还是超级大名士;

陈蕃、刘炬、李咸当过宰相;李膺、杜密是封疆大吏;

崔瑗是顶级豪门“博陵崔氏”先祖,崔家在唐朝出过16个宰相。

陈蕃和李咸当宰相时,胡广是副宰相。每次开大会,陈蕃和李咸都请病假不参加(蕃等每朝会,辄称疾避广)。开玩笑?老领导在,我俩哪敢坐主位?

(故吏自公、卿、大夫、博士、议郎以下数百人。)

这人脉,他能倒吗?

媚上不欺下。

胡广虽然对上是个舔狗,但并不影响他对下是个好领导(其所辟命,皆天下名士)。

比如陈蕃、李膺、杜密,个个是太监的死敌,还是死敌中的领头羊。

胡广:我该提拔提拔,你们该干嘛干嘛,反正出了事,我就当不知道。

比如大名士赵岐,得罪了大将军梁冀和大太监唐衡,被迫逃亡。梁冀、唐衡死后,胡广立刻将赵岐再次提拔、重用。

更重要的是,他做了一件让天下读书人都感激的事。

汉顺帝时,尚书令(大内办公室主任、正部)左雄上书,建议改革选官制度(举孝廉):从今以后,各地举荐的孝廉,必须年满40岁。

左雄这么干,主要是想杜绝地方官假公济私。

当时,地方官举孝廉,都爱推荐年轻人。一来,领导家的孩子都年轻。二来,古代医学不发达,推荐个年龄大的,我还没退,他可能就嗝屁了,将来谁照顾我的下一代?

左雄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个年龄的硬杠杠,确实也把大部分读书人当官的机会给搞没了。

天下哗然。这天大的人情,胡广当然不会错过。他直接开怼:你脑子进水了吧?优秀和年龄有毛关系?

所以,胡广的官场基础非常好。

胡广就是这么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老油条。

在祸国殃民和为国牺牲之间,胡广走了一条自己认为的中间路线,两头都不想得罪。

比如他和大太监丁肃结亲家。太监名声不好,但丁肃是太监里的清流,出了名的清正廉洁。

比如他才能卓著,但不干实事。胡广博学多闻,当年举孝廉,策论成绩天下第一。但是,官越当越大,事越办越少。

当时的人对胡广有句评价:

万事不理问伯始(胡广,字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

什么事都难不住胡广,但是,什么事胡广也不办。

千百年来,对胡广的评价很分裂。

夸他的人,称他务实、智慧,在漫长黑夜中,艰难维持着东汉政权的基本运转,尽最大努力呵护着东汉残存的那点读书种子。

骂他的人,说他是粪土、鹰犬、无耻之徒、东汉灭亡的第一罪人。

对于这些批评和谩骂,胡广估计也无所谓,否则,他活不到82岁的高龄。

老部下、宰相陈蕃被杀后,胡广再次出任宰相。

这一年,他都80岁了,史书称他“心力克壮”,身体倍儿棒,精神头倍儿足。

熹平元年,太傅胡广逝世。朝议以杨赐、刘宽、张济三人教授刘宏。

同年,勃海王刘悝被中常侍王甫指使他人诬陷谋反,下狱自杀。

建和元年七月,勃海王刘鸿薨,无子嗣,国绝。汉桓帝刘志封自己的亲弟弟--蠡吾侯刘悝为勃海王,延续刘鸿香火。

延熹八年一月,刘悝被人弹劾意图谋反,刘志不忍心诛杀亲弟弟刘悝,仅仅将他贬为廮陶王,只有一个廮陶县的封邑。

失去封邑的刘悝后悔莫及,希望能再恢复自己的勃海国,于是通过中常侍王甫联络,许诺如果王甫帮其复国之后,可给王甫答谢五千万钱。

永康元年十二月,汉桓帝刘志驾崩,遗诏命刘悝复为勃海王。

刘悝认为这是哥哥的遗愿,并非王甫出力的结果,拒绝付给王甫五千万钱。因此王甫怀恨在心。

建宁元年正月,皇太后窦妙和大将军窦武策立冀州河间国解渎亭侯刘宏继承大统,派人前往河间国迎驾。

民间有流言,说刘悝愤恨哥哥刘志没有传位给自己,想带兵抢夺迎驾诏书。

中常侍郑飒、中黄门董腾和刘悝关系很好,王甫暗中调查,认为其中有隐情,便将此事报告给司隶校尉段颎。

段颎便将郑飒逮捕至北寺狱审讯,指使尚书令廉忠诬奏郑飒等人阴谋篡位,欲立刘悝为帝。

熹平元年10月,汉灵帝刘宏下诏,由冀州刺史逮捕刘悝,查办案情。

刘悝在狱中不堪拷打,被迫自杀,其妻、子百余人均死于狱中。勃海国立25年,国除。

王甫,四川三台县,善于议论,并喜好评论人物,受到世人的赞美。

东汉兴平、建安年间,军阀刘璋割据于益州一带,此时王甫担任州书佐。

东汉建安十九年,刘备夺取益州,王甫随刘璋归降刘备。

刘备起用蜀中诸多人才,王甫也被任命为为绵竹令。

此后不久,王甫受到刘备的重用,被调赴荆州,任命为荆州议曹从事,担任要职,协助关羽。

蜀汉章武二年,刘备发动夷陵之战,二月亲自率领陆军进军伐吴,王甫随刘备一同出征。

汉军在秭归被吴将陆逊中打败,将士大多阵亡。王甫也在战争阵亡。

熹平六年,王甫联合太中大夫程阿构陷宋皇后以巫蛊诅咒刘宏,随即宋皇后被废,死于暴室。

刘宏执政期间,多为蛮族、妖道在偏远地区叛乱,被卢植、臧旻、朱儁等人平定,刘宏认为天下稳如泰山,便安心享乐,鲜问政事。

光和二年四月,中常侍王甫及太尉段颎下狱而死。

十月,司徒刘郃、永乐少府陈球、卫尉阳球、步兵校尉刘纳密谋诛杀宦官,事情泄露,都被下狱处死。

光和三年,刘宏力排众议,立何氏为皇后。何皇后父亲何真被追封为车骑将军、舞阳宣德侯;

母亲被接入宫中居住,封为舞阳君;她的大哥何进和二哥何苗也被招入朝廷担任要职,何氏家门荣极一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无敌万岁爷千秋岁,我在古代搞基建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梦回盛乾之帝王征程封州王水源王紫鸾记一步一音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